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 倪康琳
关注主体需求,让小学数学复习课练习设计焕发活力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倪康琳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复习课的核心在于“练”,旨在设计各种契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在练习、思考和探究中,将新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网络体系之中,并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练习设计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高效整合生活素材,以及分层设计习题上。
小学数学;复习课;练习设计;主体性
复习课对于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并整合新知识,构建新型知识网络至关重要。但复习课的最终归宿还在于知识的运用上面,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复习课设计的主旨所在。顺次复习、知识罗列堆积等方式不仅偏离了复习课的本真价值,而且其中渗透着浓烈的腐化思想,那种片面的知识灌输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荡然无存。事实上,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几乎所有的概念、定义、法则、定理等都需要借助实践的力量来帮助消化、吸收,最终再利用已经内化的知识结构来应对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以,小学数学复习课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练”上,以练习为载体开展各种复习活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反复解剖和搪塞。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练习设计大多是事先预设而成,而且往往是学生会的题目出得多,学生不会的题目少,且缺乏讲解,极大地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需求的存在。因此,要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关键在于练习设计的科学优化,我们不仅要通过平时的各种教与学渠道,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问题,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成长规律,学会高效整合各种生活素材,并且还要为学生提供层次分明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复习课是学生补缺补漏和知识拓展升华的重要途径,练习的设计应当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但是,现实的教学设计并非如此,纯粹的顺次教学训练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将那些学过的知识重温一遍,再让学生做一些预设好的练习题,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这种复习课教学模式到头来只会徒劳无功。实际上,复习课练习设计的核心理念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学情和个性,即精准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起点,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堂教学观察、课后作业评价以及档案跟踪分析等方法,初步确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预设出简约的练习模型,再根据复习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最终生成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复习课教学的效能,而且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例如,“异分母加减法”的复习,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就要具体考查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知识的学习情况,以此评估是否需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复习训练。而在新课授予后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练习中,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发展趋向,如是否基本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对“通分”这个数学转化思想是否学得透彻,以及是否懂得通过“约分”来得到最简分数等,而且要细心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根据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制定简要的学情分析表,为后续的复习课练习题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如通过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懂得利用“通分”的方式进行运算,学会利用“约分”的方式化简,这时,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起点就可以高一些,将重点放在知识的升华上面,不必拘泥于简单的法则运算操练。而如果学生对“通分”或“约分”学得不够透彻,那复习课练习设计不仅要有概念性的训练,而且还要将重点放在这些领域的练习和巩固上。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还未完善,对生活经历的依赖成为支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表现,他们需要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来适应生活,并在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中促进自身学习和认知的升华。而且,复习课本身主打的阵地也在于学生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上,练习设计只有立足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选取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案例、经历或实物作为题材,认真搭建仿真情境、生活探究情境或实物探究情境等平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深入实践中重温、重构知识,才能保证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持续“保鲜”,同时也能紧紧维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复习教学,教师如果单纯地引导学生顺次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再重复推演一遍,那将是本末倒置的错误复习教学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小节知识本身就富含浓烈的生活气息,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开设的,复习课教学也应当遵循这种课程教学规律,将问题解决训练作为复习教学的重点内容来设计。如可以结合“教室的粉刷”这个实际问题来设置这样的练习题:
为了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更加清新、整洁的学习环境,校长决定把我们的教室(长方体结构)进行粉刷,已知每平方米需要1桶油漆,校长需要同学们帮他算一算,这间教室大约需要多少桶油漆?
这个探究问题情境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学会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重温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能在实地探究和测量中发现不一样的问题,如“地板是不需要粉刷油漆的,这时的表面积应当如何来计算”等,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深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认知和运用。
生活素材丰富多彩,是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宝库,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从鱼缸设计、礼盒设计、游泳池设计等角度设计多种应用式练习,以此来巩固、提升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
新课程实施的终极关怀在于“努力实现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个体在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学习潜能等方面及组合上千差万别,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就形成了每一个学生个体独特的个性表征,使得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发展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差异。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习题没有尊重学生这种活生生的差异性,实行整齐划一的练习方式和内容,将会让学得好的孩子重复无用功,让学得慢的孩子一下“吃不消”,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小学数学复习课习题设计关注学生主体性最显著的表现就在于习题设计的分层化,只有通过层次分明的习题设计来同时满足不同学层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保证复习课教有所用,学有所得。
例如,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多层次、难度梯度分明的练习,如:
1.通过提供鲜明长方体简图(标注长、宽、高大小),让学生算出该长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提供图文结合的礼盒模型,并附上礼盒的长、宽、高,引导学生算出礼盒包装所用的纸张数量,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和数量关系的运算。
3.通过提供无盖、无底或者无底且无盖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计算耗材问题,将难度再次提升一层。
通过提供这些难度依次增加、层次分明的练习题,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学情的题目,基本兼顾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又如复习“分数乘法”,大多数学生已经对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以及分数连乘等法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就不拘泥于概念和法则的记忆性训练,而是通过提供注重方法和技能运用的分层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提升和发展自己的认知,如: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有效的数学复习课堂应当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彰显的课堂。所以,小学数学复习课习题设计一定要及时戒除以往盲目的全盘预设模式,通过课堂关注、作业批改、个案跟踪等途径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以及复习课所具有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特质,设计出层次分明、生活气息浓厚的习题,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主体性质在复习课习题完成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彰显。
[1]李萍.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练习题的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3(03).
[2]武玉芳.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3(05).
[3]卞恩鸿.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整理与练习”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10).
[4]李艳红.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