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文 高巍
【摘 要】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与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换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课堂实践,基于教师自身参与、自我需求及相关合理运行的机制或模式。整体开展基于“磨(模)课”为载体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使教研活动有主题、讲实质、够深度地展开。“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
【关键词】磨课方式 运作机制 卷入参与 专业成长
一、提出的背景
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辨、研究与探索,以此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前学校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缺陷。
(一)问题意识不强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我们曾经对3所小学,共160余名教师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你认为校本教研的核心是什么?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关于实践容易、操作性强的备课、听课、评课相对热衷一些,而对于“研究教学中的问题”这一涉及校本教研核心的要素,教师关注的程度不到四分之一。说明一线教师关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不强,尤其是学科团队对本学科教研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
(二)形式容易走过场
现实学校教研活动在部分教师眼里被看作是例行公事,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途径。教研活动没有事先的规划和所要达成的目的,要求和预期效果不明确,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进展。
(三)主题不够明朗
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指在个体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多数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与困惑而确立的待研究的主要问题。一线教师在备课、上课、听课的过程中不是没有发现问题,只是大多就事论事,没有将相似的问题进行整合,缺少问题“类”的思考。这里的“类”就是活动的主题,只有在主题的框架内进行相关问题的研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一些问题,达成相关“类”的问题活动效果的提升。
(四)参与面不够广
当前校本教研的关注点很多时候是在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而且教研组长的角色更多地定位于组织者。因此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一是由于研究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烦琐的教学准备,很多教师不愿意进行实证研究;其二是教研活动成了教研组长和上课教师的“二人转”,其他教师怀着“旁听者、局外人”的心态参与教研活动,大大降低了活动的主体参与意识。
因此,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就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教师自身参与和自我需求。那么,如何有效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需求呢?我们认为:一要引导教师关注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共同参与确定教研组研究的方向与主题;二要让人人成为教研的“主角”;三要积极建构真实的对话平台,让教师在实话、实说、实践的研究中感受到适度的心理压力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想法,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基于“四磨一理”为载体,实现“磨课·磨人·出境界”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让教研活动能够有主题、讲实效、够深度地展开。
二、“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框架、操作意图及价值取向
“磨课·磨人·出境界”的磨砺(模仿)课教研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四磨一理”(磨砺课)的集体“磨课”研讨的方式。
(一)“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运作框架
“一磨”与“二磨”主要是促进教师自主参与,尤其是“抽签上课”环节,其目的是减少团队中的“旁观者”角色,体现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每位教师。
“三磨”与“四磨”主要是解决在“一磨”“二磨”过程中教师将会遇到磨课中的“高原反应”的现象,此时适机借助外力进行指导引领,让团队成员及时走出磨课的“高原期”,磨课活动在“量”的积累下有“质”的提升。同时,为教师搭建教学展示的舞台,让“磨课”的空间能内外结合,适时拓展促进团队成员在“拉练式”磨课中逐步成长。
“一理”主要是解决团队“磨课”历程中适机进行理性思考与整理的问题。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这个环节的整理,可以对课例的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促进教师加深对所磨课例认识的个性化程度。
(二)“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价值取向
一般而言,一线教研活动一定承载着相关的目标与功能。“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也一样,我们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磨课·磨人·出境界”也就是“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立体型目标趋向。
“磨课”:一个阶段内团队成员集体或分年段通过“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磨学科某领域的一个或几个课例,切身经历一节课或几节课的常态教学的优质化历程,以此逐渐地通达对这类课的理解与设计教学。
“磨人”:以磨课为载体,抽签上课为手段,逐步地把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卷入”到“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中来,人人充当教研活动的主角,个个都有活动的任务,让教研团队中的成员实现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一群人的“抱团式”成长。
“出境界”: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历程,它是由小见大、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四磨一理”的教研方式旨在引领教师经历课的“磨砺”过程,以教师熟悉的课例研究为载体,有意识地进行理性化整理,逐步地把一个个课例研究物化为文字或视频的可操作借鉴的成果,促使教师的“磨砺经验”逐步地提升到“理论化”水平,从而“卷入式”地带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活动展开要素
(一)主题确立
无论是课堂教学展示还是学科培训,都需要有适切的主题。主题的适切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如果主题过于“高、大、上”,教研活动就很可能走过场或无法深入。衡量主题适切与否,一方面要看研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具体,能否急教研组教师之所急。换句话说,就是教研活动的价值定位不能一厢情愿,要与参与者的需求一致;另一方面要看主题与活动的定位是否匹配。实际上,活动的定位与参加活动的对象有关,参加活动对象的需求不同,活动的具体定位和指向就会有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教研活动应针对学科研究的情况进行整体规划,每个活动都应该纳入到学科教学研究的整体规划之中,以体现教学研究的长期性和前瞻性。同时,每次教研活动都必须依据当时学科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主题,以体现教学研究的阶段性和针对性。这样能使每次活动都有鲜明而具体的主题,每个活动之间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
因此,“四磨一理”教研活动要结合日常教学实际,选择适切的主题来展开研究活动。如数学学科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大板块中选择一个板块逐渐地推进。当然也可以根据学校团队的实际选择教材中典型的例题、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学生作业中群体性错误的习题、教材中综合性题型以及阶段性教学目标达成的必要探究材料等,作为“四磨一理”教研活动的主题。
(二)任务驱动
“四磨一理”教研活动过程中,学员在团队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活动任务,在较强的实践性问题解决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所研究问题的教材资源的收集、修补、重组、重构等实践性活动,团队学员进行个体自主探索和团队互动协作的实践性研究,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团队中的成员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自主提炼的研究性习惯。现在教师不缺教学理念,缺的是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 “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就是如何把“教”的研究与“学”的研究很好地进行无缝对接,也就是帮助教师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相对科学、有序、合理的行为。
(三)活动展现
教研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最终将以课例方式展现给同行,这对于一线教师能起到借鉴作用。同时,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能参与到本教学研究活动中来,并对本研究活动予以意见或建议。活动展现主要经历两个核心环节:一是团队磨课;二是团队协作展示。
1.团队磨课
通常根据研究主题与线索把团队中的成员分成若干组,首先成员分散先行设计与自主磨课,接着进行集中磨课交流,最后通过“四磨”课例基本成型,再作相应的交流展示。
2.团队协作展示
“四磨一理”教学研究活动的课例基本成型后,要尽量为成员搭建平台进行自主展示,其目的是能促进团队成员把课例物化为行为,接受同行指正;同时在团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教学行为;通过不断磨砺完善一些典型课例,并慢慢积淀下来成为教学资源。
(四)反思跟进
一线教师如果没有行为变化在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深刻的。而要真正让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教师的心中,运用于课堂之上,外显于学生的发展中,就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感悟和累积的过程,有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有一个借鉴和亲身实践为并体验成功的过程。因为,即使是在亲临“四磨一理”教学活动现场的教师身上也不见得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何况是“道听途说”的场外教师呢!
正因如此,我们在活动后及时跟进对教研活动成果的梳理和提升,以进一步促进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思考和实践。我们把磨课过程中的种种“煎熬”“磕碰”和“争议分歧”作为上课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宝贵财富。让每一位上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磨课经历写出详尽的教学设想、教学过程和反思,让他们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梳理过程,把自己即时的感受积淀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上一个台阶,才能使这节课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真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能让旁观者分享他们的经历,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四、实践后的思考
(一)如何关注团队成员的能力差异性问题
“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真实地参与其中,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教研的团队协作优势。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客观存在,在教学预案的理解与有效演绎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二)如何关注多次预案实施的有效性问题
“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经过两年的实践,应该说不同学科组的教师都能全程参与到预案的生成过程中,但是真正抽签“中奖”的教师带着预案进入课堂实践时,依旧对教学预案的流程多少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导致预案与学生实际的磨合存在一定裂缝,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如何关注教学设计的多元性问题
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当然也会出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一次磨砺课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设计与解读教学内容,这当然是有局限性的。建议可以尝试一课多磨,从不同角度去设计教学,从而实现“一课研究”的最大意义。比如“小数的意义”的教学设计,我们是基于小数与十进分数关系来展开的,接下来我们还将尝试从数位顺序的反向延伸角度来设计教学并展开实践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