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摘 要: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课开展情况不一致、家庭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针对学生差异问题,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差异性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后目标分层、测试分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差异性;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部分应用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元素,导致学生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照顾全体学生,消除学生学习中的自卑、骄傲等消极心理元素的影响。各类学生在每堂课中都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差异性分层
信息技术的教学,要让每个学生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家中是否有电脑、开始接触电脑的时间、小学阶段所学的软件有哪些、对所学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掌握了这些信息,就为学生分层打下了基础。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较为浓厚,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较强;B层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对信息技术课有进取心,但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差,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一般;C层的学生基础较差,对以前学过的内容没有掌握,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较弱。当然,各个层次学生也都不是固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对C层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辅导,多多鼓励这些学生,力争让他们进入B层次。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样的目标,而是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与应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彻底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能熟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能力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超出大纲要求的水平。
B层: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能进一步提高和拓展实践能力。在能力目标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大纲要求的水平。
C层: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理解所学内容,掌握上机操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分层
对于A层的学生,应多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宜选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多多提问,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A层学生的活动,给自己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力争达到高一层次的等级目标。对于C層的学生,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的表现和进步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让他们做一些浅易的练习操作,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好电脑的信心,唤起他们学习电脑的热情。
四、课后练习分层
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课堂操作练习设计是否得当是学生操作能力能否提高的关键。比如:将一个文件从A盘复制到D盘题目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要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复制,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3种以上的复制方法,中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2到3种方法。凡是提前完成本堂课操作任务的同学,可以让其担任老师的助手或者辅导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测验分层
在对所学内容进行小测试时,也进行分层。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根据层次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如让他们制作一份有关宣传环境保护的电子小报,并提出如字体、颜色、大小、布局、行距、页面大小、艺术字等要求,并提供网络,让他们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提供几个样板和素材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设计一张电子小报。低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样板和样板中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他们模仿着做。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既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克服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徐利.徐利与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07:261-262.
[2]姚汉芬.关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的初探[J].教学天地,2008(6):62-63.
[3]李文国,沈静.分层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67.
[4]关丽.分层教学模式研究及实施[J].牡丹江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2-11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