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2016-10-21 00:14夏志春
考试与评价 2016年4期
关键词:例题人格心灵

夏志春

师爱是人类最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让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多献出一点爱,让爱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一、平等观念,放下师道尊严,微笑的面对每个学生。

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力、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

工作中曾听到不少教师抱怨说某某同学自私自利,让他做事表现得不情不愿的,而学生却说自己没时间等。这种现象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其矛盾的实质根源于观念上的冲突。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从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學生感到老师很容易接近,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值得依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教书的机器,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则会妨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老师在课内、课外如果放下师道尊严,对学生多一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便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持己见的场面,而课外也会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出现其乐融融的场面。于是,我给自己提出要求,要面带微笑地上好每一节课,表扬激励的语言常不离口。

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不能空喊口号,而应把它落到实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关心、爱护和引导他们。关爱学生从小事中体现出来,如,仔细观察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加以表扬、鼓励,教师一个期待鼓励的眼神,一个和蔼可亲的微笑,一个点头、握手、拍肩、摸头的细小动作都会传递对学生的情意。

通过与孩子们的近距离交流,让我们更能了解学生,也让学生更了解老师,使学生知道教师不是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而是如此随和、平易近人,以后他们遇到什么问题,定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来倾诉。在他们心中,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深知我们的老师爱他们,自然而然,他们也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为只有爱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以爱攻其心。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时,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具有对立情绪,不听从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并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用爱心融化孩子们的冰冻的“心理防线”,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如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在班上可谓是“出了名的”,上课不守纪律,常捉弄邻近的同学,常常使课堂没有了秩序。虽然课堂上教师给予多次提醒,甚至口头警告,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是难管!对于这样的调皮生,为了转化他的学习态度,上课期间,我每讲完例题,要求学生做练习时,我都特意到他的座位旁看他做得如何。起初,他根本不愿意做,也不会做,或者乱做。我耐心地把刚才的例题对他详细讲解,并加以启发,若他还不会,我绝不会说他笨,更不会加以指责,而是以热诚的神情,加以诱导,直到他会做了为止。如此多次反复,他看到我如此认真对待他,以后布置练习,他都会去思考,去做。期间,每有小的进步,都给以及时的鼓励,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渐渐地,他变了,上课不再捣乱,而是认真听课,学生成绩也有很大进步。对他教育的成功,使我深信,在诚心、耐心和爱心面前,没有感动不了的学生,要搞好教育工作,一定要从关心、爱护人手,做到与学生的心灵相融。

总之,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有了它,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例题人格心灵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唤醒心灵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