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配置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6-08-09 09:46刘洋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部晋升资源配置

刘洋

现代组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源,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组织中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需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下面以人力资源配置的内涵、目的和意义为出发点,对当前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从人才评估、业绩考核、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方面做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

一、人力资源配置的内涵

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促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的比例配备,确实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从而为组织带来更大的回报。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

人力资源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人力”资源,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好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挖掘潜能作用的发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使其与“物力”资源有效融合,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社会和经济保持活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但可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结构趋向合理,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个人的才智和潜能等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调整融洽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从而形成组织内部的竞争机制和对外竞争合力,持续激发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四、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有:部分员工处于“半闲置”状态;内部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优秀人才晋升受到诸多限制,遭遇职务“天花板”等。

1.部分员工处于“半闲置”,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机制

(1)原因分析

第一,奖惩机制未发挥导向作用。月度、年度(或季度半年度)考核和晋升机制等未激发员工内在动机、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未得到科学合理运用;优秀员工较一般员工的实际所得差距较小,无法持续调动部分效率高、能力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部分直线经理对于绩效考核存在误区。对于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缺乏必要的监控、辅导和反馈;在绩效评价中容易陷入“过宽”、“趋中”和“等级区分”等陷阱。

第三,部分员工对于工作目标和岗位任职要求没有充分理解,岗位说明书形同虚设。员工未给予岗位说明书足够重视、未比照岗位说明书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随着组织发展阶段的不断变化,部分岗位说明书未及时更新,内容不符合实际,无法起到有效指导和衡量的作用。

(2)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建议

第一,加强直线经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其了解相关知识,在绩效考核上做到有的放矢。形式可以为:给直线经理发放关于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手册;并对直线经理在绩效考核方面的疑问进行解答、记录、分析并汇总。

第二,通过放宽员工绩效评价区间,进一步拉大员工所得差距。

第三,对于新进人员,建立以岗位说明书为核心的招聘、考核和管理制度。严格根据岗位实际需要进行招聘,招聘前,人力资源部与人员需求部门进行双向沟通,共同拟定空缺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内容包括:工作说明、技能要求、绩效评价标准、工作环境等。招聘启事、招聘的测试方式和题目等一系列程序严格依照岗位说明书来实施。新人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入职引导,包括岗位说明书的作用、考核方法及重要性、晋升发展渠道等。

第四,人力资源部与直线经理根据部门职责,确定岗位及所需员工人数。对于超员部门,可采取部门新进人员不增加绩效工资总额或超出人员再培训后调岗等措施。

第五,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建立“关键人才”库,根据其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给予授权、晋升、加薪和培训等,支持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加强梯队建设、完善组织人才库。人力资源部应通过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直线经理推荐等方式,了解各部门优秀员工的工作情况和个人能力,并依照这些信息建立人才储备库——即部门岗位结构图,其中包括部门的岗位结构、岗位技能要求、每个岗位上的员工及其业绩表现和各个岗位的后备人才等。

第六,除了正向的牵引机制和激励机制,组织还可以有反向的竞争淘汰机制,将不适合组织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员工释放于组织之外,同时将外部市场的压力传递到组织之中,从而实现对组织人力资源的二次激活,防止人力资本的沉淀和缩水。组织的竞争与淘汰机制在制度上主要体现于竞聘上岗与末位淘汰制度;人才退出制度(内部创业制度、轮岗制度、自由转会制度、待岗制度、内部人才市场、提前退休计划、自愿离职计划和学习深造等);人才退出管理。竞争淘汰机制对于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质量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益作用明显。对于绩效长期不达标的员工,建立“半闲置员工”库,进行绩效辅导、调岗、培训、降薪等,如仍不合格,可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予以解聘。

2.内部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不畅,员工流动缺乏积极主动性

(1)原因分析

第一,部门间缺乏相互的了解,如工作内容、所需技能和发展渠道等。

第二,部门内部缺乏人员的流动,导致员工长期从事同一工作,易产生枯燥感和挫折感,从工作中难以提升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2)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的建议

第一,建立规则灵活的轮岗机制。让人才在“流动”中成长,使管理在“流动”中激活。主要分为两种情况:①部门主动的轮岗机制。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内部招聘,招聘公告中列明招聘岗位、所需工作技能、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等,使得应聘人员目标明确;②员工主动的轮岗机制。员工可向人力资源部自荐所适合的岗位,在相关岗位有人员需求时根据情况予以安排,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导师辅导。

第二,进行内部员工满意度测评。实践证明,此类活动可每半年举行一次,目的是加强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协作情况的相互了解,并帮助自身查缺补漏、改进不足,最终形成组织合力。

第三,由工会定期举办会员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进员工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增加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营造相互关怀、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团队氛围。

第四,建立内部论坛,给员工提供有效诉求的场所和渠道,促进内部和谐。

3.优秀人才晋升受到诸多限制,遭遇职务“天花板”

(1)原因分析

对于组织优秀人才的个人晋升,既无法提供职务的提升,也无法给予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报酬,在向上配置形式上过于单一,在市场化的今天,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建议

建立双通道晋升体系,实现员工职业发展。在原有行政职务晋升基础上,建立专业技术双通道晋升体系,打破职务岗位限制,合理规划员工职业发展。针对主要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首席岗位、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等不同岗位层级,明确各层级晋升条件、任务目标及享受待遇,员工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向上一级晋升,每年接受考核,考核不合格则回到下一级岗位,逐步建立起灵活流动的双通道体系。同时,充分利用首席制培养明星员工和技术专家。对于首席制的任职条件、考核指标予以限定,在赋予首席制相应物质待遇的同时给予一定业务权利,提高其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惠则足以使人。”这个惠不是小恩小惠,今天给你发点钱,明天请你吃个饭。最大的恩惠是能不能“物”有所用、“物”尽其用,员工能否充分发挥优势、不可或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领导能把一个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把废物变成宝物,而不称职的领导,则是把一个有才华的人放到最不合适的位置,非把其变成废物不可。总之,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配置合适数量并具备所需技能的人员,并把其放在合适的岗位。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部晋升资源配置
员工晋升的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企业中人力资源部如何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谈谈人力资源部为核心的企业人才供应链模型构建
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晋升能抑制过度投资?
非人力资源经理如何管好人力资源
多元晋升,助推员工职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