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不断渗入语文课本中,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主要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而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同时积极配合教材,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渗透到课堂中。
关键词:科学知识;语文教学;课堂氛围
科学知识是人类宝贵的遗产,是增加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发掘这些资源,无疑是实施科技教育的一个较好的载体。
一、课前导入,创设生动情境,使课堂教学具体、生动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知识的导入在于创设入情入境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课前我用多媒体展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再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身体变化,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分段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并提问:小蝌蚪找妈妈一共找了几次,它在路上遇见了谁?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以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我还组织学生回家养几只小蝌蚪,定期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当小蝌蚪变成青蛙后,把它放回大自然。再如,上课开始时,我以一幅优美的月光图把学生带进对月亮的无限遐想中;接着让学生乘上网络快车,自主学习、探究;再利用视频录像,创设同宇航员一起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让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在课前开展“看谁是最聪明的小博士”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或课外书去查找,探究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我通过科学知识的渗透,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二、依托教材内容,拓展科学知识,突出想象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渗透有科学知识的内容,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文章《蝙蝠和雷达》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蝙蝠夜间是凭什么探路飞行的,飞机、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本课让学生首次接触到仿生学的相关知识。该领域范围极其宽广,因此,我给学生留了作业:收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如了解利用苍蝇怎样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除此,我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拓展想象:你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了启示,想发明什么?以此来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能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飞机、宇宙飞船、火箭等的出现已经实现了人们“腾云驾雾”的美好愿望。《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告诉了学生网络使“天涯若比邻”的愿望成了事实,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灿烂的前景。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懂其中的科技愿望,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火车的发展、演变历程,让学生明白机车的作用和功能,知道机车的变化推动了火车的发展进步;播放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的片段,展示电视、程控电话、网络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对未来的设想,让学生养成自觉观察自然奥秘,关注科技发展,勇于探求新知识的好习惯。
三、注重拓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为作文奠定基础
实验是借助一定工具,为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而在一定条件下模拟自然现象,从而认识自然规律。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18世纪解开了“雷暴”之谜。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实验,发现了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其中的奧秘竟是“超声波”。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理解“观察”经常能使人产生猜想或猜测,以此鼓励学生经常使用“实验”的方法去实现自我、实现人生。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常常让学生亲手实验,亲身经历。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写观察日记,于是我就推荐学生观察苹果削了皮不吃后发黄的样子,还让学生查资料了解苹果发黄的原因。在观察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铁生锈的原因。这些语文课堂教学引申出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生物奠定了基础。平时我也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种豆子记录豆子生长情况;水果催熟的方法及催熟时的变化过程;防止铁皮生锈,观察生锈过程;观察月亮一个月的变化等等,这样的作业新鲜有趣,学生既乐于完成,也激发了科学研究的兴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科技为本。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入科技教育内容,不仅为科技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也会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锦上添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