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6-12-06 16:08杨立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理解朗读自主

杨立波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发展又是建立在良好阅读理解能力之上的,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课教学的改进,提高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朗读 理解 自主

阅读教学可谓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朗读是基础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昀初的阅读能力必须是朗读。学习语文,必须将内容理解并化为自己的东西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正确流利地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读得有真情实感。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切实按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对于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等等,都予以尊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指出的是,作为基础的朗读并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提高。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流利地读课文;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真正发挥朗读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阅读中的理解能力

阅读中的理解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各种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能读出文章的情感,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中。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烦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它是构成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除了读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读是感悟、积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说、听、写、思考、游戏等也是积累、感悟、运用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对象运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这些方式往往体现为训练,就是“读”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以读代讲,是为了减少教师对课文进行烦琐零碎的分析,把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语文新课标虽然没有把训练作为其核心内容,但也并非意味着语文教学不需要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字、词、句等的训练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朗读的基础性才能真正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中积累、感悟“语”与“文”,在多层次的品读中进一步感悟和内化语言,进而能在相应的生活图景中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应当是语、文并进,充分体现其特有的学科本色,既不能把研究重点聚集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只强化人文的感悟,淡化语文的感悟;又不能将学习焦点凝固在单纯的语言感悟上,强化语文的感悟,而淡化了基础训练。只有将二者有机地协调统一,我们语文课堂中朗读的基础性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得以落实,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书要做到读得进去、“走”得出来。做到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通过不同的教学情景的营造,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象,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含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和人文价值,以获得美好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过程。在教学中,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意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语文阅读不应是生活中随意的漫无目的消遣性阅读,也不应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浅尝辄止的阅读,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心态,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选准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细读,体会它的妙处,欣赏价值极高的地方。课文中有些描写精美的片段,它不仅内容生动、语言形象,而且引人入胜,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何将这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思,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鉴别与欣赏,熟读以成诵,积累美词佳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是一项昀基础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以生为本,以朗读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理解朗读自主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