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2016-09-10 07:22顾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质疑情感教学

顾君

内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确定研究主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散思维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有助于甚至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的。本文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原理,认真培养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谈一点肤浅的想法。

关键词:情感教学 发散思维 质疑 方法

一.语文情感教学和发散思维的概念界定

1.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

语文情感教学,通过语文教师热情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迸发学习语文的热情,理智感、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是语 文情感教育的三大支柱。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并且“好之”、“乐之”。

2.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发散思维,就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是一种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它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其特点是思维过程无一定指向,在头脑里呈散发型,从多方向、多角度进行思考,并从多方面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

发散思维在语文学科里体现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较大的范围,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运用情感教学培养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特点,结合情感教学原理,教师一般可从授课氛围、课堂质疑及课后练习入手,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1.营造情感氛围激起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宽松、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他们才能自主地思考,才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此,教师应欢迎学生提出与自己或书本不同的看法,形成一个互相讨论、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和气氛。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意从多方面进行比较、琢磨。从矛盾中发问求解,以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承认差异,善于看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通过鼓励、赞扬学生独特的见解,催发学生心灵中求异发散思维的萌芽。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应经常用 “某某同学的疑问,谁来帮他(她)解决”、“老师这里不明白,谁能来帮我”、“啊,你考虑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有想到,真了不起!”等语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人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更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如,如在讲述《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面对艰难险阻,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然后一个个地解决小困难,最终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的经历;通过教材中散文、小说、诗歌中的“轰轰烈烈”“兴高采烈”“凄凉悲苦”等情感因素的发掘,调节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总之,在这样宽松、民主、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掌握了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情感活跃课堂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而发散思维主要是从求异思维开始的,求异的开端就是“质疑”。为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质疑”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创造生动活泼的思维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发展创造性思维。

A.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创造生动活泼的思维环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是兴趣的坟墓。要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教师就得讲究课堂提问艺术,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要能使学生通过思考有所发现,获得应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问题的难易,做到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不提,没有意义的问题不提,多提那些带有启发性或有争议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春》一文时,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美吗?作者笔下的春天为什么如此新鲜、欢快?你感受到的春天美吗?中国的春天美吗?你觉得它们各自美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要去寻求一个固定的答案,也不急于让学生马上作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启发了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B.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新的联系寻找突破口。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应着眼于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具备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对于教材中作品的写作背景、主人公及历史人物,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让同学们对于“我面对这紫腾萝瀑布为什么停下了脚步?”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停下脚步的原因是这紫藤萝勾起了我对儿时的记忆。这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华似锦,使我联想到了人的命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跨,每个人都应该像这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文章的主题突现而出。这样的问题,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如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学生发言、质疑、求异的胆子将更大,学习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C.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发展创造性思维

“多疑”是发散思维发展的前提,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师要欢迎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发表“异端”思想,这对于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思维,培养兴趣是有好处的。例如,我在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时,要求学生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发表议论,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另辟蹊径。如此一来,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没有淤泥哪来莲花?这样,就引导学生写出了以赞美滋养了莲花的肥田为中心的佳作。我想,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今后大胆地发表其意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切实培养和发展其求异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3.设计情感练习深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练习设计应具发展智力的价值,应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创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必须注重设计一些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的练习题。这样的习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利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如学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后,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太空的资料,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以《我在太空的一天》为题,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太空寻找外星生命……;学完《孔乙己》一文后,启发学生根据孔乙己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身份、地位、性格,想象孔乙己假如中举以后的命运结局,写一篇题为《孔乙己中举以后》的作文,或要求学生为课文补写一个“尾声”。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积极健康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原动力。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一个情感境界,把课文之情挪移到学生心灵中去,激起其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和课文中的人物同悲喜、哀乐,恨其所应恨者,爱其所当爱者,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感品质。让情感之藤围绕语文教学而攀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学语文教与学》.大众文艺出版社

3.《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4.《保持好情绪》.李志廖著.中同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徳市马目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质疑情感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