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2016-10-19 06:44山东济宁博物馆翟滢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5期
关键词:双线琵琶悲剧

山东济宁博物馆/翟滢

浅论《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山东济宁博物馆/翟滢

《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它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它开始,南戏创作进入了文人的普遍视线。 作为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琵琶记》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琵琶记》 悲剧性 艺术特点

一、《琵琶记》渲染的悲剧色彩

《琵琶记》的故事来源于早期南戏《赵贞女》。故事写蔡伯喈上京赶考迟迟不归,爹娘家中双双饿死,赵五娘“身背着琵琶描容相,一心上京找夫回”,而蔡伯喈“弃亲背妇”,拒不相认,赵五娘遭马踹而死,蔡伯喈也落得“五雷轰顶”的下场。这是一出典型的悲剧。这个悲剧故事的出现与宋代社会中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以及等级门第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因政治地位升迁而另谋别娶的负心男人,老百姓深恶痛绝,对被遗弃的劳动妇女,人们充满了同情,所以对“弃亲背妇”者,报之以“暴雷震死”的结局,这些都反映了民间传说故事中朴素的道德思想感情,鲜明的爱憎好恶。这出悲剧矛盾冲突尖锐,思想倾向鲜明,且也符合有关“风化”的目的,可以说是一出很典型的悲剧。《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在对这一悲剧的改编过程中设计了“三不从”“三被强”之关目,充分叙写了蔡伯喈在忠孝不可两全的情况下的无奈、悲哀。

1.科举制度下的文士

《琵琶记》的作者高明为元末进士,曾热衷仕进,他在任地方官时,治理时弊,颇有政绩,在浙江处州做官时,打击豪强,同情百姓疾苦,故而深得人心。然而在元代,书生的处境,非常之差。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余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这使许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汉人官吏更是普遍受到歧视排挤。

高明在官场沉浮多年,充分了解科举制度怎样把天下士子牵引到名利场中,又怎样将其中的大多数带进落魄的泥沼,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攀上天梯,而却又被磨练成圆滑官僚,其间难免发生一些背亲弃妇之类的丑闻。在本剧中,“重婚牛府”一事成为故事结构的中心,悲剧的起源。其实,从根本上而言,蔡伯喈被迫赴京赶考才真正是悲剧的起因。《琵琶记》紧紧抓住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残害这个悲剧的根源,揭露社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民间戏曲更具有悲剧性。

2.忠孝不能两全的无奈

《琵琶记》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三不从”而展开的。剧本第四出“强试” 是冲突的开端。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在面临科举考试的前夕,决意暂时放弃功名,谢绝了州司的推荐。但其父蔡公却迫切期待儿子获得功名,强调只要儿子中举,改换门庭,他纵然死了,“一灵儿终是喜”。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的妻子。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蔡伯喈,既不能违背孝道伦理原则,又不能违抗父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离开了家门,向悲剧的境地迈开了第一步。

蔡伯喈如期赴试,得中状元,便得到牛丞相的青睐。牛相执意招他为婿,皇帝也玉成其事。蔡伯喈倒不想滞留京师,他在辞婚的同时上表辞官,希望皇帝任命他为乡官:“乡郡望安置。庶使臣,忠心孝意,得全美。”但朝廷的答复是:“ 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君命难违,蔡伯喈有苦难言,有家难归不得已入赘牛府。但荣华富贵的生活,始终无法消除他的内疚和痛苦。同时,蔡伯喈家乡灾祸频仍,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就这样,一个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的“孝子”却因伦理纲纪的不合理以及伦理纲纪自身的矛盾,成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

3.双线结构的对比凸显悲剧效果

从蔡伯喈被迫赴试开始,男女主人公便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道路,也即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蔡伯喈在京城一举成名,入赘相府,高官厚禄;一条线索是赵五娘在家遭遇饥荒,尽力侍奉公婆。双线结构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蔡伯喈在京城的辉煌与赵五娘在家乡的悲伤,增加了悲剧效果。当然,这种对比并非简单的悲喜对照,而是在对比之中写出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剧本从第十出《杏园春宴》开始了蔡伯喈这条线索,此出写蔡伯喈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出席朝廷酒筵,想到家中父母不能亲自供养,这是蔡伯喈真正进入京城官场生活的开始,也是其内心矛盾斗争的初始。紧接着第十一出《蔡母嗟儿》写陈留地区遭受灾荒,赵五娘勉力侍奉公婆,十分艰难,也可以说是赵五娘这条线索的实质性开始。对比的效果初见端倪,预示着悲剧的开始。剧本接下来用五出的篇幅写了蔡伯喈被逼官逼婚的过程,十二出《奉旨招婿》,十四出《激怒当朝》刻画出了牛丞相自私冷漠又专制的官僚性格,牛丞相的逼婚,也成为蔡家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十三出《官媒议婚》,十六出《丹陛陈情》写蔡伯喈的辞婚辞官 ,真实地刻画出了蔡伯喈这个“矛盾的集合体”的形象。他辞婚辞官既是真诚的,又是不很坚决的。他顾虑“千里关山,一家骨肉,教我怎生抛撇?妻室青春,那更亲鬓垂雪”,而且也意识到了“饥荒岁,饥荒岁,怕他怎熬?俺爹娘怕不做沟渠中饿殍”的悲惨局面,但他又承认“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缰利锁难脱”。这些都写出了他既想尽人子之孝、夫妻之情,又摆脱不了荣华富贵的诱惑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第十七出《义仓赈济》又回到赵五娘这条线索,写陈留旱灾,民间断粮,官府开仓放粮,赵五娘领的粮食被坏人抢走,悲痛欲绝。《琵琶记》就是这样,通过双线结构写矛盾冲突,一步一步将悲剧情节推向高潮。在这部戏的高潮部分,作者用两出戏即十八出《再报佳期》,十九出《强就鸾凤》写蔡伯喈在京城结婚、做官,接着的两出《勉食姑嫜》与《糟糠自厌》则写赵五娘在家背着公婆吃糠,蔡婆发现后,连饿带愧而死亡。这里的对比性就更强,冷热交错,悲喜交加,对比排列,使其悲剧性更加突出。至此,双线描写并未结束,仍然进一步延续着。《琴诉荷池》写蔡伯喈与新婚夫人牛氏荷池纳凉,尽享富贵;《代尝汤药》写赵五娘侍奉将死的公公,内心痛苦难当;《官邸忧思》中蔡伯喈在京城思念亲人,无奈而忧伤,《祝发买葬》中赵五娘剪发换钱葬公公;《拐儿贻误》中蔡伯喈寄钱回家,被拐儿骗走,《感格坟成》中赵五娘以流血之指麻裙包土葬公公。紧接着的《中秋望月》与《乞丐寻夫》也是对比,一直到《书馆悲逢》,这种双线结构才完成。这种犬牙交错,对比排列的双线结构,其实就是《琵琶记》组织结构的手段,这样写来既增加了赵五娘的悲剧性,同时又充分展示了蔡伯喈忧思无奈的心情,可谓对比之中又有衬托。

二、《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1.本色为主,兼具本色与文采的语言特色

《琵琶记》语言的风格,自然澄澈,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写入髓,委婉尽致。语言以本色为主,兼具本色、文采二者之长,与人物身份、境地绝相符合。

首先,剧中人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环境相适应,注意在性情上着功夫,而不以词调巧倩见长。人物因不同性格、不同心境所以语言也有差别,目的是使语言真正成为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及情感的工具。如蔡伯喈与牛小姐在《中秋赏月》中,同是欣赏月亮,同是听箫笛之声,在同一景物里,表达出不同的人物感情,显示出不同的人物个性。牛小姐的语言是浸透了团聚的喜悦之情的,蔡伯喈的语言是浸透了离别的忧愁之情的。这是用欢悦和凄凉两种不同感情的语言描写出两种不同个性的人物。

其次,《琵琶记》的语言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使用了文质相间、相对的两种语言风格:牛府一线与蔡家一线分用雅丽和本色,二者具有鲜明的可比性且相得益彰。 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物语言是本色语言。赵五娘作为一个民妇,她的唱段带有直抒胸臆、朴素无华的特点。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是指赵五娘留在家中,她同她身边的这一群人物,即蔡公、蔡婆、张广才等。他们语言的特色有这样几点:自然朴质,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它不大讲究词藻的华丽,典故的运用,词句的雕琢,这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而蔡伯喈这条线上的人物语言是文采语言,蔡伯喈这条线上的人物,是指蔡伯喈去京城做宫,入赘牛府。他同他身边的这一群人物,诸如牛小姐、牛丞相等等。他们的语言特色有这样几点:词句华美,文采灿然,语言富于色彩,讲究字句的雕琢,典故的运用,是一种高度诗化的语言,是一种高雅的语言。

2.声律的特色

《琵琶记》中既有“两三人合唱”,又有各色的独唱、接唱、轮唱及众人的合唱,不仅使独唱与接唱、轮唱及合唱相互交替穿插,集中抒发了人物各自的感情,同时强化了气氛。节奏由慢趋紧,成为了典型套数,作为明清传奇的联套结构而沿袭使用。并且《琵琶记》的曲牌联套自成规范,甚至被后人当作联套的定式和标准。

联套结构除了过曲以外,有引子和尾声。王骥德《曲律·论引子第三十一》:“《琵琶》引子,首首皆佳,所谓开门见山手段。”其尾声有用【十二时】、【余文】、【意不尽】等,不仅数量有所增多,而且均为三句十二板,从而构成标准的套曲。

此外,曲白夹花可说是高则诚的一种创造,不仅具有调节唱念节奏的作用,同时使人物的内心活动由说白加以点明,显得含蓄、动人。第十六出中的 【普天乐】,前半一句唱夹一句白,下半则二句唱夹二句白。又如第二十出的下场诗和念白相组合,可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夹花。

3.双线的结构特色

《琵琶记》的戏剧结构是双线结构。这种双线结构是用剧中两个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生活道路来组成的。一条线是蔡伯喈在京城的生活道路,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中的生活道路。这两条线上的出目是整个戏曲故事的主要部分,它是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分别而开始,又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团聚而结束。

《琵琶记》的这种双线结构比较特殊,它的戏剧效果是很奇妙的。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特别是在南戏和传奇中,双线结构是很普遍的。但它们当中有些多是两条线索表演两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还没有关系,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有分散之弊。可是《琵琶记》则不然。这两条线索演的是一家人的戏,表达的是一个主题,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显得集中。并且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使剧中人物互增其悲,就在观众中大大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效果。这就是《琵琶记》双线结构不同于其他双线结构的奇异之处和奇妙之处。

《琵琶记》采用了双线并进的结构,以两种场面的对比来组织戏剧情节,这一点成为明代作家遵循的范式。

综述

早期南戏大多出于市井艺人之手,艺术上比较粗糙,其文学性远逊于北杂剧。而《 琵琶记》则借鉴和吸收了杂剧创作的文学成就,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琵琶记》“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南词叙录》)。它的双线结构,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范式;它的曲律,成为名家曲谱选录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们谱曲作剧的直接依据;它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积淀起来的表演艺术,还使它成为演剧的典范,成为每一个演员必须学习的入门戏本。《琵琶记》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把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结合起来,使南戏步入了艺术上更加成熟、雅俗共赏的阶段。《琵琶记》对后世发生了相当的影响,被称为“南曲中兴之祖”。

猜你喜欢
双线琵琶悲剧
伟大的悲剧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双线并行,交相辉映——2021年遵义市中考作文《灯火背后》升格举隅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近视的悲剧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