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 孟庆东
摘 要: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通过课堂生活情景的营造,促进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和应用知识。从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上来讲,数学就是一门生活性的学科,而小学数学又是其基础。采用生活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培养活学活用的学习习惯,让数学发挥更大的意义,丰富小学教学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景教学;学习习惯;自信心
小学数学是比较简单的基础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也是因为觉得不熟悉而感到吃力。但是如果能够从生活的角度,让他们发现这些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发现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那么教学和学习过程都会变得容易很多。
一、采用生活情景创新导入方法,了解数学
生活情境能够给学生最大的熟悉感,让学生更快进入教学状态,并且还可以由简单的生活常识开始,深入到数学理论知识当中。比如,在教学“简单乘除法”时,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假设一个场景。今天上班的时候买了一盒口香糖,给了营业员10元,营业员找给了自己一元五角,那么有没有人知道,这盒口香糖是多少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还可以继续说,明天买口香糖会打八折,那么这盒口香糖会变成多少钱。有了这样的假设,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思考这个计算问题,便会在学习中有了学习动力和目的。更是会争先恐后地解决问题,将学习热情激发起来。利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方法,还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比如,在教学“几何”时,老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关于湖泊的图,让学生分析湖泊的大致形状,然后问学生如何测量湖泊的面积。最后引出图形的划分,通过划分图形来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二、课堂中引用生活情景教学,理解数学
在课堂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完整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课堂中构建情境,要注意情境的“安静”,不能过于吵闹,这样老师无法通过控制纪律来提高教学效率。“安静”的情境不代表是没有活力的,相反是有一定秩序的,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安排和准备,借用一些小道具来使这一过程更加合理化和形象化。比如,在学习“简单几何”时,老师就可以设计“小小建筑师”的活动安排,让学生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然后分析建筑中的图形,以及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可以做出图形比例。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需要老师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可以巧妙利用课堂意外生成教学资源。比如,在课堂中发现有的孩子下跳棋,此时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象棋其实也是一种数学,需要缜密的思维。里面包含着概率问题、组合问题、图形问题等等。通过这样的询问,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受到了教育,同时也发现了数学的乐趣,从而能够纠正心态,认真回归到课堂上来。而其他同学也会因此而发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将自己的数学学习真正回归到生活当中。
三、师生参与、家长参与学习,应用数学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其参与者应该有老师和家长,他们都是学生的直接影响者。老师的参与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一件孤独的事情,而老师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师生共同参与到情境教学中,让学生觉得情境学习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更何况有老师的参与能够保证课堂或课后活动的质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玩“几个人来的”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及对数字的掌握能力。还有“猜数字”游戏,每个人代表一个数字,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一位同学描述自己的数字,认为自己是相同数字的同学向前一步走,剩下的则要判断这是数字几。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对数字的概念会增强,了解每个数字有哪些特点。老师参与到其中,还能够掌握游戏的秩序,保证游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力。家长参与的数学生活活动自然是在家庭内部,和学生一起玩“纸牌游戏”,通过纸牌上的数字来锻炼加减法。不仅能够活跃家庭氛围,还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建立个人消费小档案,记录数学
数学是由数字组成,被赋予了更加深层次的含义,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便是金钱的观念。从小培养学生的金钱观念有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消费小档案,记录自己一周的消费情况,然后每个月做一个平均消费情况,并且和其他同学做比较。找到班级内消费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等。从而学生可以根据他人的消费情况能够知道自己花钱的多少,会更加节俭一些。进一步,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做自己家里的“消费报表”。将数字“玩转”,会发现数学学习并不困难,反而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渗透到课堂的细节,更需要以教学形式表现出来。老师不仅要致力于课堂的创新,更要“奉献自己”到其中,和学生一起互动,一起生活化学习。
参考文献:
蔡庆有,邝孔秀,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模型研究[J].教育学报,2013(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