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新国
体育游戏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身体锻炼的基本手段。它以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及竞争性,深受学生喜爱,把每个学生都吸引到体育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其优势是:(1)体育游戏可以运用到准备活动当中。准备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进入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2)体育游戏可以在基本技术教学中得到运用。与基本技术相结合的体育游戏,可以改善教学气氛,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形成。(3)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加入适合学生的、合理有效的体育游戏,就能大大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状况。通过体育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的效果。(4)体育游戏还可以应用到结束部分当中。但是在选择放松游戏类型时也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可与实际需求脱节,而事与愿违。
体育教学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游戏前要讲清游戏的规则与要求,讲明不可推挤、碰撞、绊人、拉人等。游戏中要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时时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控制好负荷,调节学生过于兴奋的状态,避免由此造成的安全伤害事故。
一、将游戏与各科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例如,在奔跑游戏教学中,为了不使课堂教学显得单调乏味,有意采用了改进游戏代号的方法,由原来的“长江”“黄河”改为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奇数”“偶数”为两队的代号,一队为“奇数”队,一队为“偶数”队,两队分别站在中线上,教师任意喊“奇数”或“偶数”,如果喊“奇数”,“奇数”同学马上回跑,跑过安全线,偶数同学马上追拍,在安全线内拍中,为本队得一分,经过几轮不断“奇”“偶”交替较量决出胜负。教师简单小结指出双方的优点和不足。由于将数学知识融入体育教学之中,所以,学生在完成游戏训练的同时,又强化巩固了学过的数学知识,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同时,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计算、判断能力,我有意识地提高游戏的难度,原来两队“奇”“偶”代号不变,新增一个常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用学过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经过简单计算来决定自己的追逃。如:给一个常数9,可以加5、减2、乘以2、除以3等。这样一来,虽然游戏的难度加大了,但学生游戏的兴趣更高了,合作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体能千差万别,老师如果只注意体能好的学生而忽视体能差的学生,那么体育课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我特意设计了“龟兔赛跑”游戲,由奔跑速度慢、身体胖大的甲同学和奔跑速度快、体形较小的乙同学进行比赛,结果乙同学三局都输了。通过这场游戏比赛,给学生深刻的教育。一方面,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长处和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势,并通过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从而取得成功。在学期末的各项达标测试中,他们都取得了好成绩,全班同学全部达标。
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多数游戏内容是通过体、脑结合,寓教育因素于运动之中,最后达到取胜的目的。如果只注意取胜,就失去了体育运动游戏的意义和价值。我就在迎面接力比赛游戏中,经两队协商采用五局三胜制,比赛中乙组因个别学生偷懒影响了全队的情绪,造成了乙队连输两局的不利局面,如游戏继续进行乙队败局已定,为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暂停比赛,指出乙队失利的原因是个别学生缺乏拼搏精神,无集体荣誉感,为此要求每个学生应以集体利益为重,经过耐心细致的引导与激发,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别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这时两队学生已跃跃欲试,重新比赛时机成熟,在接着举行的三轮比赛中,两队都奋力拼搏,比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在决胜局的比赛中,乙队以半步之遥的优势取得胜利。赛后总结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观念,给学生上了一堂十分生动的热爱集体、勇于拼搏、为集体争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证明,游戏课的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体能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此外,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活泼好动,好奇是这一阶段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因而,游戏课又是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适时开展游戏教学,深入挖掘游戏教学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游戏教学值得我们广大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探索、挖掘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潘贤春.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70).
[2]王秀梅.论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选择和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4).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