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2016-12-19 03:47张玉玉
亚太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三语交际

张玉玉

摘 要: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大学校园内少数民族语言(维语)-汉语-英语三语语码转换现象,旨在阐释影响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大学生在高校内发生话语交际的过程中选择特定语码或转换语码的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因素。

关键词:语码转换;三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30-01

甘柏兹在1982年曾提出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在同一时间的交际中交替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广义上来说,语码转换也包括说话者在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进行取舍。社会语言学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功能及意义。[1](P.III)尤其是作为在新疆高校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在校园里经常要使用本民族语、汉语和英语同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人进行交谈,其语码转换的使用极为频繁。

一、概念的提出和定义

(一)语码

沃德豪在1998年提出语码是人们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它既可以指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变体,也可以指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它同时也被定义为是社会语言学家用于代替任何语言交际系统,即语言变体的中性术语,以使其避免使用诸如语域、语言、方言、皮钦语、标准语、克里奥尔语等带有感情色彩和社会偏见的术语。[4](P.10)

(二)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焦点之一,主要是通过研究说话者的语码转换来揭示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对语码转换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出一些影响使用者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4](P.9)“语码转换”这一术语是豪根首次使用的,意指说话者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并在说话中交替使用另一种语言中完全陌生的词汇的情形。[3](P.17)而语码转换一词的首次正式使用是在沃格特1954年出版的论文《语言接触》中。[3](P.18)而目前,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向: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结构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

二、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结合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理论,本文认为,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内语码转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流社会的语言环境因素

根据费希曼于1965年提出的语域理论,他认为他所划分的五种语域均受到不同行为规划的制约,说话者因此使用不同的语言、方言或某一种风格的语体。也就是说语域的变化制约语码转换的选择。[4](P.55)越正式的场合,说话人会选择认同感越高的语言作为主体语。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内的语码选择为例,如果是在校级会议等正式场合,汉语作为主体语的使用率会很高,少数民族语言(维语)次之,英语再次之;若以英语作为主体语的话,也会以汉语作为主要的嵌入语,少数民族语言(维语)次之;倘若以少数民族语言(维语)作为主体语的话,同样也会以汉语作为主要的嵌入语,英语次之。本文以下所讨论的参与校园内语码转换的少数民族语言由维语代替,因为其他弱势少数民族语言很少能参与到语码转换中来。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为了缩小会话双方的心理距离,减少族群冲突并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新的民族环境中去。语码转换还与除主流社会的语言环境因素之外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语言政策﹑语言接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社会文化因素并不是语码转换的唯一决定因素。[2](P.102)

(二)话语交际意图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话语交际意图因素对语码转换更能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可使语言使用背离一定语境下的社会语言规则。[2](P.102)比如:当学生想要给大家介绍新疆特产或民俗文化时,无论主体语是汉语还是英语,其嵌入语都会是维语,而不再是汉语。也就是说,作为区域强势语言的汉语在交际情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倾向性而变得不再强势。究其原因,说话人是为了突出自身的民族身份,维护民族权益,表明对民族语言的忠诚,表达民族情感和加强族群内部团结等。从中也可以看出,言语行为除了依据客观语境之外,还是一种涉及语言社会心理的言语选择过程。[2](P.102)

(三)语言能力因素

由于大环境使然,使得新疆高校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具有多语能力。这是因为三语(即汉语、少数民族语、英语)是学校的必修语言课,学生一般都具有掌握三语的能力,但是精通程度则不相同。而课下和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交往,也可帮助其学习其它的语言。语言能力制约语码转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语种的多寡制约着其语码转换时所能选择的语码。比如:维吾尔族的学生可能同时还掌握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等,学生会几种语言,他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就能使用几种语言进行语码转换。而掌握的语言种类越多,语码转换组合的可能性就越多,同时,使用语言的熟练程度也是制约语码转换的关键。如果学生的语言能力越强,那么当他进行语码转换时就更能游刃有余,他们能随着场合、谈话对象的转变而快速进行语码转换从而顺利地进行话语交际并且完全不感到困难,而语言能力较差者则反之。究其原因是为了提升个人魅力或追求经济利益、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等。由此可见,人既是社会的人,也是个体的人,其言语行为不仅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也会根据自身需要有所调节。[2](P.102)

三、结语

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人们通过语码选择或语码转换缩小了会话双方的心理距离,减少族群冲突,突出自身的民族身份,维护民族权益,表明对民族语言的忠诚,表达民族情感,加强族群内部团结,提升个人魅力其社会地位。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内语码转换现象、规律及特点对于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表达民族情感,联系民族感情从而促进民族团结等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新疆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建设下的CDIO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3S23。

参考文献:

[1]刘春妮.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码转换[D].重庆师范大学,2009.

[2]刘承宇,吴玲丽.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的建构-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视角[J].外语学刊,2011,05:101-105.

[3]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4]许丽珊.多语接触下马来西亚华人的语码转换研究[D].浙江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三语交际
情景交际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哈萨克斯坦“三语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考察探析
影响三语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
有关德语专业教学三语习得的现状研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