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俊
(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部,北京100031)
简简单单的技术应用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记吉林省桦甸市苏密沟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刘华俊
(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部,北京100031)
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和工作方针。苏密沟中心小学在条件并不完备的情况下,一方面革新观念,夯实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简单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单位的支持,逐步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持之以恒,在信息化的教学之路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很好地诠释了教育信息化这一核心理念和工作方针。
信息技术;应用;制度保障;教育信息化
苏密沟中心小学是吉林省桦甸市苏密沟乡的一所农村小学,散落于苏密沟乡“川”字形沟落当中。学校下辖四所村小和两个教学点(如图1),共有学生706名,教师142名。和全国多数农村小学一样,苏密沟中心小学面临各种困境:教学质量低下,导致学生流失数量持续攀升,学生纷纷转向县城学校,留下的学生的家长也对学校产生了不信任情绪;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教育教学环境简陋,导致优秀教师向县城学校调转,以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村完小和教学点师资日益缺乏,开不齐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疲态现象与日俱增。
图1 苏密沟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示意导图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视现实,走出一条符合当前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之路呢?“我们只是抓住了信息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契机,采用简单的信息技术做突破口,激发教师热情,改变我们的现状。”——苏密沟中心小学校长如是说,他们从最基础的信息环境建设开始。
苏密沟中心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得益于国家“农远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又在桦甸市“统筹规划、三级覆盖,保证资源、强化应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逐步完成。目前,其所有班级已全部实现电脑、白板、投影仪、电子实物展台和音箱等省定标准化班级配备;村小与教学点的班级亦全部安装电脑、50吋液晶电视、实物展台和音箱。中心校配备10兆光缆专线、村小和教学点配备4兆光纤。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中心小学就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进行了多轮培训。从最初的开关机、打字到办公软件的简单应用,再到简单的课件制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同时,根据教师年龄阶段,分别制定相对应的培养目标,使“老年教师会用,中年教师会改,青年教师会做,全员教师应用”。通过举办一系列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竞赛活动,调动教师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在学校掀起了一股信息技术应用学习热潮。很快,一批年青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上,苏密沟中心小学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应用“演示型电子教案”、“网络化备课”……采用的技术和资源,既普通又容易获得,取得了简单但实用的效果。
2010年冬,苏密沟中心小学着手组织教师制作“演示型电子教案”(如图2)。以微软PPT为主要载体,将教案与课件进行整合,按照教案流程的顺序,将其分别写入幻灯片的备注区域,并将所要呈现的课件堆列在对应的幻灯片的演示区域内。上课时利用多屏放映的特性,实现“一屏操作,分屏播放,所见不同”的效果——教师所观看的电脑屏幕上可同时呈现演示区和备注区的内容,而学生所观看的白板上只呈现演示区的内容。
为解决不同年龄层次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使用的差异问题,苏密沟中心小学提出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的概念。母版是演示型电子教案的雏形(第一版),由青年教师或骨干教师制作,其中只提供最基本的演示型电子教案框架和教育教学资源。其他使用者需要根据自身教学要求对母版进行相应的重组、增删与串连等。由于最初的母版所采用的许多资源可以直接采用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播发的课程资源,这大大降低了最初母版的制作难度和工作量,也为教师提供了在优质资源基础上,增加自己教育针对性和艺术性的空间。
图2 演示型电子教案流程及管理示意图
2014年初,苏密沟中心小学开始组织“网格化备课”,通过通讯软件QQ和博客,将传统的集体备课转移到网络,进行即时通讯备课(备课研讨会如图3所示)。学校推行“网格化备课”的初衷是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因地域问题、交通不便而产生的中心校和教学点集体备课难;二是期望实现一课多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三是深入探索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应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形成了网络化备课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确立研课主题——主备人备课——视频教案研磨——主备人二次备课——视频现场课——视频说评课——主备人反思——小组长总结”等。整个环节都是在网络上进行,方便、及时、有效。
图3 苏密沟中心小学网络化网络备课研讨会
在教学点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苏密沟中心小学下辖教学点最初通过直接使用项目资源解决音、体、美、品生等课程师资欠缺的问题。但后来,中心校骨干教师在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整体教学模式与本校的演示型电子教案非常契合,于是组织了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教学课件与课后资源纳入到演示型电子教案当中,将“跟我学”课堂教学实录收集整理,作为演示型电子教案“课程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同时自制主页链接教学点覆盖项目资源,方便教师检阅使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了苏密沟中心小学的演示型电子教案,提升了教学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苏密沟中心小学在当地教育部门和教研单位的建议下,结合本校实际,采用“纵横监管”原则,加强应用管理,防止流于形式或半途而废。首先将全校教师按照学科(或年级)进行分组,遴选小组长,引入小组考评机制,实行纵向监管;然后,按照地域划分,以校为单位,对教师进行横向考评;这样,纵横交错,对教师实施有效管理,避免监管脱轨现象的发生。
苏密沟中心小学把自己的管理制度总结为:三检一测两管理,辅案听课网络评。三检:每周必检二次备课的进度,每月抽检二次备课的质量,每月末检查二次备课流程和教学手记。一测:每次随堂听课必进行当堂教学效果检测,对三率进行分析,指导教师备课与教案,提升应用水平。两管理:各村小校长分别管理自己学校教师电子教案的使用,中心校教务处既查教师的使用,也查校长的指导。辅案:是演示型电子教案二次或多次备课的记录便笺。它分三大版块,一是记录二次或多次备课的内容,如增删或修订了哪些内容;二是对课堂效果的一个简单记录,如课堂三率、学生学习情况等;三是课后反思。辅案记录秉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完整地勾勒出教师二次或多次备课的一个轮廓。辅案是教导处检查备课的一个有效凭证与依据,凭借辅案与演示型电子教案的比对,检查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教师备课的整个过程。听课:采取随机听课机制,在事先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每周根据辅案检查的情况,进行随机听课。网络评:依托“网络化备课”的QQ或微博,从听、说、评课的角度直接获得教师的备课情况,促进教师备好课,也遏制了少数教师不备课现象。
苏密沟中心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之路因其“全员参与、人人共建、资源共享”的特点,成为推进全乡教育同步发展的纽带,初步实现了中心校与教学点同步发展的梦想,使全乡的706名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课堂上,共享教育资源,五年时间的默默耕耘,成效初显。
在融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演示型电子教案”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苏密沟中心小学的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近几年,学校的学生留校率逐渐提升,巩固率在100%(如表1),吸引了临近乡县的学生入学。“演示型电子教案”不仅在本校产生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并在桦甸全市推广应用,同时部分教案上传至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供全国分享。2015年5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中,“演示型电子教案”作为优秀案例参加了展览。
目前,苏密沟中心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学热情高涨。学校部分教师近年来多次获得省、市乃至国家级表彰。2012年,苏密沟中心小学荣获全国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大赛组织工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研实验学校;2014年学校荣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丁绍辉老师获吉林省“江城好人·最美教师”荣誉;陆欣芬老师获2015年桦甸市“十大最美教师”称号。
表1 2010-2014学校成绩排名及留校率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农村学校普遍应用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苏密沟中心小学在自身信息技术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简单成熟的技术手段如PTT的备注功能、母版功能促进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教师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QQ、博客等大众软件开展校际间网络备课交流,促进了中心校与村小、教学点的共同发展。苏密沟中心小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决心大,措施实,小应用见到了大效果,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为简单使用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为许多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学校,启动应用工作并在短期内实现普遍应用这样一个难题,找到了简单实用、易行的教学模式。如何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1]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03):8-11.
[2]李梅,宋蔚,张新明.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07):76-80.
[3]王佑镁.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02):95.
[4]魏薪.浅析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3, (07):149.
[5]胡晓玲,胡铁生,潘国,胡小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18-20.
G434
A
1671-7503(2016)21-0006-03
郑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