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翼,助力初中数学课堂

2016-09-10 07:22葛铁雷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葛铁雷

[摘 要] 数学教学中,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不再乏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习兴趣;初中数学;以生为本

近期,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生评教”活动,根据调查表反馈的信息,有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乏善可陈. 美国著名教育家卢卡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怎样借力“兴趣”这样一双“隐形的翅膀”,助飞数学课堂?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几个实例,简单阐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高效,更有质量.

以生为本,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有很多老师大吐苦水,嗓子疼,累,甚至于动用上了耳麦等扩音设备. 在对教师致敬之余,细细分析,小小的课堂动用上了扩音设备,正常吗?教师是否讲的过多?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人吗?这样的课堂在好多地方仍然大行其道,千篇一律,学生当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肯定打折扣.

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对学生在各种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后的材料平均保持率研究表明,讲授法下的保有率只有5%,所以改变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刻不容缓. 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中有学优生,有中等生,有学困生. 各位成员各司其职,有第一发言人,有第二发言人,有补充发言人;有专门负责记录的,有专门上黑板配合板演的,让每一位成员都有事可干,都能参与到课堂之中. 学生会的,教师绝不讲,小组可以合作探究完成的就一定要放在小组里完成. 这样既解放了课堂,也锻炼了每一位成员不同方面的能力.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会逐渐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堂.

以生为本,我们还可以把学习材料还给学生. 数学课堂离不开大量的解题训练,而这些题目基本都是教师给出或者教辅资料中现成的,学生就是机械地训练. 我们是否可以思考:题目本身也让学生去创造,让学生做题目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时,一位教师这样处理:“已知直线y=-2x+4,________?”给出了半截题目,让学生自问自答.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后,编出许多精彩的小题. 例如,生1:求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生2:求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生3:结合图像,当x取何值时,y>0;生4:再加一条直线y=x+2,求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训练,而且学生考学生,学生会更有兴趣,都期盼着能考倒同学. 一开始学生的思维可能还是低层次的,现编题目的思维水平也是较低的,但不要操之过急,应给学生成长的时间,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必然会有质的飞跃,这样的数学课堂还愁学生无兴趣吗?

多样化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爱

上数学

所谓数学“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新的未知的问题环境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基于目标和内容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质量.

然而实际教学中,有的数学课堂创设的情境却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 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内容时,教师永远是用PPT打出一组组的图片,找出其中存在的特殊图形;学习“单项式”时,永远都是一组实际应用,得出一组“单项式”,从而观察单项式的构成. 有的教师喜欢把数学情境套上生活的外衣,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恰恰创设的情境却脱离生活. 这样的数学课堂显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我们应当好好钻研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寻找数学知识的源头,从广泛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从而真正理解数学.

细细翻阅我们的教材,发现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史的小故事,以数学史为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一节时,很多教师是这样引入的:首先回顾直角三角形的角关系:直角,两锐角互余,内角和等于180°;接着教师设疑: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最后动手实践:度量计算. 这种方式引入看似有回顾、有互动、有实践,其实全是知识的堆砌,抽象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妨这样开始:先欣赏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标志——以赵爽弦图为母本的图案,作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数学界盛事,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作为标志,这张图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从而很自然地跟学生一起研究赵爽弦图,发现了勾股定理,让学生体会到了发现的乐趣. 这时教师再介绍“勾三股四弦五”的由来,中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西方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勾股定理在初中几何的重要地位. 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的前辈是这样的厉害,原来数学这么有趣,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

又例如,在学习正负数的表示时,我们可以用中国古代算筹计数法引入,并一起分析中国古代表示数学的工具的优缺点:数性直观鲜明但数量表示烦琐复杂. 教师再简单介绍数字计法的演变史,从而引出现代的正负数表示法. 看似简单的表示法,却经过了这么多的复杂经历,所以任何事情都没有一帆风顺,需不断地发现改进、再发现再改进. 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正弦、余弦、正切名称的由来,徐光启的伟大工作. 还有如丢番图的年龄问题、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等. 寓教于乐,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挖掘.

借力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我

们的课堂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教育功能已成为时代发展赋予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课堂,已逐渐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几何画板现在逐渐成为数学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软件,它的动态演示功能,能很好地将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易理解,更能激发兴趣.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a,b,c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时,借助如下图的几何画板:

通过拖动A,B,C三个点,改变a,b,c的取值,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直观形象地得出二次函数图像与各项系数的关系,学生容易理解,也更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让我们潜心研究,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不再乏味,让学生爱上数学.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