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

2016-09-10 07:22段有强王静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初中数学

段有强 王静

[摘 要] 学习能量是英国教育界近年来出现的一套有关“学会学习”的新理念,它有关学习的倾向、态度和价值观,由改变与学习、探究意识、意义建构、创造力、心理弹性、战略意识和学习关系这七大维度组成. 本文试从这七个维度来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

[关键词] 学习能量;学会学习;初中数学

“学习能量”(learning power)是英国教育界近年来出现的有关“学会学习”的一种新的话语和理念体系,主要包括七大维度:改变与学习、探究意识、意义建构、创造力、心理弹性、战略意识、学习关系. “学习能量”为切实改进教学法、进行课程变革、开展个性化学习以及发展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 新课改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而这些和学习能量中的探究意识、意义建构、战略意识、创造力、学习关系等维度息息相关. 接下来,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从这七个维度来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

实施赏识教育,促进学生“改变

与学习”自觉

“改变与学习”体现的是学生能够并有意愿随着时间而改变,从而成为更好的学习者的意识. 它体现的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信心. 实施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的“改变与学习”自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肯定. ”而表扬是最好的肯定,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知识体系复杂,又稍显枯燥,致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不好学,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产生厌学情绪.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改进都给予表扬和鼓励. 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则大力表扬,甚至发动全班掌声鼓励,当这些学生得到了教师和同伴的认可,内心的满足感可想而知. 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能改变某些学生的一生. 实践证明,学生得到教师的赞扬和欣赏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他们向教师评价的方向发展.

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探

究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作为一个学习者,需要的是对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 ”新课改也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从接受式向自主参与、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加强对学生探索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并获得新知识. 由于数学本身比较枯燥,比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项式乘法竞赛. 由于教师运用了平方差公式,所以比学生的计算速度快很多,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好奇,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期待和兴趣,自然就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另外,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几何画板、FLASH动画等手段,增强数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建立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意

义构建”

“意义构建”体现学生将所接触到的事物和自身联系起来的能力,包括将事物和想法联系起来,并发现其中的模式和关系,从而构建自己的“学习地图”. 良好的意义构建可以使学生把新知识和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类比、类推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新知识. 思维导图是使用图形来组织和表达放射性思维的一种工具,它能使意义构建所强调的“联系”明确化和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出发,来学习新的知识. 比如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教学生根据本章节的内容来画思维导图,并在图上做好相应的标记. 比如在各分支上标注“√”“?”“×”等符号来表示“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 如图1是学生预习《实数》时的一幅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时能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在短时间内把握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 另外,标记的使用也能使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

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复习. 首先学生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理清相关的数学概念,建立章节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区分重难点,画出思维导图.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指导和修正,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比如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后,我们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在初三中考复习时,我们一般会按照知识分类复习,如函数知识,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主要分支,每个分支再细分为函数概念、函数性质及函数的应用等,当我们根据这些知识建立思维导图后,学生也就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函数知识框架.

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

“创造力”

头脑风暴法又称为智力激励法或集体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 Alex F. Osborn于1939年首次提出并在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将头脑风暴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保证课堂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头脑风暴法的使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 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气氛,营造一个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可以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的氛围. 学生在一种自由愉快的气氛中,让思维驰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设想.

(2)互补改善原则. 头脑风暴进行过程中必须追求思想的互补,大量未经深思熟虑的想法肯定会有缺点,学生应仔细倾听别人的想法,在别人思想的启发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设想,取长补短.

(3)以量求质原则. 追求数量,想法越多,产生好的想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4)禁止批评原则. 每个学生都不得对其他学生提出的设想提出批评意见,因为批评对创造性思维无疑会产生抑制作用.

运用头脑风暴时,教师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当然,教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开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息息相关,而且要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群体创造力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所有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大量、新颖的解决方法,更好地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制定目标,提升学生的“战略

意识”

“战略意识”维度体现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过程及对学习负责的能力,它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目的和方向意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战略意识强的学生能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任务与自己的目标结合起来,明白学好当前知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在单元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后面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他们能坚持制定并完成学习计划. 而战略意识弱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学习,没有自己的目标,缺乏学习能动性. 所以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调整中长期目标.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心,而且可以发挥其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

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优化学生的“学习关系”

“学习关系”维度有关学生怎样发展并有效地利用其社会资源来支持自己的学习. 这不仅涉及向他人学习并和他人共同学习的意识,也包括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关系”上有优势的学生能够自如地在团体环境和个体环境的学习之间进行迁移. 教师应努力营造以肯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挑战为特点的积极的学习关系. 这不仅可以提升个体学习能量,也有利于整体学习能量的提高.

现在很多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在课堂上也会或多或少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完全流于形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合作学习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一般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是合作小组建组的基本原则. 所谓异质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个性心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品质和性别等因素按一定的层次和比例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因此,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过多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而且还容易导致少数组员逃避学习责任;②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小组是一个共同协作的团体,要学习与不同的人相处,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共同进步. 在建组前,要对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能力、个性、成绩、家庭背景、特长爱好等方面进行了解,然后进行混合编组,对各组好、中、差成员进行科学搭配;③小组成员应是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 组建小组是为合作学习服务的,不是固定的、单一的,可以根据合作时间的长短以及学习任务的要求,进行小组组员的调整等.

小组成立后,要真正发挥合作小组的功效,还必须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每个小组成员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常见的有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报告者四种类型,每个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培养着学生不同的技能.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一段时间后,角色应该互换,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又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 选择合适的内容,把握时机,进行有效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选择合适的内容,把握好时机,给足合作讨论的时间,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 现在有些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很简单的知识点,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完全可以直接回答出来的,教师却一挥手,进行小组活动. 教室里面马上变得热闹非凡,看似课堂氛围很好,实则是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所以课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既能使后面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及时疏导、肯定,增强学生的“心

理弹性”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溺爱”现象,缺少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 然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面临种种困难,只有当学生有了较强的心理弹性时,才会明白当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坚持,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通过自身的创造力以及对目标的执着来克服困难. 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而言,逻辑性强、内容更抽象,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后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落差. 教师应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醒学生可以用学习能量中其他方面的优势来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 比如探究意识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良好的学习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从同伴处获得鼓励,等等. 另外,还有一部分成绩优等生,由于成绩一贯优良,更是难以承受失败的打击,偶有失败就可能一蹶不振.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进行及时的疏导,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明白遭遇失败是学习和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经历;要激励学生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增强“心理弹性”,从而提升学习能量.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
“学会学习”理念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