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参与者环境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研究①

2016-11-28 02:32周文源刘华荣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贵州贵阳5500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现状

周文源 刘华荣(.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 湖北武汉 430074)



户外运动参与者环境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研究①

周文源1刘华荣2*
(1.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 贵州贵阳55000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基础知识缺乏、知识的获取缺乏主动性和自发性、环保主体意识及责任意识不强、具有较强的时间代价成本意识却不愿意为环保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环境维权行为呈明显的自我利益维护特点等,最后基于调查现状,从政府、学校、俱乐部、企业和媒体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户外运动参与者 环境意识 环保行为 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生活使得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欲望愈来愈强烈。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自然环境为场地,带有探险性质及体验探险性质的户外运动传入我国,包括登山、攀岩、潜水、滑翔、溯溪、探洞等项目,这些不仅惊险刺激、新颖奇特,而且张扬个性、充满想象力的户外运动项目深受人们喜爱,立刻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并迅猛发展起来。[1]随着参与户外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给原本脆弱的城市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户外运动的发展与户外场所环保矛盾日益突出,这直接威胁着户外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提升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保素质水平已迫在眉睫。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参与者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武汉市不同院校、户外俱乐部的两百余位户外运动参与者以及学校教师、专家、组织管理者、教练人员和全国部分户外运动从业人员作为研究调查或访谈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户外运动参与者户外环保意识现状

2.1.1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知识现状分析

该次调查在环保知识方面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户外环保知识内容、垃圾处理以及食品携带方式等常识性问题,还包括与环境保护法律等相关的问题。旨在从宏观到微观地考察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户外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户外环保知识掌握程度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平均正确率为56.4%,这说明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但仍显不足。在“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一题中,仅43.6%的被调查者答对,这反映出该市户外运动参与者对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学校及社会的环境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收发调查问卷过程中通过对一些户外运动参与者的访谈中发现,回答正确的人群主要是通过网站自动显示(如:腾讯消息)或校园社团、社会相关组织活动宣传等被动获得相关环保知识,只有少部分称是主动上网查询相关环保资料,大部分未回答正确的被调查者则表示几乎没有主动去关注过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

(2)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了解程度中,64.9%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有但不清楚”,32.2%选择了“完全不清楚”,选择“比较清楚”的被调查者仅2.9%,表示“非常清楚”的人数为0,户外运动参与者对相关环保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严重缺乏。

环保知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公众对环境破坏行为视而不见,或无法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环境保护,从而助长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伤害公众利益。[3]调查结果显示,55.5%的被调查者在回答“对他人故意破坏环境、伤害或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时的态度”时选择了“想举报,但不知道如何举报”或“没办法我没有权利去管别人”,10.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这应该由政府来管”,仅有34.2%的人选择了“上前制止或举报至相关部门”。

(3)户外环保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

对于户外运动参与者获得户外环保知识主要途径的调查结果是:77.2%的户外运动参与者主要是通过户外领队或教练员获得户外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其次是网络、电视及其他等媒体占61.4%,通过书和资深驴友获得户外运动环保知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5%、35.6%,然而,认为是通过小学到大学教育了解户外运动环保知识的仅占30.7%,由此可见,目前,在环保知识宣传与传授中户外领队及教练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学校教育功能却没有得到发挥。

(4)户外运动环保知识匮乏导致相应环保行为水平的缺失。

户外运动环境知识是户外运动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的必要前提,相关知识的缺乏容易引起环保行为的缺失,[4]在访谈中发现,大多数户外运动参与者表示非常关注户外水水土资源的污染状况,但却不知道使用日常化学洗涤用品会对户外水土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户外时从未注重要减少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调查显示:“在户外清洗油渍碗筷时的处理方式”一题中,73.8%的被调查者表示“用擦手纸擦拭”,25.2%表示“用洗洁精清洗”,用肥皂清洗的人数仅占1%,值得关注的是,在访谈中发现,选择“用擦手纸擦拭”的被调查者中有近一半表示:在方便携带洗涤剂的情况下,肯定会优先选择用洗洁精清洗。可见,与造成水污染的化学洗涤剂相比,较之更为环保的肥皂却被户外运动参与者所忽略。

2.1.2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意识现状分析

(1)环境评价现状。

①户外运动场所环境保护满意度。

通过“户外运动活动场所环境保护的满意度”调查得出:有70.3%的被调查者称对户外运动活动场所的满意度为“一般”,28.2%的被调查人群选择了“不满意”,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人数分别为1.5% 和0%。这表明,目前武汉市户外运动活动场所环境保护情况并不乐观,现已不能满足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境主观评价标准。

②户外运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评价。

在“推广户外运动环保行为的重要性”一题中,81.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重要而紧急”,15.8%选择了“重要但不紧急”,选择“紧急但不重要”的人数占2.97%。由此可知,户外运动参与者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意识到户外运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环境态度现状。

①户外参与者的环保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目前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较弱,缺乏承担环保责任、履行环保义务的积极性。例如,问卷调查发现,户外运动参与者中,仅34.2%的被调查者在“他人故意破坏环境、伤害或买卖野生动物时”选择了“上前制止或举报至相关部门”,也就是说65.8%的被调查者采取了无作为或消极行为,其中选择“这应该由政府来管”的人数占10.4%,环保主体意识较弱,并有较强“政府依赖”。

在“谁更应该在户外运动环保工作中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数选择了“政府部门”和“户外运动企业组织者”,占总人数比例的58.4%,选择“自身”选项的户外运动参与者占总人数的41.6%,这表明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保责任意识仍不强。

②户外环保代价意识现状。

户外环保代价意识包括经济代价意识与时间代价意识,经济代价意识是指为践行户外环保理念,户外运动参与者自愿为购买相关户外环保产品而付出的费用额度的意识。同样,时间代价意识即指为践行户外环保理念,户外运动参与者自愿将个人时间花费在从事或推动户外环保事业的一种意识形态。[2]

调查显示,71.3%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花费个人时间加入户外运动环保志愿者队伍”,而选择“不愿意”“不知道”的消极选项的人数比例仅为8.9%和19.8%,这表明该市绝大部分户外运动参与者具有较强的户外环保时间代价意识。但被问及“是否愿意以较高价格参与或购买使用户外运动环保产品”时,仅2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愿意”,也就是说,当需要自身为环保付出一定经济成本时,78.2%的户外参与者态度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这反映出武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意识当中存在着“认为人类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不愿意从经济上肯定企业为环保所做出的努力”的矛盾。

(3)浅层户外环境意识导致无意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

浅层意识往往以自身利益、自我保护为出发点,这就会使他们在短期利益、眼前方便面前难以有效约束自身行为,[5]在户外活动中不自觉地扮演着环境破坏着的角色。例如:由问卷调查结果得知,69.8%的被调查者则表示“经常”或“偶尔”在户外活动中使用一次性碗筷,而能够做到“从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的被试比例仅占4.5%;同样,在食品携带上问题上,71.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在参与户外活动时“用塑料袋或购买具有塑料包装带的商品,方便快捷”,仅2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将食物放入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内”。而这些方便快捷的包装袋在使用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巨大的污染,浅层户外环境意识往往导致无意的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

2.2户外运动参与者户外环保行为现状

2.2.1户外社会环保行为参与现状

社会环保参与状况包括: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环保宣传,以及为解决身边环境污染问题做出的努力。[6]分析表明,户外运动参与者在社会环保中的负向行为表现较为突出,在“您是怎么处理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一题中,有81.2%的人表示“自己带会去放到垃圾集中处理地”,但“原地焚烧或掩埋”(占9.4%)和“随手扔,不管它”(占7.4%)在比例分布上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两项的人数比例为总人数的16.8%,看上去似乎所占比例很少,若就因此认为武汉市户外运动环境遭受的破坏程度会很低,实则不然。16.8%破坏户外运动环境的行为足以抵消81.2%维护户外运动环境的人群所付出的努力,因此,户外运动参与者在环保中的负向行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2.2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行为呈明显的自我利益维护特点

分析表明,一旦发生损害自身户外生活环境的行为,大多数户外参与者会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例如,在户外参与活动时,周围有人发出很大的噪音打扰到自己休息,62.9%的被调查者会主动采取措施设法解决,选择“没办法,默默忍受”或“设法搬移帐篷”等消极态度的仅占总人数比例的37.1%;然而当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保态度和行为就要消极得多。当看到有人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乱扔垃圾时,68.3%和20.8%的分别选择了“可能会”或“不会”加以劝阻,仅有10.8%的被调查者会主动干涉。也就是说,当前切身利益不受影响的时候,户外运动参与者挺身而出的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保行为呈明显的自我利益维护特点。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户外运动参与者缺乏环保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相关,使其在面对不同损害利益的环境破坏行为时,往往存在显著的态度差异,呈现出明显的自我利益维护特点。

3 提高户外运动参与者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的措施和建议

环保心理学家莫诺(Martha C.Monroe)曾说:“环保行为便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若户外运动场所都变成了垃圾场,那么户外运动行业将不复存在。户外运动参与者作为户外生态环境的直接接触者,加强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保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提升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行为水平,是解决户外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关键之一,与此同时,外界力量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于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理念的传播及环保行为的形成。

3.1政府方面

健全地方政府户外环境管理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注重执行力,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从科学决策、目标责任制、监督机制、责任追究等方面创建和强化一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此外,还应该严格公开制度,使政府的环境管理工作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的管理,注重鼓励企业环保产品的创新与生产。

3.2学校方面

注重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以及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加强户外运动环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全体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保知识水平,促进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意识既环保行为的提升。具体措施有:举办户外运动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开设户外运动环保课程,培养专业的户外运动环保人才;通过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树立户外运动环保意识等。

3.3俱乐部方面

注重领队及教练员的户外环保知识培训;加强促进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对环保交流平台建设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包括与会员和广大的非会员的交流,如:论坛、网上留言、发贴、跟贴、E-mail 和QQ等, 建立浓厚的环保氛围等;俱乐部活动组织者要在活动中注重宣传推广户外运动环保知识,印发相关户外环保知识册,并建立有效的环保激励机制。

3.4户外产品企业方面

加快企业环保产品的创新,不断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户外环保产品的普及度并加强新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户外环保产品成为每一位户外运动参与者户外生活的一部分。

3.5媒体网络宣传方面

通过媒体传播普及户外环保知识,如创办专门的户外运动电视节目,创建微信公众平台、网站和贴吧等,出版和户外运动环保知识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增大户外运动参与者环保知识获取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汉,董范,郑超,等.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789-791.

[2]刘冰.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3]龚君良.中国户外运动立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3):111,141.

[4]范天森,陈昌春,赵巧华.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6-17,19.

[5]刘闻佳,明庭权.我国居民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广西技术学院报,2011(4):72-77.

[6]沈辉.游客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研究——来自南京市中山陵景区的调查[J].才智,2009(4):252-253.

[7]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6):30-35.

中图分类号:G80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a)-0123-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123

作者简介:①周文源(1990—),女,汉,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和户外运动。

通讯作者:刘华荣(1978—),男,汉,湖北荆州人,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户外运动,E-mail:112530560@qq.com。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