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娇娇
摘 要:好的语文课堂应该回归到简单、朴实、真实、平实之境界,应该是“语文味”和“人文味”的水乳相融。语文首先姓“语”,它绝不是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的“翻版”,做好语文的“分内事”,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情感激发;多元互动;拓展延伸
多年前,曾经在录像上看过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公开课,收获颇多。时隔N年后的今天,由于对王崧丹老师一直关注,特意重看了这段课堂实录,慢慢地品,不仅仅当时当地的那节课堂,那班学生,也在品王崧丹老师,品过当下和以后的语文教学。
一、那一个简单而又丰富的“游”字
王崧丹的语文课堂化繁为简,他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课件之少,令人担心,然而却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把“语文味”阐释得淋漓尽致。所谓的精美场景演练和课件渲染与他无关,但他凭借“读”这一最“原始”最“传统”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走进了聋哑青年的内心世界。
仅仅是课题,王老师就引导学生反复读,读出了“疑问、迷惑不解、奇怪”等多种口气或意思,正如王老师自己总结的那样:“诶?我就纳了闷儿了,(师表现出不解状)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题目,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游字,竟然让我们那么多的同学挂上了那么多的问号,产生了那么多的疑惑,感觉是如此的奇怪。是吧?”
可见,做好语文的“分内事”——朗读,实在疏忽不得,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
二、好一个“用你的朗读来画”
教学《鱼游到了纸上》,好多教师让孩子们像那位聋哑青年一样“静静地画画,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效果是否好呢?
仍然以王老师课堂教学的片段为例,当老师提出“谁看到过金鱼的哪些动态”时,孩子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我看到过金鱼吐泡泡,有的说我看到金鱼在纸上甩尾巴,有的说金鱼在吃东西……当老师提问,你会把金鱼的这些动态画出来吗?本以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画一画,但王老师却话锋一转:“瞧,她以为我让她真画金鱼呢!不是,不为难你啊!咱们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咱们不画金鱼。但是,咱们还画,用什么画?用你的朗读来画。”
汪潮教授曾经说:“阅读教学应有两个回合,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还是语言。”的确,语文课就应该回归到语言。时下,一些阅读课堂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容量之大,形式之“花哨”,令人咂舌,内容安排普遍存在“超载”的问题。一是过分地求全求满,总怕给学生遗漏了什么。二是教学形式过分花里胡哨,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画画,好一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而事实上,语文首先姓“语”,它绝不是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的“翻版”,做好语文的“分内事”,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程。
三、怎一个“静”字了得
解读《鱼游到了纸上》,不论是哪个老师,都绕不过这样的问题:残疾青年由于画画前专心致志与全神贯注地观察,才终于画出了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金鱼来。然而究竟怎样做才是“全神贯注”呢?
仍然看王崧丹老师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的片段:
师:孩子们,什么叫“静”?这才叫“静”!“静”是什么?静就是——
生:全神贯注!
师:静就是——
生:坚持不懈!
师:静就——是——
生:忘我境界!
师:来,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这位青年。
师领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一、二,起!
生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孩子们,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那个小女孩真切地看到——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每一位围观的人在心里边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请问,游到纸上的,只是鱼吗?
生:游到纸上的是他自己。
生:游到纸上的不仅是鱼,而且是他认真地画鱼,还有他认真的心态。
生:游到纸上的还有他的心。
生:我觉得他的心是随着鱼游到了纸上。
生:不仅是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游到了纸上的还有他的汗水。
生:我觉得他的灵魂跟鱼一起游到了纸上。
师:好一个“灵魂一起游”啊!总而言之,一句话,游到纸上的不仅是鱼,还有他的——
生:静——心——!
师:是的!孩子们,一个人能够练到心静,那么他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正所谓——心静——(板书:心静自然成)
是啊,唯有“静”,才让金鱼“游到了他的心里”;唯有“静”才让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唯有“静”才能做到全神贯注。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默尔说:“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解读《鱼游到了纸上》正是如此,不断地在看似“冷冰冰”的地方向前挺进,发现“纯智能”的另一面——热爱生活,宁静而致远,这才是解读此文的要义之一。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