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冉, 罗 虹
(贵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民办学校学生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郭浩冉, 罗虹
(贵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贵州 贵阳550025)
目的: 探讨在民办学校中开展不同类型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贵阳市3所民办小学5、6年级266名小学生随机分为3组,Ⅰ组仅发放卫生习惯知识宣传资料让学生自行阅读,Ⅱ组仅通过上卫生习惯知识健康教育课进行干预,Ⅲ组结合上课和发放宣传资料两种教育方式干预,计算并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和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结果: Ⅲ组学生的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较Ⅰ组和Ⅱ组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组学生卫生习惯提高幅度最大,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分别提高了21.32%和23.30%;其次为Ⅱ学生,分别提高了16.20%和19.89%;而Ⅰ组学生提高幅度最小,分别提高了9.08%和9.20%。结论: 贵阳市民办小学高年级学生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尤以上课结合发放宣传资料的干预效果为佳。
卫生教育; 干预性研究; 民办学校; 小学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ygien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in private school. Methods: Take th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only upper grade students in three private primary schools in Guiy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set up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use the different ways(reading, class and reading combine with class)to educate the dietary knowledge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en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diet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rates of health habits knowledge, behavior accuracy in intervention groups both improved, especially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t take the way of combine class and issuing publicity materials, the rates of health habit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ccuracy increased by 21.32% and 23.30% respectively; the class group follow, the rates are increased by 16.20 %and 19.89% respectively; the least is reading group, the rates are increased by 9.08% and 9.20% respectively,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enior student hygien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Guiyang private primary school ar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in classroom propaganda education combine with issue publicity materials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should be spreaded.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study; private primary school; pupil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组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农民工进城趋势的增强,导致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儿童增多,但由于户籍、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有相当部分不能在条件优越的中小学接受教育,而是就读于条件较差的民办学校,这类学校的健康教育知识薄弱,健康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卫生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学生形成正确卫生习惯主要环境[2-3]。本研究在贵阳市几所民办小学进行以卫生习惯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探讨学校卫生习惯健康教育方式,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1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阳市随机抽取3所民办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266名学生。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对5、6年级266名小学生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独生子女、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及学校洗手池情况。将被调查学生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方式,在干预前后进行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调查,比较不同的卫生习惯干预方式对卫生习惯形成的影响。
1.2.2干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整群随机分为Ⅰ、Ⅱ、Ⅲ 3组,分别有学生87、88、91人。Ⅰ组学生仅发放卫生习惯知识宣传资料让学生自行阅读,Ⅱ组学生仅上卫生习惯知识健康教育课,Ⅲ组学生结合上课和发放宣传资料两种教育方式。Ⅰ、Ⅱ、Ⅲ组分别进行两次干预,间隔期为1周。以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基线问卷(干预前)和终末问卷(干预结束1周后)调查,问卷现场填写后当场收回。
1.3评价指标及质量控制
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每题正确回答人数/回答题目总人数)×100%,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每题正确行为人数/回答题目总人数)×100%。调查问卷经专题小组讨论,并通过预调查测试后确定问卷内容,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所有研究人员为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经回收有效问卷审核后由调查人员epidata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率的构成比以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干预前基本情况
Ⅰ、Ⅱ、Ⅲ组基线调查有效应答率100%。Ⅰ、Ⅱ、Ⅲ在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程度及学校和居住地洗手池情况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调查中非独生子女的人数占比接近80%,学生父亲和母亲学历基本都是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居住地及学校卫生状况较差,提示民办小学学生的基本卫生健康环境不容乐观。见表1。
表1 干预前3组学生一般情况(n,%)
2.2干预前后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Ⅰ、Ⅱ、Ⅲ组卫生习惯知识平均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3个干预组平均知晓率分别提高了9.08%、16.20%、21.32%,3组学生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区分卫生习惯行为、刷牙原因、喝生水的危害、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原因、不能随地大小便的原因、挑食偏食的危害和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等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3组学生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比较(n,%)
(1)P<0.05
2.3干预前后学生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
干预前Ⅰ、Ⅱ、Ⅲ干预组卫生习惯行为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8.28%、68.41%、67.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后,3个干预组学生卫生习惯行为平均正确率分别提高了9.2%、19.89%、23.3%;3组学生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时定量吃饭、每次都喝开水、使用自己的杯子、指甲修剪干净和手洗干净等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3组学生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比较(n,%)
(1)P<0.05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可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生的卫生习惯行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平衡,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和学习,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防止疾病的感染和传播[4]。通过本调查发现民办学校学生所受到的的健康教育十分有限,大多学生来自多子女家庭,而且父母亲文化程度基本都是初中及小学以下,在调查中发现,父母自身对卫生习惯不够重视,对孩子的照顾可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不关心或不知如何关心孩子的健康教育问题。因此,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外,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对家长普及卫生习惯知识,以身作则,建立良好卫生习惯,预防不良习惯和疾病的发生,让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5]。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内部设施与环境条件有限,如基础设施差,厕所卫生条件差,洗手的水龙头较少,有部分学校甚至缺乏洗手龙头,而这也是不利于形成健康行为的因素,也无法保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提示环境及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6]。民办学校暴露出的一些公共卫生缺陷应引起政府及社会有关单位足够的重视。
本次调查中,3组学生干预前后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分别为68.28%、68.41%、67.36%和77.47%、88.30%、90.66%。而国内目前少见有类似报道,仅有张丹妮等[7]对湖北省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做的干预前的卫生习惯行为正确率为61.99%,干预后为70.72%,均低于本次调查,这可能由于学龄前儿童年纪更小,大脑思维发育相对不完善,对卫生知识的理解执行程度较差所导致。本调查表明,通过短期干预后,可发现3个干预组学生卫生习惯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均较前有所提高,说明学生可塑性强,干预效果好,通过健康教育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过干预后,各干预组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提高幅度不一,其中同时进行课堂宣传教育和发放资料的干预组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上课组,发放宣传资料自行阅读组效果相对最差。说明这些方式均容易使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提高卫生习惯意识(特别是双重干预方式),即使在学生家庭和学校生活环境及经济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短期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也可以可达到提高干预对象改善卫生习惯行为的目的。故建议民办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卫生习惯意识的培养和知识的教育,开设相关健康教育课程,并让学生有机会阅读有关学习资料。在我国,儿童流动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他们的健康状况体现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他们的教育与健康问题理应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其健康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8]。为适应小学生的需要,应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在传播卫生习惯等健康知识的同时,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9]。
[1]田子颖,郭海健,李小宁,等.民工子弟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28):3271-3274.
[2]潘丽莉,张红梅,赖建强,等. 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效果的研究[J].卫生研究, 2012(2):220-224.
[3]何梅英,丁可,李小勇,等.流动儿童伤害干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 2011(3):22-23.
[4]季成叶.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59.
[5]刘敏,何井华,邢誉.营养教育对护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影响[J].现代医院, 2010(8):153-154.
[6]赵伟明,李吴萍,陶秀娟,等.营养教育对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1(12):1780-1782.
[7]张丹妮,曾顺霞,周端,等. 湖北省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卫生习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 2012(9):737-740.
[8]高春梅,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3(9):967-970.
[9]田丁,牛建军,沈锟臻,等.厦门市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2(3):168-170.
(2016-01-31收稿,2016-07-01修回)
中文编辑: 刘平; 英文编辑: 赵毅
The Research of Hygien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Private Schools
GUO Haoran, LUO Hong
(SchoolofPublicHealth,GuizhouMedicalUniversity,Guiyang550025,Guizhou,China)
R193.2
A
1000-2707(2016)08-0923-04
10.19367/j.cnki.1000-2707.2016.08.014
网络出版时间:2016-08-2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5012.R.20160823.134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