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鹏 张景发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与重视,在语言学领域,分别有学者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语法学及会话分析等多维视角来对语码转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依据,对医务人员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剖析,认为在医务人员的语码转换的运用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在医务人员在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语码转换现象,注意选择正确的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对于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和谐医患交流、提高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语码转换 顺应论 医患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075-02
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或在一句话中夹杂、交替地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是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不会改变其话题等。语码转换作为谈话策略之一,可以用来显示身份、表现语言优越感、重组谈话、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从语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话语分析及语用学等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国内学者于国栋在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The Adaptation Model for Code-switching Study)。其认为顺应性就是人类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语码转换是选择的结果。
本研究以Jef Verschuren的语用顺应论为理论依据,基于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用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语料分析对医务人员的语码转换及其医患交际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在提高医务人员的语言素质、和谐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等方面的语码转换类研究只是刚刚开始,但从人际间的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讲,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类研究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从医患交际中常用的喻意型、会话型、情景型三种语码转换类型来论述医务人员的语码转换及其交际功能。医疗行业是专业性较强的与人交往的特殊行业,医务人员正确地使用各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对于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医疗本质意义重大。
一、喻意型语码转换及其医患交际功能
喻意型语码转换主要是指语际间语码转换,语码转换过程中可以创造出另一种气氛,达到引起注意或强调的目的。医师在问诊的过程中常出现喻意型语码转换。例如,一位少妇清晨到医院急诊时医患间的对话:
医生:哪儿不舒服?
患者:腹部疼痛。
医生: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痛的?
患者: 就晚上那个以后开始的。
医生:哪个时候?Making Love后?
患者:Yes.
在这段医患沟通的对话中,患者和医生都巧妙地运用了喻意型语码转换,患者用了“那个”避免了不愿说的尴尬,医师为了维护患者的尊严,用“Making love”巧妙地进行了语际间语码转换,进行了心理动机的顺应,达到了明确问诊的目的。
医务人员喻意型语码转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过程。在医患交流中,有时患者急于想知道检查结果或治疗情况,如果是恶性结果,医务人员必须要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受教育程度及病情的认知程度,巧妙地通过语码转换来进行善意的转告。例如:有些癌症患者就语码转换成“Ca.患者”,肺结核患者语码转换成“TB患者”,写病史中对有嫖妓滥交行为的患者就转换为“有治游史的患者”,病房中,对一些危重病人,不直呼名字,而转换成号码以代替本人等等。
二、会话型语码转换及其医患交际功能
会话型语码转换即是说话者在一个句子内部进行语码转换,有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转换多次,转换过程中不发生情景变化,也不会导致话题发生变化。
(一)语码转换有利于规范医患会话
在医患会话中,患者常常用土话、方言、非医学术语主诉病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语码转换,用普通话或医学术语来描述病症或书写病历,达到规范语言、以防止发生医疗差错的目的。例如以下这段患者前来就诊的会话:
医生:你哪儿不舒服?
患者: 我屁股眼很痒,很痛,拉肚子,有时又感到拉不出屎。
医生:你什么时候感觉肛门痒的?现在感到腹部哪儿痛? 排了几次大便?
在这段医患会话中,医生对主诉的语言现实当即进行了语码转换,顺应了患者的话语,进行了语言的选择来维护医学术语的尊严。根据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认为顺应性就是人类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语码转换是选择的结果。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进行语言顺应的具体表现,并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为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这三种顺应类型。在顺应过程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实现了其多种语用功能。
(二)语码转换有利于医患沟通,明确医疗诊断
根据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同一语言内部的选择是为了顺应,不同语言间的选择(语码转换)亦是为了顺应,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例如,有位外籍患者前来就诊:
医生:Hello, Whats wrong with you?你感觉哪里不舒服?
患者: 你好,我感到胃痛。(患者主动地进行了语码转换,用很生硬的中国话主诉症状)
医生:胃痛? Stomachache? (为确切病人的主诉,医生用了双语语码转换)
为了顺应患者的心理过程,让患者明确医疗诊断结果,现在医院的检验报告单、体检报告单、药物说明书、医师诊断等等都会尽可能用双语码。例如,在一次体检中,血液检验34项,尿液检验14项,这48项检验的项目名称全部标明汉语与英语双语码,并用数字码、符号码标明检验结果,让非医医务人员也能对检验结果一目了然。但在数年前,这些检验单只有英语单语码表明。现在用双语语码转换则大大地顺应了社会语言现实,顺应了民心。
(三)语码转换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
在病房、在门诊、在与患者或与患者家属的交谈或者在医患矛盾的沟通中,当医务人员知道患者和自已是老乡时,医务人员可进行语码转换,用家乡方言交谈,这样可拉近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谐医患关系。方言交流顺畅有利于医患的良好沟通,有以下报道为例:
华东医院举办“学好上海话,全心为病人”沪语培训汇报演出活动,首批沪语培训班学员自编自创了一系列围绕医务用语的绕口令、情景小品、配乐诗朗诵等。院方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愿意到华东医院来看病,在培养、引进非上海籍医务人员的同时,还要让华东医院的“新上海人”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上海话,迈出医患沟通的关键一步。医院要求每个医护人员首句一律使用普通话,对本市患者第二句开始使用上海话。通过培训班以及向本地同事学习讨教,这些“新上海人”已经能够用“洋泾浜沪语”与患者中的老上海人进行日常对话,一些医学常用词也说得“道地”了,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三、情景型语码转换及其医患交际功能
医患间情景型语码转换可能由于改变话题或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语码转换。在医患人际交往中,在很多情况下,情景型语码转换需要有附加语进行语码转换,以便把语言表达得更明白。
医患交际过程中,特别是有外语的情景型语码转换需要有附加语进行语码解读,以便把语言表达更明白。例如在医院前台接待处的一段对话:
来者:麻烦问一下,CEO 怎么走?
答复: 哦,ICU 呀,直走第一个岔路口左拐。
这例笑话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在医务人员在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语码转换现象,注意选择正确的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对于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和谐医患交流、提高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语码转换有利于提高语言的快速、有效表达
随着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语,有些外来语的表达已经根据社会规约转换成了汉语,有些以外来语和汉语双语码的形式并存,特别在医学学术交流中,双语码的转换日新月异。例如:PDCA循环管理法,CBL床边教学法,PBL、TBL、CBE三种教学法的比较,CT及ERCP影像表现,PIGF及Masp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意义。在医学学术交流中,正确的语码转换有利于语言的有效表达和快速传播。
【参考文献】
[1]Peccei.J.S.2000.8.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ISBN 7-5600-1903-X.
[2]Verschueren J.2000.8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BN 7-5600-1929.
[3]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季刊),2001,24(01).
[4]于国栋.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2000(06).
[5]何源.语码转换及其交际功能[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1月(上).
[6]医患沟通案例之祸起“方言”weibo com/p/1001603737…百度快照.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