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要从仿写起步

2016-10-21 03:08崔礼君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仿写

崔礼君

【摘 要】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做到:首先,低年级从仿写词语、句子入手,进行扎实的训练。其次,中年级要从仿写句子逐步过渡到仿写片段。最后,到了高年级就要逐渐从仿写片段发展到仿写短文。小学生仿写训练过程应遵循由简入繁,从句到篇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相信学生一定会书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关键词】仿写;由简入繁;从句到篇

现如今,作文对学生来讲,真的“想说爱你却不是很容易的事”。学生每每写作文往往存有一种严重的畏难情绪。教师每每教作文也感觉很困难,但又不得不面对。因为作文分数几乎占到学生一张试卷的半壁江山。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寫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应该是比较普遍而真实的写照。据了解,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专设习作起,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到习作内容时往往不占用课堂时间现场作文,而是把作文要求讲清楚之后,留作回家作业。学生回到家,搜肠刮肚,在家长和网络的共同帮助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把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教师是“奉命而教”,学生是“奉命而学”。到了有重大考试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备选几个类型的作文,生搬硬套的一写,到时候分数也不会差。不少语文教师看到别的老师取得了一些效果,也就盲目跟从。结果呢?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真情实感,说套话。试问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吗?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又怎么会爱上写作呢?那么如何让写作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需要,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呢?以下谈一点自己关于习作教学的一些看法,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俗话说:万事开头儿难。虽然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年级,但习作从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了。其实早在入学之前,学生就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组一个词,写一句话,都是在为写作打基础。然而真正开始习作,还要从仿写开始。古语云:“若不仰范前贤,何以贻厥后来!”意思是说不模仿借鉴,就不会有新的发展。说到这,不禁有人会问,这不还是让学生抄袭作文吗?先不说模仿借鉴与单纯的抄袭在词语意思上的差别,单从做法上就有很大差别。上文提到一些做法是生搬硬套,照搬照抄。而仿写则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在语言方式和表达方法上进行模仿。现在的语文教材所精选的文章,无论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等,都是非常值得学生习作时进行模仿和借鉴的。

笔者认为,小学生仿写训练过程应遵循由简入繁,从句到篇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

首先,低年级从仿写词语、句子入手,进行扎实的训练。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中的经典语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和形象后,再进行仿写。例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中出现了大量的叠词:“绿绿的、细细的、弯弯曲曲的”;《窗前的气球》一课中出现“静静地、呆呆地、摇摇摆摆地、叽叽喳喳地”;《父亲和鸟》一课中出现的“雾蒙蒙、浓浓的、热腾腾”等,这些词语中有单个字叠加的,有ABB式的,也AABB式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生动、优美,更是汉语中亮丽的文化特点,因此教学中围绕这样的词语进行仿说、仿写训练是很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词语,而且可以拓展在生活中或阅读中读到的类似的词语,达到真正意义的积累。再如《清澈的湖水》一课中的比喻句“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秋天的图画》中的拟人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像这些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学生初次接触,需要作为仿写训练的重点。在学生仿说仿写过程中,学生就能慢慢地去感受语言的特点,并在模仿中进行创造,进而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如果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只要低年级语文老师从课文语言文字上深挖教材,找准仿写点,每一节课都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学生必定在写作方面打下牢固的“地基”。

其次,中年级要从仿写句子逐步过渡到仿写片段。例如,我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发现文章的语言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仿写训练。其中课文中有这样的片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为了让孩子们仿写时有抓手,有内容可写,我创设情景,出示了几张当今环境不断恶化的图片,要求学生也用上课文的语言模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谁家想……,谁家想……,就……。……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还有……。”有了抓手,绝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的就进行了片段的仿写,其中也有不少精彩的生成。只要中年级语文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仿写片段的训练,相信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最后,到了高年级就要逐渐从仿写片段发展到仿写短文。到这一阶段,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材料选取和布局谋篇。在这方面,管建刚老师的执教的《理想的风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管老师先指导学生阅读例文《理想的风筝》。阅读教学的重点不是放在字词句的训练上,而是放在整篇课文的布局谋篇上。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老师把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的整合,学生学到了如何在构思和布局谋篇上做到合理,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综上所述,仿写是学生小学习作起始阶段很重要的训练手段,也是他们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牙牙学语的孩子对大人语言的模仿,又如学习书法中的临摹。对于小学生仿写训练只要由简入繁,由浅到深,从句到篇循序渐进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猜你喜欢
仿写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如何从英语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
由仿写到创新,提高中职生写作水平
借助模仿这个“拐杖”,把学生引入作文之门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策略初探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