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用”的根植入教学的土壤中

2016-11-29 20:25蒋花
新课程·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

蒋花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将较多的时间引向“语言文字运用”,这样把“语用”的根植入教学的土壤中,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学生练习

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颁布后,新一轮的语文课改也轰轰烈烈地迎来了另一个高潮,在这个汹涌澎湃的浪潮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把握准确的航向,带领学生在“教语文”和“学语文”的茫茫大海中披荆斩棘抵达成功的彼岸呢?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我坚持把“语言文字运用”这个语文学习的“根”植入教学的肥沃土壤中,如今,似乎已看到它发芽、生长了。

一、教学反思中,坚定“语用”中心不偏移

2012年9月,我上了一节《穷人》阅读教学课,课后评课的时候,有老师就课堂上没有告诉或引导学生感到“沙皇制度的黑暗”而质疑,为此我又一次认真研读了课标,也用心阅读了一些专家老师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的文章,写了一篇教学反思如下:

“沙俄的黑暗统治”重要吗?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也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体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悲惨,歌颂了他们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当然也反映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我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只想引领学生通过感悟作者是怎样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体现渔夫夫妇的生活贫困和品质高尚的,没有考虑到让学生感悟沙皇制度的黑暗。有老师对此提出质疑。于是,我思考该不该做深一步的挖掘,也就是要六年级学生理解“沙俄的黑暗统治”重要吗?

先不说六年级学生没有多少历史知识,对“沙俄”这个名词缺乏认识,难以理解。就是老师告诉了学生,学生知道了这些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有多少意义?语文课堂上到底要学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70后的我们这一代人在上学的时候,如果学习这篇课文,为了应付考试,是一定要背会这个很重要的关于揭露“沙俄的黑暗统治”这一“中心思想”的。但是,事实是什么呢?我们虽然上了二十年学,不照着稿子就不会在他人面前有条有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这难道不是我们那个时代语文学习的悲哀吗?于永正老师曾经说:“有人主张语文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这个比喻是很有道理的。“洞”是要挖的,但要有个“度”。我想挖掘到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沙俄”的黑暗统治是过了“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节课通过自读自悟的学习,学生会用“贫穷不是罪,有爱才珍贵,没钱无所谓,人要真善美”这样的小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谁能说学生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没有受到《穷人》内涵的影响呢?在这节课的第二个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可能都体验过的情境,运用心理描写写一篇题为《迟到》的文章,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会运用。多数学生在练习中,会运用较细腻的心理描写体现老师的宽容。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悟不出来,尽管放心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所以,我们不让“沙俄的黑暗统治”抛头露面又何妨?

从这篇反思当中不难看到我坚信语文教学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对人文思想的过度深挖洞上,而应该放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上。

二、教学设计中,落实“语用”成效不逊色

新课程要求下的语文老师还要做课程的创造者,要能打破按部就班教课文的传统,对教材进行恰当取舍、合理增删、巧妙地组合重组,进行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在扎扎实实落实“语用”的过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了四篇课文,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满,也为了丰富语言积累,我又补充了《新语文主题阅读》《两翼》教材中的八篇文章和若干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诗歌和名人名言。我运用大单元教学法对教材重新整合,在本单元最后一节单元分享展示课上,我把学生背过的诗歌、名言,还有他们读书所做的批注感悟有机地串在一起,一节课就像读了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以“汗水浇开成功花”为中心的形散神聚的优美散文。课堂实录如下:

汗水浇开成功花

教师引:成功是什么?有人说成功要有目标,有人说成功始于勤奋,有人说成功在于坚持,也有人说成功者要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古往今来,人们总在寻找成功的真谛。所以,王国维这样说——

全班齐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此第三境也。

师引读:古往今来,能成就伟大事业者,无一不是坚韧不拔的追求者,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只要你抓住目标,坚持不懈,成功一定在前方等着你!这样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1(读书感悟):凭着顽强坚持、毫不气馁的精神,即使在贫瘠裸露的岩石上,父亲也能开辟出一块郁郁葱葱的菜园!放眼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学生2(读书感悟):正是有了执著的精神,身处困境的本杰明才成就了绚丽的人生,他对命运的不屈,对生命的执著,帮助他从台阶最下一级,登上了令人仰慕的高处。

学生3、学生4……

老师引:所以,古人说:有志者

学生5接(背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老师引:所以,孟子也说:

学生6接(背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老师引:成功总与勤奋如影相随,懒惰就是失败的代名词。因为勤奋……

学生7(读书感悟):因为勤奋,那位聋哑青年,也画出了那么美丽动人的画,让人们禁不住惊叹:“鱼游到了纸上!”

学生8、学生9……

老师引:天道酬勤,一勤天下无难事。所以,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对我们这样谆谆教诲:

学生10(背诵积累名言):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学生11(背诵积累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诸葛亮说:“才须学也……”

学生12(背诵积累名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

更多名言背诵分享……

老师引:成功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那里有晴天,也有风雨;有鲜花,也有荆棘;有坦途,也有坎坷。所以李白说—

学生13(背诵):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14(读书感悟):伽利略、布鲁诺的经历更是告诉我们,在追求真理的成功之路上,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学生15(读书感悟):百合身处逆境,不卑不亢,不自暴自弃,不随波逐流。无论自己周围的环境有多么的恶劣和不足,自己心中一直存着那个坚定的信念: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

……

老师引:生活当学礁石,面对艰难困苦,做一个刚毅的人。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诵艾青的诗《礁石》——

学生们(齐声朗诵):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事实证明这样的课是受学生欢迎的,他们在一个单元学习完后,有大量的背诵积累、感悟,通过激情朗诵,老师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输出运用和再创造的平台。学生在以读代讲的“润物细无声”中深刻理解了单元的主题,我也在扎实地落实“语用”中让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

三、学生练习中,变化“语用”转身不寻常

小学生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些词语,老师通常的做法都是让学生做抄写或者造句练习。第八册第二单元“词语盘点里有10个四字词语”,我却让学生用这10个词编一个故事或写篇文章,结果他们交上来的作业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如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加了下划线的是要求必用的词语):

将心比心

星期五,爸爸开着车在学校门口接我,汽车从人群中缓缓驶过。到家后,看见妈妈已经把饭菜摆上了桌。于是赶紧洗完手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晚饭过后,爸爸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迷惑不解地问:“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我说:“昨天我逛文具店时,看见了我梦寐以求的钢笔,可妈妈不给我买。”没想到爸爸竟爽快地说:“原来是为了学习呀,爸给你买。”说着顺手递给我五十元钱,并叮嘱我路上要小心。我高兴极了,紧握着钱走街串巷,终于来到了这家店。一进门看到一个面呈菜色、骨瘦如柴的约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半躺在靠椅上(我猜他一定身体不好,又站了一天店才这样疲惫不堪),这就是店老板。我很快在货架上发现了我要的那支钢笔,并仔细看了看标签的价格是四十三元,便急匆匆地把钱递给了老板。只见老板从抽屉里翻了翻,然后给了我五十七元钱,显然他把五十当一百的给我找了。我先是一愣,但随后便走出门,头也不回就往家跑,心里说不上是紧张还是高兴,一进门便上气不接下气地给爸爸讲述了刚才的情景,然后把五十七元钱放在了桌子上。这时爸爸的脸唰一下晴转阴了,声音也严厉了:“你赶紧把多余的钱还给人家,并好好道个歉!”我还在迟疑着,爸爸又语气缓和下来说:“如果爸爸就是那个老板,你愿意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吗?你应该将心比心,做一个有诚信的人,不能贪小便宜。”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抓起桌子上的钱很快地走出门去。当我把钱还给老板时,他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谢谢你!”

当我走出文具店时,发现爸爸面带微笑站在不远处,我走过去,爸爸拉起我的手,一起走回了家。

学生不但在运用中理解了这些词语,而且有的编的故事还能体现本单元的主题“真诚待人”,真是让我惊喜不已。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面对众多的语文教学流派,我也曾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在潜心学习、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后,我认定语文教师就是要引领学生将较多的时间引向“语言文字运用”,这样把“语用”的根植入教学的土壤中,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商文敏.浅谈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2]朱颖晖.小学语文“语用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