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2016-11-01 12:21李彦清
中小学电教 2016年9期
关键词:先学建构主义建构

☆李彦清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李彦清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教学设计而采取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笔者在明晰课堂教学模式和建构主义概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梳理出几种典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具体对比分析,试图得出目前比较普遍适合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模式,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技术;中小学

课堂是开展教与学、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主要教育场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变革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我们的教育也因技术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课堂也不再是往昔仅由粉笔、黑板、幻灯和投影构成的模样。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普及,成长在21世纪的孩子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数字原住民,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多种教学工具逐渐被应用于中小学课堂,如何在技术支持下构建有效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提倡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当下,教师大多还未真正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应用,一些课堂中甚至出现过度地依赖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而忽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的现象,只是简单地将呈现教学信息的设备由“黑板”换成了“电子屏”设备,造成学生继续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虽然教师得到了解放,但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本研究以中小学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较为典型的技术支持下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析,希望能够得出目前比较普遍适合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以期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一、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模式”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将其引用到教学领域,加以系统研究,并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1]。随着对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2]。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它作为教学系统设计的成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蓝图,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3]。由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师往往需要根据学习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选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其流程及步骤基本上仍然具有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地方。

2.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其中,“情境”的创设必须是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是课堂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协作”发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过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均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会话”是一个交流讨论、共享思维成果的重要环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会话来商讨如何达成意义建构的目标等;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而建构的意义指的是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当学习者能够对当前知识达到意义建构就意味着其知识已经进入到大脑中记忆的长期储存部分。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情境的创设者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协作环节,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会话,促进学生最终达成意义建构结果的一种方式。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6月进行,选择CNKI数据库中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教学模式”)and(“技术”)and(“中小学”o“r义务教育”)and(“建构主义”)为检索主题,通过模糊匹配检索得到文献149篇,剔除研讨会、通知等非学术文献及职业、大学和成人教育等学术文献外,有效文献为134篇。确定研究样本后,本研究运用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文献年度分布

通过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技术支持下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始于2000年以后,2002年-2003年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但在2003年之后并没有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是产生了一些波动;在2013年处于最低谷,仅有3篇文献,但这个节点后仍然呈现了上升的趋势,这与国际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国内政策的引导密切相关(由于文献的检索时间为2016年上半年,故未能将整年的文献数量进行准确统计,这里可不计入具体分析之内)。总体来说,关于技术支持下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1)。

图1 技术支持下基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文献年度分布图

3.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通过对技术支持下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盛行的背景下,西方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由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有关文件定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l);由温特比尔认知与技术小组(CTC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Bransford)的领导下于1990年开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Anchored Instruction Model);由斯皮罗(Spiro)等人于1991年开发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Model);由Honebenetal于1993年提出的认知学徒教学模式(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struction Model)等[5]。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的引入,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学校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于2007年开启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一新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诞生,因在课堂中的成功推广及使用而受到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在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自2007年翻转课堂的出现以及该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球推广的火热化,我国也逐渐开始引进这种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开展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同时,为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于2010年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6]。一些研究者也针对中小学阶段中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实证性研究。如钟东臣(2007)依据化学学科特点构建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化学理论教学模式由创设情境、问题探讨、导出结论、发展迁移、反思评价,并采用概念呈现、概念加工、归纳综合、变式训练策略等九个操作步骤构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讨论分析,制定方案、实验验证、交流应用等八个操作步骤以及引导和讨论两个教学策略[7]。张彩霞(2008)依据物理学科特点构建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创设情境、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实验评估、意义建构等五个步骤[8]。张祺(2011)认为信息技术支持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应包括“问题——探究”、“案例——互动”和“课题——协作”等三种教学模式。其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具备“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引题”、“自学探讨,建构新知”、“总结创新,课外拓展”三个基本教学环节;“案例—互动”教学模式具备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呈现案例、自主合作学习知识、分析讨论用理释例和总结升华明理导行五个基本操作环节;“课题—协作”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分为研读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研究和成果表述与评价等五个阶段[9]。刘松梅(2012)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设计出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平台[10]。刘敬雯、陈玉卿等(2013)提出以“外研通”点读笔为外在技术支持的“目标期盼、语言体验、情景表达、成果评价”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11]。方慧霞(2014)在翻转课堂理念下提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步,合作探究设计;第二步,释疑拓展设计;第三步,练习巩固与自主纠错设计;第四步,反思总结设计[12]。目前,中小学课堂中不仅能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点读技术来辅助教学,还使用到了Wiki[13]、交互式电子白板[14]、百会云平台[15]、MATLAB[16]等技术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这些研究都是值得提倡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中,无论是语言类学科还是兼具理论性与实验性的操作类学科,无论是探究式教学还是协作式、自主式学习,在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中都始终围绕着“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展开,且这四个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的开端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合作学习,不断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交流,重视最终的学习成果及评价,这也是所有基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而翻转课堂也已在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课堂中运用。有研究者就针对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以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画垂线”为案例,验证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教学中的设计要求和操作要点[17]。其中,在相关研究中较为典型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讲学稿”教学法、“诊断式”教学法等。

三、典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国内外被广泛认可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讲学稿”教学法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基本遵循“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备课、测评完全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且课后作业较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种典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如表1)。

表1 基于建构主义中小学典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1.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

三种课堂教学模式都较为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课前、课中的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讲授时间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限定在一个时间域“讲授不超过10分钟、自主学习至少30分钟”。“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则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基本不讲,学生开展45分钟的自主学习;另一类是讲授少于10分钟,剩下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掌握程度等具体情况来把握讲授时间。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规划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对较为合理。

2.教学环节步步紧扣

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遵循学与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和“讲学稿”教学法都强调课前学生的预习,“讲学稿”教学法中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内由教师进行讲解上,但是这并未真正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关注学生预习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展示预习情况、当堂的分层练习以及教师的及时反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重视课前的先学、课中教师的重点知识讲解,更加重视当堂检测,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其实质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展示。

3.技术的适当、合理运用

如果将技术更多的、恰当地运用在课堂中,教学效率会不会产生更显著的变化呢?通过研究发现,“讲学稿”教学法中,发给学生的材料是打印好的,若教师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学生,其中不仅包括教师的教案等文本类的学习材料,还能够将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一并打包发给学生,既能够节省打印时间,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并可以推广运用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多门学科中。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技术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适时评价学生(如利用技术工具辅助开展测验与练习)等,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展示作品、汇报讲演提供便利。“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对于技术的关注度不高,较为重视传统黑板的应用,因此,技术在该模式中应用得较少。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中利用多媒体提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及学习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学习。

4.组织模式的多样化

三种课堂教学模式都较为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强调学生在“做”中学,课堂及课堂外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开展自学,进行及时的检测练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的要求。

因此,基于以上对三种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划、教学环节的设计、技术的应用、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普适性。

四、反思

国内学者祝智庭、李芒、钟志贤、陈丽等人已经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做过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形态,总结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等,如钟志贤教授就提出要用超媒体支持建构现实的学习、用技术支持“做中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课堂理应更趋向于全面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相较而言更具有普适性,但还尚需营造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可在“先学”结构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状态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呈现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学;在“后教”结构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如数学中的空间知识;在“当堂训练”中开展测试题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等。另外,值得教师深思的一点是要弄清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并让技术为课堂带来生机,提供便利,而不是形式上的累赘以及心理上的负担。同时,教师在利用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时就要求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在实施技术支持下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时也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及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

[1]布鲁斯·乔伊斯.美国教学模式述评[M].美国:Journal of Xing tai Polytechnic College,2012.

[2]百度百科.课堂教学模式[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2203700.htm.

[3]姚玉献.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0):59-61.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3-9.

[5]易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6,(3):1.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 2625_3.htm.

[7]钟东臣.基于建构主义的化学教学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8]张彩霞.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9]张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0]刘松梅.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1]刘敬雯,陈玉卿,于淑贤,张宏,袁雪莲.点读技术支持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03):82-87.

[12]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13]许勇辉.Wiki支持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3):84-86,90.

[14]余佩,白伟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例[J].软件导刊,2013,(12):9.

[15]李娟.基于百会云平台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16]黄宇.MATLAB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宁夏大学,2013.

[17]高楠.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6)17-0042-04

猜你喜欢
先学建构主义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