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昌
【摘 要】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新观念、新方式实施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激活语文课堂,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风趣、幽默、愉快中获得知识,便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简单阐述了新课改下激活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激活课堂;有效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效率问题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并且一直在积极思考崭新的教育模式。传统教学注重灌输,用题海战术不计效率的训练,使得学生成为考试机器而疲惫不堪,这也导致教学问题越来越多。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文教学的活跃性,要充分激活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身心不再那么疲惫,并且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寓教于乐、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一、善于用情感激发学生情绪
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有饱满的情绪,那么一定会活跃课堂氛围,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被动消极的学习情绪中解脱出来,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教师应从自己的教学状态出发,充分展现教师自己的魅力,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如讲授《伯牙绝弦》一课时,以课文情感表达特点为根据,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低回,时而平静淡然,时而抑扬顿挫,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喜欢上语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情绪,使得课堂由沉闷呆板变为活泼灵动,让学生受到教师激情感染,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二、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教学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由此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可缺少,让语文学习有具体可感的画面、有声音有境界,有无限乐趣。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元素结合的优势,让语文阅读文本动起来,变得更有趣,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眼球,那么从上课伊始就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用典雅的古琴音乐,配合恰当的图片,指导学生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从中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课文中的很多内容,小学生由于自身学识较浅、思维能力有限,想象力不足等问题,语文学习常常陷入困境,最终影响学习效果。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可有效辅助小学生学习语文,学生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喜欢新奇的事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一旦陷入呆板的局面,小学生便会感到无聊乏味,学习兴趣也就无法激发出来,那么学习行为也就成为小学生沉重的负担而不是快乐的享受。对此,教师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语文由静态的讲授变成活泼的展示。教师可借助课本剧表演形式,利用一些故事性强、人物鲜明、对话较多的如《西门豹》、 《小英雄雨来》等课文,采取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环境,不仅是角色的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与角色语言对话中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体验到角色转换的心路历程,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到文本的思想感情,寓教于乐,班级学生会在快乐的展示中享受到语文课的无限活力。此外,教师也可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活动,让小学生自主选择诗歌朗诵,设立评委小组,教师充分扮演指导者和组织者角色,对朗诵会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小学生在朗诵练习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体会诗歌,让语文课堂乐趣无限。
四、依托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如果学习任务经常要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势必会影响学习问题的解决效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让小学生从一个人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与他人合作,那么就会激发出群体的力量,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小组合作是一种集思广益、共思同学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中实现信息的互补,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如在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针对“救助车夫”这则故事,引导学生建构探究小组,以小组形式讨论“在救助车夫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变得十分严肃,还叹气。”这一问题,经过小组发言人解说自己组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各小组评比,那么小组合作就会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思考问题,并且轻松愉快地解决疑难点,让语文学习更有效率。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語文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从中积累字词语句、理解文意内涵、体会思想情感、把握审美特质等等,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有所听、有所思、有所感,这就需要一种自由开放的良好教学氛围,以宽松的姿态对待学生,并且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这样才能激荡出耀眼的智慧火花,调动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但要当好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充分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机会,做学生的小伙伴,这样小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表达想法,课堂才会充满趣味和欢声笑语,那么课堂也就“活”起来了,学生思维也就处于兴奋状态,很多教学任务自然会高效地解决。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激活课堂需要教师自己的朝气蓬勃、激情无限,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学生进入到语文学习的情境中去,使得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语文知识,并且深深地内化成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余霞.浅谈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J].南北桥,2015,(12).
[2]韩成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关爱明天,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