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探寻教学改进策略

2016-11-15 14:27陈玉兵
江西教育C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有效性

陈玉兵

摘 要:课堂是教师实施课程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提高自身技能、汲取知识、升华思想的殿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导教师积极构建活力课堂,让课堂教学在投入最少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实际效果,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课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干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认识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手段。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人文性。在新课程改革向深水区实施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无论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呈现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上,还是教学手段的使用上,都比传统的思品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依然看到这门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世人所诟病。

1.忽略对教材的整合加工

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也在与时俱进,不仅摆脱了抽象深奥、脱离生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的怪圈,而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着手,如图表、漫画图片、故事案例、名人名言等,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的要求。然而面对如此图文并茂、鲜活的教材,我们的教师却选择了教材唯命是从,仅仅是机械地按部就班“教教材”,缺乏教材资源的整合、加工。忽视生活资源的挖掘、忽视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等。仅仅是圈点勾画知识点,不注重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虚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忽略对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

新课改的推进,使形式多样、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手段进入了初中思品课堂。许多学校大力推进小组合作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探究教学、主题探究教学等进入课堂,但是有一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观念依然落后,认为这些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摆摆架子,没什么有效性。依然热衷于传经布道式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在课堂讲得津津有味、自我陶醉,底下的学生听得昏昏然,无精打采,睡眼惺忪。这是典型的穿着旧鞋走新课改之路的方式。有一部分教师为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新课改的味道,常常为活动而活动,为方法而方法,全然不考虑方式方法运用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助于学生感悟、探究知识,纯粹是为了给自己的课堂贴上新课改的标签。

3.忽略学生自主探究的诉求

13~16岁的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年龄阶段是他们处于人格完善和性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探究欲和好奇心非常强烈的阶段。但我们的不少教师对孩子好奇心,强烈的探究欲望视而不见,甚至还利用教师的权威居高临下独霸课堂,剥夺孩子的话语权,下达“封口令”,以达到自己顺利完成某一课时任务知识教学的需要。这种以掐灭孩子好奇心、自主探究欲望的教学,导致的后果是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这与当前的新课改要求是相悖的。

4.忽略课堂评价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积极倡导鼓励性、发展性评价。初中思想品德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来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实现课程的价值。同时通过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积极作用。但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忽略教学评价这一激励机制,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课堂充满着压抑感,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存在的价值;或者将激励评价,“你真棒”“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仅仅当作口头禅,他们认为这是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事实上,过多甚至有些庸俗的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说多了就失去了激励的价值;或者将课堂教学评价片面强调为知识认知的评价,已掌握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来作为评价的标准。这其实就是课程教学功利化,重走以分数论英雄的老路,显然是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

因而,为有效改变初中思想品德存在于课堂上的教学窘况,就需要教师以新课程为纲,从学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大胆创新,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之路。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国情与法律的知识,又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这就需要使整体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切实转变教育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当下,我们常听到教师埋怨当今的学生不听话,太难教。的确,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各种信息的手段更为丰富和简便,从而使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言听计从,被动接受。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敢于反驳不合理的批评,而我们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注意学生的这些变化,自身也没有更新教育观念,没有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还采用过去应试教育时期的那种“填鸭式”教学,所以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新课改推进下的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切实从“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出发,关注学生综合性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升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除了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努力开发利用好社会生活资源,形成对教材资源的有益补充,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思想品德教师的要求。如教八年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时,我对教材做了适当的整合和处理,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典型案例运用到课堂上。如2016年央视“3.15晚会”将“饿了么”这个外卖电商进行了曝光。对于外卖,初三的孩子都曾有过,并不陌生。于是我利用网络视频资源教学,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孩子们从起初的叽叽喳喳到后面变得若有所思。我结合案例适时引导,让孩子们对知情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原本抽象的消费权益一下子有了感性认识。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在教材之外,要不断将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资源进行加工,用以充实丰富课堂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读性与真实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原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或活动往往能够集中精神,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究与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表现往往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发自内心的、有强烈愿望和动力的学习过程,取得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是最大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正是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解决的问题。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重建信念、审视和处理好教师、学生的角色关,把“学本”理念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学说里,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不应该以权威、指导者自居,而应该作为“被咨询者”和“助手”。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如何学习。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创设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参与。教师要善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情感交流,形成融洽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友善的关系,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可以最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冷漠,肯定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无视或者抵触,那么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主动和学生沟通,和学生成为可以交心的朋友。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和学生交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是什么难事。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当好一名“导演”,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

3.围绕学情精心谋划教学设计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思想的认识。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预设、教学手段方法的采用、课内外资源的挖掘都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展开,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谋划。注意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积极参加问题讨论,调节和活跃课堂氛围,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生活实际,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心里要装着学生,分析本班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差异等去预设教学案,才能在课堂产生人人参与、积极主动、各有收获的良好效果。

四、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多年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思想品德教师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教材里所有的内容我必须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清楚,否则学生没有办法学好考好。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就出现了滔滔不绝地“满堂灌”,照本宣科,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一节课下来,教师讲累了,学生听累了,效果也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一定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得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

1.巧用学生资源,营造参与教学氛围

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注重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从课程资源的内涵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都是我们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学生资源往往被我们忽视,忽视对其的捕捉、利用、开发,这造成了许多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资源白白流失。我们要善于利用开发好学生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八年级《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我预先布置作业:“从你们的视角,去观察我们居住小区周边的环境,并用爸妈的手机拍下来,传给老师。”在教学中,我将学生收集到的照片进行归类整理并标上拍摄者的姓名,在课堂上进行呈现:漂浮着死鱼的小溪、尘土飞扬的渣土车、被建筑垃圾侵占的草坪、污水横流的街道等,以及晚上十点多钟还有建筑噪声的音频、小区破损的消防栓等视频。看到自己拍摄的作品被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他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又被一张张图片、一组组视频震撼,真切体会到要爱护我们的环境,在生活中要学会节约资源。

2.创设情境场景,激发自主学习乐趣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讲到,优秀的教学源自教师的心灵,教育的最高理念乃是从人的心灵深处引出智慧的内核,教师以心灵导师的身份来启迪生命。优秀教师要拥有一颗能够唤起共鸣、交流情感、融合思想、激发潜能的心灵。拥有这种心灵的人必定是富有情感、富有激情的教师。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场景,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言,从而引发情感的碰撞与共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如在八年级《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中,我根据课前的精心预设,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我把班级的同学分成两大组,围绕“私家车越来越多是好事,是进步?还是私家车越来越多有诸多不利影响?”这两个辩题展开。教师充当主持人和协调的角色。通过孩子们自由发言,现场气氛有些激烈紧张。通过辩论,观点越来越明确,有的提出私家车多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带动了汽车维修美容业的发展。汽车消费还给国家带来了税收,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并且还带动了交通道路的改造。另一方的观点是私家车增多污染了环境、消耗了汽油、车祸还造成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造成了道路的拥堵、过度依赖汽车还使许多人养成了攀比享受的心理。孩子的观点虽然稚嫩,但细想起来很有道理。教师一方面进行赞许,另一方面进行总结引导。通过激辩不仅使学生领悟到了知识,而且还升华了认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了提升。

3.精心预设问题,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将教学目标转化设计成一组组的探究问题,是落实和实施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及班级的水平差异。所以,问题的创设要落在学生的发展区内,要体现层次性、探究性。例如在八年级《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的一个片段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你觉得在我们学校,依你的观察还存在哪些环境、资源问题?如果我们要向校长信箱提一些建议,你会怎么提出自己的主张?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这三个问题既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体现出了层次性,能让一部分同学在观察现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同时又体现出了探究性的特点,那就是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实践绿色生活理念,这是对践行价值的提升。

五、借助课堂评价,赏识和鼓励学生

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有效的评价,可以对教学活动起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课堂精彩。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一个好习惯、思考的一个亮点、一次响亮的回答、一次小小的失误,我们都要及时传递赏识和鼓励的评价——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一句赞许的话。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心理在不断地成熟和独立,越来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学习上的评价。通过及时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永远是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理性地对待思想品德课教学,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的教学工作,坚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来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完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曹银迪.新课程理念下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0(01).

[2]刘珂岑.增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06).

[3]赵学敏.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07).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有效性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