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启发式互动教学的应用

2016-11-19 15:05刘丽娜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启发性讲授线段

刘丽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99-01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呢?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自己先做出判断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编制了一定认知程序的发现法,是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是催化剂,其落脚点是诱使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独立尝试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作出猜想或判断。评判一种教学是不是启发式教学,不是看其外在形式是否热闹,也不是看学生动手时间的长短,关键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不是达到了领悟的水平,是不是经过自己的尝试作出猜想或判断。

1.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但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2.正确区分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3.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提出问题是解事物本质的开始,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辅导和提示是必要的,但切忌给予过多的提示,甚至告诉学生答案和详细的解答过程, 这种做法除了让学生羡慕老师、作者的聪明与神奇之外, 更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

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学生也就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告诉学生学习上没有权威, 只有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才会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联想并产生问题。同样,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幼稚、甚至是非常好笑的问题,老师也一定要认真对待,绝对不能表露出一丝不屑一顾的意思, 要知道,老师的轻视和鄙薄,对学生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 很有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与表扬。给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把课堂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 的感觉,没有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4.把握准确的启发时机

4.1 根据教学安排预设启发时机。一般来说,在备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相关情况预设启发时机,从而能够让启发教学的气氛更加浓烈,让更多学生在更深的层面受到启发。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就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说三角形是三条线段组成的,那么任意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在预设这个问题时,笔者在课件中进一步准备好了更深层的启发:对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一是任意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可能是存在的?二是任意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可以,有的认为不行。这时,笔者就准备了一些反例,并用直观的教学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确实一些三角形是不能通过任意三条线段构成的。这样,笔者就能够继续向学生们教授"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邊"的结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能够始终跟随笔者的教学思路进行。

4.2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随机捕捉和利用启发环节。在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互动等具体情况,随机性地开展启发活动。比如,有次笔者在教授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点时,一个学生提问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笔者根据这个机会,从教具中选取两个三角板,启发学生比较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是三角对应相等,然后做出解答: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随后,笔者再为以后的启发教学埋下伏笔:这样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内容。

启发式教学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勤于思考、多加练习,争取正确把握启发时机,灵活运用启发方式,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启发性讲授线段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