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之案例示范

2016-11-17 06:37江西省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陈淑琴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均数中位数乙组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 陈淑琴

怎样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之案例示范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陈淑琴

在诸多的教学手段中,语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与图表、实物、文字说明、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相比,语言具有承载信息多、方便、及时、灵活等突出优点。一名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下面是本人经过反复斟酌、锤炼语言后写下的有关“众数”这一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片断。

一、创设情境,认识众数

课件出示“招聘启事”

1.师:(谈话引入)因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若干名业务员,本公司待遇优厚,月平均工资3000元,机不可失,欢迎应聘。丰田人事处。

师:小张看到这则招聘启事后来到了这家公司工作,可一个月后发现,实际领到的工资却只有1500元,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生:有可能有的员工工资非常高,影响了平均工资。

师: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况。(课件出示工资单)

员工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收入 10000 8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000

2.师:的确在这组数据中有两个极端数据影响了平均工资。

课件演示:(10000+8500+1500×7+1000)÷10=3000,使得平均工资比大部分员工工资更高。所以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代表该公司的一般水平合适吗?

生:不合适。

3.师:我们选用哪个数据来反映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生:中位数1500。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不受偏大数或偏小数的影响。

4.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组数据,1500在这组数据中有什么特点?生:在这组数据中处于正中间的位置。师:这是位置特点。还有其他特点吗?生:15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

师:1500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板书)

师:在这组数据中,我们把1500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众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众数)

师:根据你们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众数?(学生自由说,老师归纳板书: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

师: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也是一个统计量,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下面我们就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众数。

二、依据情景,理解众数

1.挑选舞蹈队员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办了一些文体竞赛活动,有集体舞大赛、跳绳比赛、投飞镖比赛等等,你们想参与吗?(生想……)那就让老师带着你们先去看看舞蹈队的准备情况吧。(课件出示)

五(2)班准备从20名候选队员中,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师读)

师: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课件逐个出示20人的身高)

师: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出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种不同的统计量为标准而分别选出的10名不同学生的三种不同方案。

方案一:以接近平均数1.475m的为标准。

方案二:以接近中位数1.485m的身高为标准。

方案三:以接近众数1.52m的身高为标准。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只有众数反映了这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所以以众数1.52米作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匀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咱们也预祝五(2)班在集体舞比赛中取得好名次。

2.1分钟跳绳比赛

师:再随老师去看看跳绳比赛的准备情况吧!(课件出示题目)

1分钟跳绳比赛,五(1)班、(2)班、(3)班每班6名参赛选手成绩如下:

五(1):120105150150186150()

五(2):108183183196216216()

五(3):126157169198224215()

师:请找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回报)

师:通过找这三组数据的众数,你想说点什么?

师小结:这样看来,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三、分析对比,深化认识

想了解飞镖这个项目的情况吗?一起去看看。

师:请看两组同学投飞镖练习的成绩(单位:环),首先请看甲组同学的成绩(课件出示)

甲:8,8,9,0,8,8,8,1,8,8

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算一算,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填写、汇报,课件给出正确答案)

师:用什么数来表示甲组同学的成绩更合适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用众数8代表甲组同学的成绩比较合适,而平均数6.6因为受极端数据0、1的影响,在这组数据中偏低了,不能代表甲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

师:再来看看乙组同学的成绩:

乙:7,8,6,6,9,7,6,6,8,9

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算一算,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填写、汇报,课件给出正确答案)

师:用什么数来表示乙组同学的成绩更合适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众数6在这组数据中是最小的,且出现的频数少于数据数量的50%,因此不能代表乙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用平均数7.2代表乙组同学的成绩比较合适)

师小结:通过对这两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但是决策判断时,是依据众数、中位数还是平均数,必须根据数据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做到课堂上的精准无误,课前、课后就必须下苦功夫。许多教师没有动笔写的习惯,在他们看来,遇到问题想想、说说就可以了,没有写出来的必要。岂不知,对于教师来讲,经常写写反复改改非常有必要,这是锤炼课堂语言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用词是否准确,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三个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写作来培养。对于经常动笔的教师来说,要表达一个意思,往往会脱口而出,而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需的。

猜你喜欢
平均数中位数乙组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中位数计算公式及数学性质的新认识
不一样的平均数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