陈聪颖
【摘 要】教师创设的情境有效与否,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数学,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情境;数学学习;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冷静的思考和认真的分析。随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拓展教学情境的时间与空间,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带入课中、带入下一个新起点,当再次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就能积极地寻找其现实背景,并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如教学《循环小数》是,我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过马路时常出现的红灯、黄灯、绿灯的情境,公园里、娱乐场所、广告牌常常出现的霓虹灯的情境(也可将这些情境先摄像,再放出来)然后提问:它们是怎样出现的?孩子们先是结结巴巴说先出什么,再出现什么,后出现什么。而且总是不停地重复出现。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依次、重复、不断出现”八个大字,并提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你见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议论后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依次、重复、不断出现,还有学生说:每周按周一、二、三、四、五、六、日依次重复不断出现。那么数学王国中有这种现象吗?这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样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是无源之本,无土之木,从而激发他们探索学生世界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首先与学生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今年也是12岁,你们猜,他过了几个生日,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与自己一样过12个生日,有的说他可能忘记过生日,有的说他家可能没钱帮他过生日,这时老师宣布,小明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学习年月日后就明白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引发思考,与生活经历的对照,设计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无法解释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悱愤状态,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创设迁移情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是以系统、螺旋上升的状态呈现给学生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旧知识的契合点来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温顾而知新,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同类新的数学知识时,感觉三分生,七分熟,利用迁移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当学习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分别测量出书本,课桌的面积”,紧接这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任务:“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测量出教室的面积”。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困难,产生了“有没有大一点儿的面积计量单位”的想法,紧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方法和步骤小组合作进行“平方米的认识”的学习,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急于解决这一认识冲突的欲望便形成了推进课堂迈向更高层次的动力,并培养了学生运用迁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如何使学生心理上有愤有悱,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一位实验教师在执教三年级的《可能性》一课时,精心设计了“摸球”、“放球”、“猜球”游戏,以这些游戏活动情境为课堂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可能”、“一定”还是“不可能”。三个活动的设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摸球”活动设计了3个不同的袋子,装了不同颜色的球,1号袋装了2个黄2个绿2个蓝的球,2号袋装了3个黄3个红的球,3号袋装了6个红球,都要求学生从袋子里摸出红球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悟出:在装有不同颜色球的袋子里,只要有红球,就可能摸出红球。接下来的“放球”活动,教师出示4个红球、4个黄球、4个绿球,要求:①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②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③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每个活动完成后还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结论。设计的这个“放球”活动具有趣又能激发学生思考,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趣味性与挑战性完美结合。最后的“猜球”活动,更是把课堂推向高潮。整堂课,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中学知识,用知识,学会思考,学会概括。
总之,有意义有趣的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丰富的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广阔的数学探索空间。如果我们把创设情境的重点放在“趣”“ 实”“思”等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务实高效的教学情境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本文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的研究成果:《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实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xb1699;立项批准号:fjjk14-312。
参考文献:
[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8期.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03期.
[3]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年12.
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