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和学生,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2016-10-09 16:20魏胜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习起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魏胜生

[摘 要]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读懂教材与了解学情为前提,而读懂教材是要读懂教材的内容、编者的意图、知识的生长点、知识间的联系等。因此,设计教学前,教师要深刻地研读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让课堂教学更加简洁而有效。

[关键词]数对 教学目标 学习起点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14

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读懂教材与了解学情为前提,而读懂教材要读懂教材的内容、编者的意图、知识的生长点、知识间的联系等。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找准学习起点、明确教学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下面,我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时确定位置”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读懂教材和学生,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一、找准学习起点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上展开教学。”因此,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

要想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对教材的编排体系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既要弄清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又要沟通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逐步系统化,真正内化所学的知识。

例如,“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与之相关的学习经验是序数的概念,学生能指认一行或一排中的第几个物体,属于一维空间的内容;二年级的确定位置,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或第几层第几个,属于二维空间的内容,这些都是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基础。四年级下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虽然属于二维空间的内容,但具体情境已从实物图变为格子图或点子图,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特性,渗透了一定的坐标思想。这部分内容既是对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与延伸,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发展,又为学生后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又是教学的灵魂,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导航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学目标制定的翔实具体,更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现。

例如,“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我将教学目标细化如下:(1)记忆层面上的目标:知道行与列的规定;(2)理解层面上的目标:了解行与列的制定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平面图或实际生活中指定物体的位置;(3)探索发现层面上的目标:通过让学生经历将具体座位图抽象成格子图和点子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设计前的思考

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弄清楚本节课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如本节课知识点的难度并不大,那么,学生如何来学习?教师又准备如何开展教学呢?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直接告知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还是让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形成过程呢?如何在例题上做文章,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理解上产生质疑,从而有效地学习数学和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呢?这些都是教师设计教学前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教学活动

一节好课必然是简约而高效的。本节课我努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平等对话等方式展开数学活动,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1.设置认知冲突,引发数学思考

师:谁能不用手指的方式告诉我班长坐在哪?

生1:第3排第4个。

生2:第4组第3个。

师:这么说,对于同一个位置有不同的描述方法。那么,有没有一种更简洁、更准确的表示班长位置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确定位置的方法。

……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需求,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寻找班长座位的情境引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描述方法不一样”,激发学生创造一种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自我创造埋下伏笔。】

2.思索中引导创造,交流中展开比较

师:刚才两位同学表示班长位置的方法好是好,不过老师觉得还不够简洁,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小创造家”的游戏,自己来创造一种更加简洁的表示班长位置的方法,然后记录在作业纸上。(学生分组创造并交流,师巡视后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3.4 4,3 (3).(4)

3排4列 东(3,4) 3,4

师:仔细比较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或看法?

生3:第一种方法看起来像小数。

生4:倒数第二种方法有点看不懂。

师:这是谁创造的方法?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5:东表示从东边数,班长在第3排第4个。

师:哦,他将我们学过的方位与确定位置联系起来了,想的还挺周到的。

生6:我认为第四种方法加了汉字不简洁。

师:与其他几种方法比较,他加了汉字,有些麻烦,不过与“第3排第4个”这样的方法相比较,还是前进了一步。

生7:我认为第二种和第六种方法不错,既清楚又简洁,只是还要弄清楚3和4分别是怎样数的,不然就找不到班长在哪了。

师:谁明白他说的意思了?

生8:也就是说,要让大家明白3是横着数还是竖着数的。

师:是的,这个确实很关键,不然数出来会是不同的位置。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尽管这些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方法中也有共同点。

生9:都有数字3和4。

师:说明这两个数字很重要,但令我们担心的是怕别人弄不明白3是横着数,4是竖着数的,是吗?

生:是的。

师:其实,在数学上是有规定的,横着数叫行,即从前往后依次是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师生互动:请第一行学生站起来,第二行学生举起手,第三行学生点点头……)

师:竖着数叫列,即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师生互动:第一列学生起立,第二列学生举手,第三列学生……)

师:弄清楚了行与列,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10:要表示班长的位置,到底是写成“4,3”,还是写成“4,3”呢?

师:问得好!你们的担心数学家也考虑到了,因此规定在用行与列来确定位置时,一律将列数写在前,将行数写在后,中间加个逗号,再用小括号把它们括到一起,这样一个整体叫做“数对”。现在班长的位置就可以用数对(4,3)来表示,说明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

【设计意图:“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的学习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小,所以教学中我设计了“小小创造家”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自我探索比“第几排第几个”更简洁、更准确的表示位置的方法。在此环节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广阔的创造空间,既挖掘了学生的个体潜能,又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引领他们从不同中找相同、从相同中寻不同,从而逐步完善并抽象出数对的模型。】

3.练习中加以巩固,游戏中进行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一节好课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而且可以使教师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可见,设计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练习(1):初次练习——表示自己的位置。

师:请大家用数对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并写在作业纸上。(学生动手完成)

练习(2):再次练习——表示朋友的位置。

师:现在请大家迅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生生互动,一人用数对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被说到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其他学生做裁判看看是否正确)

练习(3):在表扬中引导比较。

师:老师觉得今天这节课上位置(2,4)和(4,2)的同学表现特别棒,他们在哪呢?(生答略)

师:都是数字2和4,怎么站起来的不是同一个人呢?(生答略)

师:看来,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是不能随意调换的。

练习(4):游戏中加以应用。

课件出示:请数对是(1,1)(2,1)(3,1)(4,1)(5,1)(6,1)(7,1)(8,1)(9,1)(10,1)(11,1)的同学起立。

师:看看站起来的这些同学,你有什么发现?(生答略)

师:谁能创造一组数对,让同一列的人都站起来?

……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采取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的设计思路。课堂练习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如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好朋友的位置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在练习中强调列与行的顺序性、缺一不可性,使学生真正巩固所学知识。这样设计练习,不仅趣味性、互动性强,而且学生的参与度高。】

总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有效设计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设计教学前,教师要深刻地研读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让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有效。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学习起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
研究学情,以学定教
改变课堂从目标制定开始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