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梅 梁尚生
摘 要:就初中美术教学中统一的课堂练习,不利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提出課堂练习应进行分层设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对每一堂美术课练习内容和要求进行严谨的细化设计。一般情况下,将课堂练习设置为A、B、C三个层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练习,结合不同课型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长足提高,实现全员进步和个体特长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实施策略
初中美术课堂,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时间都由学生练习,即参与各种形式的认知、体验和创作,这一环节也是学生喜欢的。现行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练习一般是同一内容、同一要求,难易度也是按照班级中等学生的掌握水平来统一设计,不利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长期观察调查思考,发现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现围绕初中美术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商榷。
一、初中美术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1.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有城市的,有乡村的,也有外地的。通过问卷调查《学习美术的经历调查》,孩子们共同的反馈是:小学美术课普遍存在被语、数、外等课占、挤、压的现象,美术学习都存在不同层次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入学时美术素质参差不齐。
2.现行中学大多为传统平行分班,且多数是大班额,学生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通过开展《对美术课堂练习的评价、建议》的调查,一致反映是练习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课堂练习设置为同一难度,必然会形成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连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的状态。
3.同一难度练习直接导致有美术特长的孩子潜力发挥受限,学习积极性减退,影响其个性发展,不利于美术特长生的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各年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部分学生反映课堂练习的内容太难,自己完成有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则反映课堂练习过于简单,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挑战。
因此,要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培养大多数学生的美术个性特长,很有必要实施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
二、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原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学习。新课改也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提出:美术课堂分层作业,还提出了具体实施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此促进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发展。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即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分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全方面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练习分层设计实施”包含教师分层设置练习、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教师分层设置练习,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学习时间等因素,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对练习内容与要求进行分层,体现练习的差异性、层次性、递进性。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指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内在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适合层次的练习,并高质量完成。
三、中学美术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师合理分层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差异,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对每一堂美术课练习内容和要求进行严谨的细化设计。一般情况下,将课堂练习设置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类,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B层为拓展类,适当地增加难度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宽学生思维,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C层为探究类,主要是依据教学内容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生设置的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练习。
以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标志设计》的课堂练习为例,课堂练习是围绕学校运动会主题临摹或设计一个标志,要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作品完整(上色)。练习的三个层次分别是:A.临摹课本中的一枚运动会标志;B.参考课本上运动会标志进行构思、
加工,设计标志;C.自己创造性地设计学校运动会标志。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感觉基础不好的学生选择A类、中间生选择B类、有美术特长的选择C类。
2.学生自主分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练习。以发展性的目标鼓励各层次的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实现主动发展,全员发展。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属层次会认识模糊,需要老师帮助其确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不同内容的驾驭程度会出现不稳定跳跃现象,可引导根据自己的能力灵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
3.按照不同课型灵活运用。
欣赏课、技能课的课堂练习采纳“A、B、C三个等级”模式,由学生自主分层后进行独立练习。设计课和综合实践课需要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课堂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以两人或四人为一组搭配成立合作小组,遵循优中差协调的原则,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智慧进行拔高练习。
以七年级下册《广而告之》为例,练习是结合学校运动会或文艺会演设计宣传海报,要求构思新颖、作品完整。根据座位的具体情况,学生以2~4人自由搭配,老师从构思设计、动手能力及整体协调运作等角度调整部分学生,优中差的搭配使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各显神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完成了一件件可人作品,收获了成功。
4.练习的辅导与评价。
教师全面分析学生情况,坚持正面激励为主,对于不同层次的作品都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肯定每一个学生作品中的成功点,对于超越本层次的作品和学生合作类作品要格外细致地赏析,以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地合作学习”。
对美术教学进行有效分层练习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思想。我将继续摸索和探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