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琴
摘 要: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如:阅读资源匮乏,家长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等。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久的阅读兴趣;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资源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对读物的感知、理解、鉴赏、吸收和应用的复杂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应用能力和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心智和个性,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使之身心健康发展,意义多么重大。
一、要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保证学生有书可读
第一,学校要加大学生的阅读投入,每年购买一定数量的书籍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第二,学校可以和城区学校建立帮扶关系,给学生借阅城区学校的图书供学生阅读。第三,学校要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学校”主题会议,举办阅读讲座,引起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高度重视,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买书,做阅读投资,让孩子在家里有书可读。第四,村、镇有图书馆的,学校领导或教师要和村、镇图书管理员取得联系,保证定期给学生借阅图书;第五,让学生之间做到资源共享,好书大家互相交换读,这样不仅增加了读书量,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力保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方法都要使之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呢?首先,学校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在校的阅读。其次,要营造读书的氛围,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中体现文化内涵,渗透读书意识,让学生在阅读氛围中选择读书并渐渐爱上阅读。最后,通过阅读讲座的举办,让家长能够在家里创造读书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搭建平台展示成果,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他们对阅读没有兴趣,很难养成习惯。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要给学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激励他们积极阅读。如:让学生办读书手抄报、板报,写读书心得;再如,学校开展讲故事、美文朗读、演讲与口才比赛;还举办阅读考级、“亲子读书”“美丽小书屋”等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参与度,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持久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找准课内外阅读的契合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融合起来,用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相得益彰。课内阅读的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带着问题和想象去读;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在书中圈、点、勾画;写读书心得体会,续写故事,仿写作文等,有机地运用在课外阅读中,使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技巧。在教学《麦哨》这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到的有关童年的书籍,学生讲了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童年》里的故事,再让学生写《童年趣事》的作文,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五、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教师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把课余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做更有意义的学习。班主任应要求家长管理好孩子的闲暇时间,让他们投入到阅读中。
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将自己的教学与现代教育理论高度对接,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阅读。同时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规矩意识和人文素养,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滋养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成为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社会所需的合格学生。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启发智慧,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滋养浩然之气,达到读书育人的目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妍妍.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1(23).
[2]顾春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