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媛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在实践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度”呢?笔者从“引领、拓展、引导”这三个层面展开思考与实践,以求得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
关键词:引领;拓展;引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8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实施新的教学计划时缺乏周密考量,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备课,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度”这一问题。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语文教学内容繁多,头绪繁杂,有的教师在尝试新理念时,没有把握好“度”,讲授的内容过于艰涩难懂。虽然初衷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往往不能吸收教师所讲内容。其次,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没有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要把握好课堂的度,确认课堂的主体。素质教育倡导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学习知识。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教学中往往不能把握好“度”,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过于浮夸,学生虽然得到了自由,但是并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
(三)教学方式僵化
过去教师教学以课本为中心,教师在授课时过分强调课本内容,忽视了课外拓展,导致学生思想僵化,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素质教育倡导教师走出课本,回归生活。但是有的教师没有掌握好课外拓展的“度”,在教学过程中与课本分裂开来,完全无视课本教学。
二、 教师如何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度”
小学语文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度”的过程中,需要从“引领、拓展、引导”这三个层面展开思考。接下来,笔者针对这几个方面,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一)教师应科学备课,把握好引领的“度”
教师应在课前精心备课,把握课堂节奏。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做到让学生的思维张弛有度。有的教师虽然语言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把握好课堂节奏,浪费教学时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什么事情最快乐》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导入时问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感觉最快乐呢?”学生激起讨论的兴趣,各抒己见,有的说:“和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们……”,有的说:“吃到好吃的食物的时候,我最喜欢……”,学生将最快乐的事情和同学分享,教师也沉浸在了学生的描述中,当下课铃响时,相应的课本知识还没有讲解。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节奏,致使教学效率降低。一个好的课堂引导者,不仅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开放思维,享受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的乐趣,也应该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在学生展开思维后,及时收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应统筹时间和课本知识,张弛有度,做好课堂的引导者。
(二)教师在进行课外拓展时应点到为止,拓展有“度”
知识是无限的,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大量的知识。课本知识虽然内容不够完善,具有局限性,但是教学内容还是应该以课本知识为主,有的教师过分重视课外知识拓展,导致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课本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前导入给学生介绍梅兰芳的生平,从默默无闻到闻名天下,讲梅兰芳的努力与天赋。虽然在介绍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备课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知识有限,不能理解梅兰芳的精神,导致收获的知识很少。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在课堂拓展时点到为止,张弛有度。课外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教师要筛选出最利于学生理解的知识,融入课本教学,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课本教学上。这样才利于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打好文学基础,提升综合素质。
(三)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做到引导有“度”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深处拓展。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把握好思想的“度”,不要带偏学生的思维,走入死胡同。例如,在学习《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时,于正式授课前,教师应赞扬木兰的孝顺,替父从军。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木兰替父从军固然令人敬佩,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局面是什么造成的?”学生就会想到是荒淫无度的君王造成的,皇帝不体恤百姓的苦,连年征战,让百姓民不聊生。学生的思想,从个体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此外,学生养成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达到了素质教育教学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度”,课前科学备课,把握好课堂节奏,既让学生发散思维,又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在拓展知识时把握好度,以课本知识为主,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外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时把握好度,让学生深入思考,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伟玲.教师在课堂拓展教学中怎样当好配角[J].广东教育,2006,(2).
[2]陈海云.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