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双方,要想达到满意的交流效果始终存在着层层障碍。导致这些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交际者双方未能对文化做出顺应。从顺应论的视角来探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将会对减少交流障碍和歧义,加强交流效果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顺应论;交际障碍
作者简介:方珊(1991.8-),女,汉族,湖南郴州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2
一、引言
“culture”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 原义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目前学术界大都接受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所给出的明确定义。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从人种志学的视角出发,指出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1]。尽管文化包罗万象,范围广阔,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不可避免的是一个重头戏,我们不能绕道行之,避之不及。当今世界,随着经济,政治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接触与了解日益加深。伴随着这种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浪潮的是文化全球化[2]。
文化和语言是相依相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也隐藏着文化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双方想要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往往会存在很多的障碍。文化差异便是最大的一块绊脚石。顺应论的出现给跨文化交际注入了新的活力[3]。尽管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如若交际者双方能够有意识地去顺应这种文化差异,那么跨文化交际将会更加逼近满意的交流位点。本研究将会对一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案例进行话语分析,总结导致交流障碍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规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以达到满意的交流效果。
二、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他的新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和顺应论的观点。Verschueren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功能性综观,也即是一种考虑了语言在认知、社会和文化发挥功能的全部复杂性的语言研究路向。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使用语言必然包括连续不断地做选择,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是由语言内部的同时也是语言外部的原因所驱动的,选择发生在语言的每一个层面上[4]。人们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大特性,即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为语言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协商性是语言选择的方式。顺应性使得语言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变异性和协商性是基础,而顺应是最终的目的。这三大特性相辅相成。Verschueren 认为顺应的过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释和描述: 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四个方面并非是独立的部分,而是作为一个统一体。本研究将以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主要探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何顺应文化差异,减少交流障碍。
三、研究问题
文化,及其生发出来的规范和价值观,一直都是语用学文献中最能反应社交世界与语言选择的关系的成分[5]。文化是社交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语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然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规范和制约。一旦忽视文化差异,便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过程的障碍和误解,难以达到满意的交流效果。因此,了解交际者双方的文化差异,并尽最大的努力去顺应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智世界,是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社交世界中的文化因素。
(一)研究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交流障碍,重点回答以下3个问题:
第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话语交流有何特点?
第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导致交际者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如何规避交际障碍,顺应文化差异?
(二)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源是本人在读研期间在和外教老师的交流或是在作为旁听者时旁听到的话语材料。
例一:创造性写作课上,外教老师在和同学们 一起在勾勒一个人物形象,同学们给出了很多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30 years old”,“a black man”,“tall and masculine”, “arrogant”, “wealthy”等等。勾勒完人物形象,外教老师要求同学们发言,说出自己头脑中对这个勾勒的人物形象的最深的印象。当几位同学异口同声的说道“He is old.”外教老师立刻现出惊讶的表情,并反问“old?”。当时看到外教老师惊讶的神情,此刻外教的目光刚好转到另一位学生身上,该生回答了一句“too young”。外教笑着回答 “Oh, Thank you!”
例二:在政治课上,政治老师谈到中西方科学思维和文化差异。谈到了本校的一名学生和一位外教老师交流时的一个真实的例子。某学生和外教老师约好,请求外教为其指点迷津。在交流过程中,忽然,外教老师无意识地问了一个问题“what is the time?”。该学生脸色立即变得紧张不安,于是匆忙找个借口和外教老师道别。为此,外教老师感到很是疑惑和郁闷。
例三:一名中国人对已一名已经60多岁的外国老教授说:You havent changed a lot. 这位老教授面有不悦。
(三)话语材料的分析
本文中罗列的话语材料都属于跨文化交际中的例子。例一中,由于中西方对年龄这一文化的认同度不同,导致了交际中观点的分歧。中国学生想到30岁这个信息点,会觉得已经不再年轻,中国文化中有三十而立之说。故而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30岁便是而立之年,青春不再。而在西方文化中,30岁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龄,正值青春年华。当最后回答问题的学生说到“too young”, 此时这位学生便是顺应了西方的文化,顺应成功,达到了好的交际效果。例二中,出现不太愉快的交际效果同样也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是一种高语境文化,强调意会、避免冲突、讲求和谐[7]。西方文化更讲究直观性,不讲究言在此而意在彼。故而当外教老师突然问道“What is the time?” 时,这名学生选择去意会外教的语言,得出的结论是外教的言外之意是不想和他继续交流下去。出于礼貌,这名学生借故离去,他的意识里是顺应了外教的心理,然而却适得其反。而外教问这句话,只是单纯的问一下现在是几点钟,没有更深的含义。在外教看来,“What is the time?” 只是一个客观的问题,再无其他。然而“What is the time?”却没有顺应中国学生的文化心理,顺应未成功。由于双方对文化的顺应不成功,导致了交际障碍。例三中,中国人的意思是想表达对老教授的赞美之情,赞美老教授依旧年轻。但是在西方人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没改变说明这个人不求上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三种同样导致了顺应的失败。
四、结果与讨论
(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话语交流有何特点?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潜意识的优先从本土文化中做出顺应,往往导致交际障碍与失败。如本文中的例二和例三。例二中的学生便是听到“What is the time?”,选择用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外教老师的话语,从而导致了交际障碍。例三中的中国学生同样也是以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去赞美外国老教授,未做到顺应西方文化,导致交际障碍。然而交际者若能有意识地激活相关的语境要素,融合交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类信息,及时调整自己内化的小语境以使其顺应当前的语境,便能促进交际的成功。如本文例一中最后回答问题的学生,便是及时调整,顺应了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导致交际者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文化因素,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等等。这些都为交际障碍提供了强大的可能性。文化的本质是传统的,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给人们造成各种各样的交际障碍和困扰。异域文化碰撞之时,彼此之间的关系比力场之间单纯的排斥与吸引关系要复杂得多。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强大的干扰性。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交际的拦路虎。文化具有排他性,交际者会潜意识的顺应本土文化,而忽视了顺应听话人的文化,最终导致交际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如何规避交际障碍,顺应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离不开顺应理念。交际者双方应当熟悉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加强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留意文化差异,有效规避交际障碍。文化冲突发生之时,交际者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调控、内心消化、共同协商,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调动各种语境要素,适时顺应语境,减少摩擦与冲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识。语言和文化相依相存。交际者应当做到努力提高言语能力、文化顺应能力和语境认知能力。
五、结论
本文通过提取一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案例,比较详细地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交际障碍和导致交际障碍的原因。研究表面: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交际障碍。其原因主要是交际者会潜意识的优先从本土文化中做出顺应,而忽视了顺应听话人的文化。本研究认为,顺应论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新的活力,只有交际双方顺应语境,顺应文化时,交际障碍才会消除,交际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Verschueren,J.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
[5]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跨文化语用学—基于NSM理论的反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梁勇.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动态顺应问题探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9,(3).
[7]单敏.交际者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化顺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