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品质:语文教学的价值指向

2016-11-25 17:52王晓奕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言语语境文本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用813个语文事件,勾勒了语文教育曲折前行的路线图。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交错主导的钟摆现象,至今尚未停歇。超越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争,回到语文教育的出发点,我们需要厘清的是,究竟要培养“运用语言的合格公民”还是培养“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家”?要培养“能用语言讲话的人”还是培养“谈论这种语言的人”?这两种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了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形态。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些误区,就在于用“研究语言”取代了“学习语言”,试图让学生从文本的研读中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能运用语言的人”,凭借文本,组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获得言语能力的生长及精神品格的发育。

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是语文教学的价值目标。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是一个人“表”与“里”的体现。文如其人、言由心生,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及其言语作品,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与思想人格。朱光潜先生认为:“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杨绛先生将兰德的诗句“I strove with none,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译作“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李霁野先生则译作“我不和人争斗,因为沒有人值得我争斗。”诗人绿原又译作“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不屑”与“不值”折射的是不同的生活姿态和情怀境界,言语是有“品”的。遣词造句的正误、雅俗,谋篇布局巧拙、优劣,是一个人言语能力及内在品格的整体反映,我们称之为“言语品质”。

语文学的是汉语,素以典雅和诗性为美,创造了璀璨的唐诗宋词等言语作品,其言语品质为后世模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消费文化的泛滥与网络文学的影响,汉语日趋老化和平庸,文学作品的言语品质日渐滑落。上海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认为,汉语正面临“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的四大危机。语文教学以“言语品质”为价值指向,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自觉纯洁汉语,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有人简单地认为,语文教学当以能力发展为唯一要务,将语文课上成了“言语形式”的习练课。过犹不及,形式与内容本是言语的一体两面,语言的运用机制就在于“言意互转”。阅读练的是“以言逮意”的功力,写作练的是“以言达意”的功夫。在语言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唯有这样的推敲,才能推敲出言语的品质来。夏丏尊先生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曾说:“文如其人,文字毕竟是一种人格的表现,冷刻的文字,不是浮热的性质的人多能模效的,要作细密的文字,先须具备细密的性格。不去从培养本身的知识情感意志着想,一味想从文字上去学习文字,这是一般青年的误解。”以言语品质为教学取向,才能消除语文学习中的种种浮躁和误解,始终走在语文教学的正道上。

一、架设言语品质的提升阶梯

菜肴的品质以“色、香、味”来评判,诗歌的品质以24种不同的风格来界定,而言语的品质是以“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契合程度来衡量的。言不达意或者言过其实,是言语之“质次”;粗言秽语或者矫揉造作,用语杂色或者冗陈啰嗦,则是言语之“品差”。语文教学的起点就是学生已有的言语水平,从学生的所言所作中,准确把脉其言语活动中的各种“病象”,设计有针对性的矫正训练活动,促进学生的言语品质拾阶而上。从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来看,言语品质有三个层次:

1.规范:清通易懂

人们说话、作文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他人。如果他人听了你的话、看了你的文章,不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产生误解、错解,那么你的言语表达就不合格。生活中常见各种语病的通知、公告,以及错用汉字的招牌、滥用成语的广告等,都是言语失范的表现。教学便是要将这些病例作为对象,在修改中习得各种言语规则,并增强言语的规范意识,在写作中将每一个意思都表达得清楚明了。

一是语句形式上的明了,就是语句的清通。单个句子要按照语法规范,写完整、写通顺;多个句子要按照句与句的关系,写连贯、写严密。有人认为这并不难,怎么说就怎么写,说的话别人听得懂,写出来的话别人自然就能看得明白。其实并非如此,生活中不完整的话语也能根据语境领会意思,而写作却是一种言语独白,交谈的对象不在现场,只能凭语言将意思说清楚,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稍有疏漏就会让人费解。

二是内容意义上的明了,就是句意的准确。汉语的字词及其组合,往往有多种含义,写作时不注意区分,就会产生歧义,造成阅读障碍。苏教版《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有人理解为“我和祖父”的“园子”,也有人理解为“我”和“祖父的园子”。盖因题中的“和”与“的”,可以有多种组合,产生多个意义,不如改为“祖父的园子”更为清晰明了。思想内容要表达准确,关键是你要想通透。当思想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你的言语表达也会含混不清。

要做到清通明了,最简单的办法是“读”。叶圣陶先生总让他的孩子大声地朗读所写的作文,听不懂的地方让他停下来改一改,听得懂就往下读。天长日久,就会练出一双善于听读的耳朵,耳顺则文通。

2.审美:得体妥帖

合乎言语规范的文字,是言语表达的基本功夫。在具体的语境中,面对特定的对象,我们需要适当修饰语言文字,使之更具表现力,让读者或听者受到感染。

《鞋匠的儿子》一文中,林肯面对参议员的羞辱,不卑不亢,义正词严地说了三段话:“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所有的嘲笑都化作了赞叹的掌声,何故?一是林肯有对象意识。面对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参议员,作为总统,既不自卑又不自傲,而是心平气和、以礼相待。“非常感激、帮你改正、尽可能帮忙”,平等的姿态、谦卑的人格,得体的话语,无形之中消解了参议员的傲慢。二是林肯有目的意识,即改变参议员的态度。面对羞辱,作为总统不是以牙还牙,而是以理服人,让人认同“人人平等”普世价值;他以鞋匠父亲引以为荣,并深深地怀念,以情动人。三是林肯有语境意识。在参议院里,不能谩骂,也不能讽刺,只能选择柔中带刚的说服方式。由此,林肯的话语让人听了如沐春风,荡涤心灵,具有道德美感。endprint

美好的言语行为及言语作品,都如同林肯的话语,适人、适时、适地、适境,富有审美性。这种言语之美,并非一定是华丽的,而是自然贴切、得体妥当。日本文章学家五十岚力氏有“六W说”:为什么作这文?(WHY)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WHAT)谁在作这文?(WHO)在什么地方作这文?(WHERE)在什么时候作这文?(WHEN)怎样作这文?(HOW)对照这六个“W”来审视言语作品,便能让言语修饰得更为得体妥帖。

3.创造:新颖别致

言语品质的提升贵在推陈出新,而不是因循守旧。有人说,那是作家才具有的创造才能和创新品质。似乎学生的言语品质难以超越范文,言语目标不能设得过高。然而,我们听了诗人雪野上的童诗创作课,发现学生的言语潜能是无限的。福建7岁的黄馨仪写的小诗《光》:“光喜欢/穿过窗帘缝/躺在地板上睡懒觉/光喜欢/把花蕾/一点点用力掰开/让花香流出来/光的心里/都热乎乎的”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想象+拟人”或者“想象+比喻”,或者“想象+其他”,寻常的话语就变成了诗的语言,那么新颖,那么别致。

言语是一种生命创造,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即使教给他再多的修辞手法,儿童也难写出充满生命感的诗句来。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保有言语创造的活力,一是呵护学生的想象力,呵护想象力就是发展言语创造力;二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性,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到那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三是给予学生足够的言语自由,鼓励他们写自己的话,而不是重复成人的话,复制课文中的话。言语的自由,往往可以打破言语规范,创造出新鲜而有意味的言语作品。让儿童活得像个儿童,才能看得到鲜活的言语。

二、铺设言语作品的研习路径

言语品质是在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言语活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言说的话语稍纵即逝,干预性的教学指导往往会打断正常的言语交际;而口语交际教学采用模拟活动,可以进行“切片式”的即时评析及会话改进,为学生设置一个研习言语品质的教学现场。言语作品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非文本的音像视频。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性作品,其教学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感受高品质的语言范式,从而具有辨别文章好坏的眼光,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和写作旨趣。“久熏幽兰人自香”,浸润在一篇篇精美的范文中,学生的言语品质便会受到熏染与陶冶。而语文教学,则在这自然熏陶的过程中加以必要的点拨,不但要理解词句的意思,而且要领会作者的意图,更要领悟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背后的种种意味,揣度一下“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一般人会怎么写”“如果是我会怎么写”。这样的阅读研习才能抵达作品的言语品质。

范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比如朱自清的《匆匆》《背影》,老舍的《草原》《养花》,巴金的《鸟的天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这些经典之作为学生打下了精神的底色,也为学生树立了言语品质的标杆。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阅读经典就是让学生见识一番经典。”我们当以欣赏的姿态阅读,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言语品质的熏染。

1.透视:从文中看到人

言语作品的作者,有的直接出现在作品中说话,比如议论文,就是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隐身在作品背后说话,比如散文,就是借助所写的人事景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在场的作品,阅读时仿佛和作者在直接对话;而作者不在场的作品,阅读时就需要透过作品看到背后的那一个“人”。这个人并非一定是生活中的作者,而是作品投射出来的理想中的那个“人”,他的胸怀、情操、眼界、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而又高尚。

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中有一段关于花影的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在常人看来是一团模糊的影子,在季羡林先生的眼里居然幻化成了地图、荇藻和墨竹,更妙的是连爬过的虫子、飞过的蛾子和吹过的微风,都成了饶有情趣的事物。阅读这样的文字,你可以想象得到这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个老头儿,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且有孩童般的情趣,你还可以想象得出他写这些文字时的表情和心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情趣,即使要学生想象仿写,也绝难写出如此有趣如此美妙的幻想来。言语中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品”。

2.还原:逆向追寻思路

言语作品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就像一个鸡蛋一样,你看不到它生成的过程,而一旦用外力打破,就变得支离破碎不可收拾。条分缕析就破坏了文本的整体结构,看到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如果时光可以穿越,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创作的完整过程,就可以把握作品生成的关键环节,可以把握言语品质的锤炼契机。这个过程就是由言语作品到语境生成的逆向转换过程,就叫“语境还原”。学生凭借作品中的语言描述,设身处地地像作者当时那样地去想、去写,就能最大程度地体验到作品中蕴含着的独特思想与情意,进而能更加真切地领会作者如此说、如此写、如此遣词造句、如此谋篇布局的奥秘所在。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从文本的叙述线索中,逆向推断作者的写作思路,还原出最初的写作状态及后续的写作过程,这样的阅读还原实际上就是一种写作思维的训练。

比如《神奇的克隆》一文,是一篇代表性的科普小品文。不妨先让学生从文本中罗列出关于克隆的10多个知识点,杂乱无序地写在黑板上,这就还原成了写这篇文章的最初状态:从各种资料中筛选出克隆的知识点。接着,让学生找出串起知识点的“线索”:(1)先写克隆的概念,再写生物的克隆,最后写克隆的作用。(2)生物的克隆按照“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线索来写。(3)克隆的作用按照“植物、动物、人”的线索或“改良品种和挽救生命”的线索来写的。这条前后关联的“线索”理清了,介绍就有了条理、详略就有了依据。最后,让学生找到这条“线索”的“线头”:《西游记》中孙悟空拔猴毛变悟空的神话,思考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开头有什么用意?借此领会作者借故事引出克隆话题的目的。逆向推理再现了作者的原生态的写作过程,从中发现作者在材料取舍、主题凝练、线索铺设、详略安排、结构布局乃至词句推敲等方面的考量过程,这便是言语品质生成的秘密。endprint

3.转换:积淀敏化语感

经典作品的言语形式,具有艺术表现力。艺术的语言不宜分析,而宜通过诵读涵泳、复述转换内化于心,将范文的语言转化、积淀为学生的言语养料。丰厚的语言积淀,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品味,增强学生对作品语言的敏锐感。“腹有诗书气自华”,满腹经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自然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话语风格和言语品质。《匆匆》这样的抒情性诗文,最适合朗读背诵。朗读时将无声的文字转换成了有声的语言,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品味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在这样的美读中,让学生将精美的语言连通诗意的情感一起内化于心;《珍珠鸟》这样的叙事性作品,既可以朗读,也可以通过变换人称复述,将文中的第三人称“小鸟”替换成第一人称“我”,从“小鸟”的视角来看“人与鸟”的接触过程和关系变化。事还是那件事,但用连续性动词来叙事的承接结构在转述中积淀为学生的言语结构,对动词的敏感也在转述中得以强化。《陶校长的演讲》这样的实用性作品,可以在模拟演讲中,发现陶校长“每天四问”中四处重复的部分:“自己的**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从这样的“故意”中揣摩到陶校长的用意以及演讲的秘诀:用熟悉的追问引起听众的关注和深思,渲染四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丰富的典范语言的积累,就没有言语品质的根本改变。在记忆的黄金期,语文教学鼓励学生诵读经典之作,丰厚语文学养。

4.批判:甄别修正粗劣

教材中的范文,即使是经典作品因篇幅所限,大多经过了编者的改编。删改之中就与原文的文意产生了落差,难免留下一些斧凿的痕迹,甚至会造成文句上的断裂、失误。我们要尊重教材文本,但也不能膜拜文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文本的瑕疵,鼓励学生“咬文嚼字”“吹毛求疵”,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比较甄别,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审美水准,锻炼自己的言语品质。

《爱之链》是一篇翻译的小说,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乔伊帮助老妇人换好了车胎,正准备离去。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这一直接引用人物语言让人感觉非常突兀:“我该给你多少钱?”意味着这是一笔生意。你帮我换车胎,我给你工钱,现在我给你钱,两不相欠,老妇人似乎显得很冷漠、很无情。原文是这么写的“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伊,她该给多少钱?”间接引用人物语言,顿时感觉老妇人是一个温情而有礼貌的人,这就为下文她悄悄地帮助女店主留下了伏笔。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的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孰优孰劣,不比较就难以发现。此处留下了一个教学的契机,值得让学生花心思琢磨一下。

教材文本中的瑕疵,不仅仅在词句上,还可能在篇章结构上,这恰恰是我们容易疏忽的。比如苏教版的《珍珠鸟》,删掉了原文中开头的一句话“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一删无异于将“文眼”挖掉了,因为这篇散文正是借鸟从本来怕人到后来的不怕人,这个转变的过程体现了“关爱产生信赖、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主题。所谓前后照应,因缺了前面的这一句照看,后面的“信赖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就无从所应了。正因如此,我们须对文本保持一种批判的阅读态度,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用更高的品质要求去审读。

三、创设言语交际的任务语境

言语品质不是靠讲出来的,也不是靠做练习做出来的,而是在言语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愈是复杂的言语环境,就愈能锻炼一个人的言语机智和言语品质。语文课堂中的言语活动,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展开的,师生都能自觉遵循言语规范。况且,教师可以在多重对话中,通过及时的评点矫正学生的言语表达,促使学生的言语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然而,学生更多的言语实践是在生活中,面对各种人物各种事件,独立凭借语言进行交际,将真实地考验学生的言语人格和品质。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面对的言语问题引入教学,呈现生活化的任务语境,教给学生实战型的言语策略、方法,以期获得言语能力和言语品质的提升。

1.仿真任务,品质读写

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词句、获得了遣词造句及谋篇布局的诸多方法、策略,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运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提高读与写的品质。语文教学就是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迁移言语材料和言语法则的任务语境。

一是言语任务与文本语境的相似度。相同的语境,学生有一种熟悉感,可以直接迁移所学的读写方法;相似的语境,学生便有一种陌生感,需要对所学的读写方法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要有变通的能力。这样的言语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言语动力。比如《航天飞机》从智慧老人的角度介绍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飞行姿态及功能作用。如果让学生模仿介绍客机或直升飞机,就是一种近迁移,缺少挑战性;而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相、爱好和特长,就是远迁移。介绍的人称变了,介绍的对象从物到人、从他者到自我,充满了变数,充满了挑战。尽管如此,学生仍然可以模仿文本的介绍结构、借用举例方法作具体介绍,任务切近、方法可靠,在经历一段内容和方法的转换之后,迁移也能水到渠成。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迁移读写方法的任务型语境,与文本语境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促进学生在“变式”中得到锻炼。

二是言语任务与真实生活的一致性。尽管言语任务是一种教学的假设,但如果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一看便是假的,就失去了言语的本真意义,这样的迁移表达也不是学生的本色,难免带有“做作业”的应付色彩。比如读完《给家乡孩子的信》,要求学生迁移写信的方法,以文中班级学生的名义,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回信。显然,巴金爷爷早已逝世,失去了写信的对象;巴金爷爷在信中所写的问题,并非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没有共同话题。这样的迁移活动,与学生的真实生活错位,就很难让学生写出有品质的话语来。

有话可写、写有妙法的言语任务,一定是既与文本语境相合,又与真实生活一致。读完《鞋匠的儿子》,要求学生借鉴林肯化解羞辱的方式,解决这样的尴尬:学校开展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小明家境一般,他把身上仅有的三个一元硬币投进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哎呀呀,叮叮当当的,你捐的可真不少啊!”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用话语来化解呢?这是一个高度仿真的任务语境,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窘境,解答中不乏生活的智慧和言语的品质:“我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夸奖。我知道,我捐的并不多,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有人说,穷人捐出的一块钱,有时比富人捐出的一百元还要珍贵。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善良的微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给他们一份我真诚的祝福。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你说对吗?”endprint

2.学科作业,凭借读写

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语文学科,各门学科中都有读写活动。语文教学中的读写重在学会阅读、学会写作,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其他学科中的读写重在运用阅读和写作学习,是一个由不能到能的运用过程。简单地说,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读写,而在其他学科中是通过读写学习。现实是,你教你的,我教我的,语文学科和其他各科互不关联。比如数学教学很少让学生独立阅读数学教材,也从未让学生将数学的公式、定理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加以整理和深化。众所周知,语文能力的发展需要量的积累,多读多写是一个基本规律。我们的做法是尽量减少课业负担,增加学生课外的读写活动,而忽视各科学习中读写活动的统整,无形中丧失了更多的读写机会。因此,用读写统整各科学习,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次契机,更是实现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路径。

一是阅读“先行”。我们主张各科教学须凭借教材文本,让学生先行阅读。数学、科学、美术等教材都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需要把握“文”与“图”的内在关联;对于概念、定义、定理、法则等,需要把握关键词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操作性的图示,需要借助操作要领的描述,想象完整、连贯的实验步骤。而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等教材中的文本,阅读的目的指向文本的意义,而非言语形式,需要提取核心信息或概括主题思想,用列标题、绘图表等方式,呈现阅读所知。学生的先行阅读,就是学科的自学过程。各科教学建立在这样的阅读自学基础上,才能教在起点上。

二是写作“垫后”。我们倡导学科写作,即在学科教学之后,鼓励学生将学科学习中的所知所感所惑,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写成学科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而语文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切实有用的写作方法。两项交融,既解决了写作内容问题,又解决了写作方法问题。比如数学教完《圆面积》一课,要求学生用一两百字简要描述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平分、切割、拼合成平行四边形、想象更细平分、切割成更小块,拼合成长方形。一连串的动词前后承接,才能表述严密。而这样的小论文写作,需要的是用词准确、语句简练,既有逻辑性,又有形象性,体现了论文写作的言语品质要求。事实上,学科写作是一种功能写作,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学科知识。能写《圆面积公式推导》的学生,对圆面积的计算原理就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死记公式或简单套用。

3.问题解决,品质表达

言语品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语文教学和学科读写奠定了学生言语品质发展的基石,进一步的提升则必定是在鲜活的生活中锤炼出来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用“言语”解决的人际问题,申请书、倡议书、通知书、建议书……这些都是交际性的言语实践,应社会生活之需,实用的;而生活中还有用“言语”解决的私人问题,日记、随笔以及各种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审美性的言语活动,应个体精神之需,看似无用的。交际性的言语表达贵在明了与得体,审美性的言语创作贵在个性与创意,这些都是言语表达的品质内涵。

一是要有语体意识。人们所说的话语,有的平直简易,使人明了,是为生活语体;有的典雅含蓄,富有美感,是为文学语体;有的严谨缜密,极富逻辑,是为科学语体。在不同的语境中,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你要选择恰当的语体。比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宜用规范的生活语体,自然亲切,通读易懂,便于交流和沟通。如果用文学语体,或许就会给人做作的感觉;而在演讲场合,如用文学语体,则更具感染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私下和人交流,在用词用语上,可以根据两个人的亲密程度,选择让对方听着自然舒适的语句,才能达成心灵的沟通。

二是要有文体意识。小学教材中的范文,大多数经过编者的改编后成了“普通文”,即我们常说的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目的在于方便学生阅读与写作,尤其是便于学生初学写作。然而,记叙文是作为教学文类编入语文教材,实质上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在生活中只有各种实用型的文体,比如书信、通告、说明书、广播稿、新闻稿等,都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规范,一旦错用就会造成误解。在文学创作中,也只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创作时须遵循文学文体的基本规律。就言语交际来说,学生最为紧迫的是要学会各种实用型的文体,掌握这些文体的写法,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言语交际问题。一位学生在春游的时候,私自离队爬上了一座山,最后归队时迟到了半个小时,老师责令他写一份检讨书。然而这个学生从未学过检讨书的写法,于是写成了一篇400多字的春游历险记,让老师哭笑不得。可见,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教会学生各类实用型文体写作,是让学生有品质表达的重要任务。

三是要有主体意识。表达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和品格问题。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我们都要让学生确立“主体意识”,那就是保持个体的独立性,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而不是迎合别人,也不是人云亦云。写作中的主体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真实,说真话,不说假话。如果在语境中不能全说真话,即使不说话也不说假话。第二,有个性,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而不是简单机械套用别人的话,更不写那些成人才写的话。实际上,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话语系统,语文教学必须尊重儿童的话语方式,保持话语的年龄特性。第三,负责任,对所写的人事景物及思想感情,要有清晰的体认。朦胧模糊的时候,要静下来想一想,想明白了再写清楚。这样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俗话说“文责自负”,只要对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不会马虎敷衍,就会有品质的追求。

说到底,言语品质就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品质和品格。话说好了,文写好了,事也做成了,人也做好了。指向言语品质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培养有品质有素养的人。

(王晓奕,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215200)

责任编辑:颜莹endprint

猜你喜欢
言语语境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