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究*

2016-11-01 12:21王银萍王清
中小学电教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方向设置

☆王银萍王清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究*

☆王银萍王清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近几年信息技术引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例如:从网络远程教育到泛在学习,从云计算到教育公共服务,从大数据到个性化服务等等。这些现象和趋势引发了教育技术领域工作者对教育技术如何顺应改革趋势,各大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又将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议。本文选择我国三个高校,从一个教育技术专业学习者的角度对这三所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探讨课程设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观点。

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几年信息技术引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教育技术专业必将顺应改革的趋势,把网络时代下的信息化教育全面推向人们的优质化学习、终身化学习。

本文主要以本专业学生的视角对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研究资料来源于各院校官方网站,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华东地区某师范类院校N大学、华中地区师范类院校A大学、西南地区某综合类大学X大学三所高校。选择这三所高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我国的教育技术专业本科从一开始就由理科的专家兴办,大多数的教育技术专业都是从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中派生出来的,所以有些院校在兴办教育技术专业的时候将它纳入计算机学中。X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就是设置在计算机学院的一个典型案例。第二,N大学是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开办教育技术专业时间较早,在推动教育技术应用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三,笔者曾在A大学就读,对本学校本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高的熟识度。

二、高校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分析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各大高校的通识课程是相通的,如《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教育技术属于多学科综合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它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设置也呈现多学科性。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侧重点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笔者对这三所院校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整理汇总后得到如表1、表2、表3所示的结果。

表1 X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

表2 N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

表3 A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

X大学与N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有共同的学科基础课程,但是在专业课程方向上的设置具有差异性。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X大学直接将专业课程分为6大模块——专业发展基础课程、软件开发技术模块、硬件维护技术模块、现代教育教学模块、网络技术模块、教育教学模块;N大学将专业课程分为2大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其中,专业选修模块分为5个板块:师范教育板块、影视技术板块、多媒体技术板块、网络技术板块、程序设计板块。笔者整理后得出两者的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课程分类的比较

表3显示,A大学的专业基础课分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两大类,在专业方向课上仅用专业方向课、院系选修课、院系自修课来定位。A大学的课程专业方向分类方式与前两所高校差异性大,并没有二者详细,在教学计划中没有对课程专业方向进行明确定位。

三个表格显示,每所学校的课程数量不一样,X大学为67门、N大学为41门、A大学为51门。从网络技术模块看,N大学有6门课程,占总课程数的14.6%;X大学有5门,占总数量的7.4%;A大学涉及网络技术的课程有4门,占7.8%。在表格中,X大学比例最大的模块为现代教育教学模块,占25%,N大学专业选修课中各模块比例较为均匀。

三、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课程体系差异性大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由于各个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N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A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电教馆、教育电视台和其他教育相关行业的教育技术人员以及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则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会存在较大差异性。

2.课程过于庞杂,存在冗余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基础理论,涉及电子工程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考虑到这一特点,一些高校在规划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时就开设了庞杂的课程阵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宽口径”的要求,但忽视了“厚基础”的需要。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及社会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有自己的特色而非笼统地设置课程。

在课程的安排上有些课程设置存在知识的冗余,如某大学该专业《图形图像设计》和《电视摄像》两门技术课程中都对色彩的知识进行了相关介绍,知识具有重复性,如果将这部分知识放在专业基础课程《美术基础》中,而在以上两门课中简要介绍,就可以避免知识的过多重复性。而《电视节目编导和制作》囊括了《电视摄像》的知识内容,笔者认为这两门课程均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教师资源,可以适当删减。

3.部分课程过于老化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至今发展已有三十多年。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但是技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旧式技术则会逐渐被淘汰。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得当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以前的课本内容则会存在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

四、课程设置的建议思路

1.专业方向明确化

面对方向不清的课程体系,除了专业基础课不可少外,专业方向课也应当进行细化以达到明确性。美国各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根据自身的定位和资源,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培养方向也各不相同,包括教学技术或教学系统、媒体及技术应用类、绩效技术及其相关方向等等。此外,还有成人教育与培训、商业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公司传播、测量与评价等方向。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也反映了教育技术宽广的实践领域。每个方向均有明确的目标和课程要求,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应当根据本专业的方向培养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大而全”。

此外,学校特色必须用课程作支撑才具有生命力,每个高校明确自己的方向后应当建立自己的特色课程。任何专业的开设均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及社会需求,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处于不败之地。2004年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发展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及现代远程教育。高校应该着重于专业的某一方向,显示出强势学科,在选择课程时要下一番功夫。

2.课程设置精简化

教育技术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面对庞杂的课程,对于相似的课程可以进行系统化的设置,注意课程设置时的精炼,避免学习者找不到课程间的联系,确保学生的精力可以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参照全国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的主干课程,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对于冗杂的知识,可以删繁就简。除了一些专业必修课,其它课程可以简化,从而让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最终学有所用。

3.课程体系新型化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与技术相关的学科,技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日益变化的,比如各学校斥巨资建设多媒体教室,尤其是基础教育系统借助政府投资和外资建立了校园网,社会上也涌现了大量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制作公司,从而使得市场对教育技术学教育软件工程方向的人才有了巨大的需求。当初设置的一些课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应该跟随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适时引进新知识、新设备,同时对教师进行新型技术的培训。

4.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化

传统课堂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教学理念和技术辅助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现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新兴技术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这也是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增加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等课程。例如:在教学见习中,学生可以一对一、长时间去特定学校,听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专业一线教师的教法。

五、总结

通过对本研究中的样本进行分析可知,各个院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课程体系结构。而对于当前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及时调整,以使得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能更好地发展,培养出更多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1]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3-19.

[2]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军征,刘志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育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4]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5]马晓玲,刘美凤.透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2012,(4):47-52.

[编辑:郑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6)17-0018-03

中国科协“中国科协2016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科技前沿大师谈频道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kxyjskpxm2016055。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方向设置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2022年组稿方向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位置与方向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