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16-11-05 13:02季明月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思考探究

季明月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指导,还要把他们的阅读范围拓展到课外,使他们在积极的阅读中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为进行语文探究学习打好基础,实现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教学策略;阅读兴趣;思考;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B-007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深入探究新课标,使教学设计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读和思结合,通过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把课文按照字词句篇的顺序进行分析,逐字逐段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把一个整体的课文进行了拆分,学生在阅读中只能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对整篇课文的深意不能深刻理解,使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从课文的整体出发,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他们通过阅读能深刻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意境,喜欢上阅读,并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课文的内容和类型出发,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分角色朗读法、表演朗读法、齐声读、充满感情的阅读等方法。在多种方法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激活思维,使他们深入到课文中去理解、去体会,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制定阅读目标,开展有效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制定阅读目标,在缺乏目标指导的阅读教学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制定阅读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制定阅读目标时,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入手,使阅读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积极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对中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教师在制定阅读目标时,就要从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出发,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教学目标的指导,使阅读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让他们通过积极的阅读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想象,结合文字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直观的情境,在想象中进行阅读,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深入,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让学生进行想象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活动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在多媒体的直观情境下,能通过优美的图画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阅读,通过阅读领会课文的深意。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结合多媒体设计的课件进行黄山奇石的展示,让学生把直观的情境和课文内容相联系,在阅读过程中能深刻领悟到课文中描写的意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大大提高教育效果,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教师夸大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状态,使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使阅读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高效实现目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要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需要他们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设计再精彩的教学内容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中,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深刻领悟阅读材料。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阅读中的思考和探究,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出现的,他们采用的阅读方式不同,对课文的理解也不同。在让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积极地展示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的思维能更加深入,从多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读中思考,从读中领悟,使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阅读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通过阅读培养对语文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使阅读教学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刘利锋.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之路[J].教师,2014,(28).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思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