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珍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地方戏剧艺术发展状况概述
——以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为例
陈珍珍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重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在继承和发展梆子文化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快餐文化的肆虐之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状况日渐严峻,河北梆子这一戏曲艺术也难免其灾,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继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梳理河北梆子剧团的发展现状,唤起全社会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使我国文化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势。
地方戏剧;保定市; 河北梆子; 剧团
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在继承和发展梆子文化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通过对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保定市河北梆子戏曲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映射整个地方戏曲的发展状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为保定市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促进保定市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80年4月,现坐落于保定市北市区长城北大街784号。自剧团成立以来,人才培养和剧目创新一直是该团的侧重点。他们积极参加全国以及全省各项比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落花情》《长剑悲歌》、《五福临门》、《血染的双梅》、《窦娥冤》作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同时也是久演不衰的时代金曲。在1996以后,该团先后投资120万元将关汉卿的名著《窦娥冤》、《血染双梅》和《苏东坡》拍成戏曲电视连续剧搬上了荧屏,在中央电视台8套、2套以及保定有线电视台播出,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剧种,建立起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除此之外,剧团将曲目录制成光盘公开发售,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模范剧团。2001年,剧团青年演出队奔赴新加坡等地演出。2005年,剧团团长李玉梅夺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填补了保定市在这一奖项上的历史空白。
多年以来,在李玉梅团长带领下的河北梆子的剧团每年营业演出400余场,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奏员,并涌现出了一批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先进人物。
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继承和弘扬了河北梆子传统文化,笔者通过对该剧团的人员状况、日常活动、传统剧目以及创新剧目的调查,对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生存环境和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1 人员概况。近年以来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物价的快速上涨,人们纷纷开始转业。因为梆子剧团的工资满足不了演员的生活需求,导致保定河北梆子剧团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据调查,目前剧团的人员不定,部分老演员退休或已离世,也有一部分离职,凡此种种,皆是市场浪潮冲击下,地方戏曲甚至众多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2.2 日常活动。保定河北梆子剧团日常的活动主要是演出或者排练剧目。其中演出有多种形式:第一,剧团经常去乡下义演——目的是为村民带来娱乐节目,以戏剧讲历史。第二,参加相关节日活动。例如每一年的保定市春节联欢晚会,以及重大节日演出等等。2015年2月2日至3日,“文化润古城”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惠民演出在直隶大剧院精彩上演。这是继保定老调剧团惠民演出之后的又一惠民演出。第三,参加多种比赛。其中不乏全国性、地方性的比赛,他们在比赛中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同时以扎实的唱功赢得满堂喝彩,屡屡获奖。在剧目排练上,演出人员每天八点准时到达排练场地,乐手调弦,演唱者开嗓,排练,唱戏、评戏、改戏。一唱一念反复推敲,乐此不疲。
3.1 演员流失现象严重。正如影片《百鸟朝凤》中的窘境一样,由于剧团的基本工资无法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导致大量的人员转业,人才进一步流失。同时,剧团也因此无法引进专业性的人员,梆子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基本组成人员、文艺骨干和专业人才上都较为缺乏。
3.2 演出设备陈旧。剧团的设备大多陈旧不堪,缺乏必要的维护维修,许多的设备都已无法投入使用。服装道具等因购买时间太久,使用时间过长,致使表演效果大打折扣。
3.3 文化经费不足。由于政府每年对文化活动开展所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剧团和其他文艺团体、部门开展文化活动越来越少,这样剧团就不能满足群众对于戏剧文化的基本需求,真正的囿于家中,仅仅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来欣赏曲艺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戏剧本身所具有的仪式感。
河北梆子是河北人民群众团结拼搏、共创美好生活的纽带,应得到积极传承和大力发展。而发展和传承梆子剧的主力——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也应该受到重视。面对当下剧团的尴尬困境,我们要共同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我们也要积极解决这个难题。
面对现状提以下几点措施:(1)加大培养专业演员力度:引进专业演员;聘请国家梆子剧院的专家来辅导。(2)广泛利用媒体:在保定电视台专门开设戏曲频道,来播放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出视频,不仅可以保存梆子优秀文化,还可以增强其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北梆子这一剧种。(3)进行剧目创新:结合现代要素进行创作,使更加具有吸引力。
总之,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它在继承和发展以及推广梆子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许多原因剧团的发展出现了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共同面临的困境。而打破这一困境,需要从戏剧自身出发,认真查摆问题,综合多方有利因素,实现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
[1] 谢会敏.河北民俗与河北梆子的兴起[J].大众文艺,2009,14:190.
[2] 老杨.河北梆子困境之我见[J].大舞台,2005,2:8-9.
[3] 焦振文.论河北梆子艺术的燕赵文化内质[J].河北学刊,2011,3:215-218.
[4] 侯轶男.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的改革与发展[J].音乐大观,2014,(7):155-157.
陈珍珍(1992-),女,汉族,河北廊坊市人,河北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J805
A
1672-5832(2016)08-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