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

2016-08-09 13:38马荣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

马荣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思考 情境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41-02

数学阅读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教材和练习题中的数学语言虽然简单明了但比较抽象,特别是数量关系经常是隐蔽在只言片语中。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数学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均衡,在解答判断题、应用题时无从下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学生对数学文本的分析、解读能力的不足造成的,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以情孕读,构建以“行”为中心的导读提纲,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学力。

一、情境孕育阅读

教师要像母亲孕育孩子一样,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阳光、雨露”和“各种营养”,让学生在不同氛围的情境中阅读,这样的阅读自然是积极主动的、有意义并且是高效的。

(一)创设“冲突化”情境

案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导读设计:

师:一年级新生报名以后,学校教导处要为每个同学编一个学籍号。如果请你来设计方案,你打算怎么设计?可以4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情绪高涨,他们各抒己见,有不少学生提出了用数字编号码来解决问题,教师自然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码的方案。

生1:支持1号方案,编码最简洁。

生2:我觉得2号方案不错,如果校长、老师或同学要找一个学生很方便。

生3:3号编码最科学,看到学号就知道一个学生在几年级几班。

……

师:我们不要着急下结论,生活中有着很多编码,比如:你家住几号楼几单元,你家的汽车牌号……请大家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再4人小组交流,你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推荐你认为最佳的编码方案。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各自的观点也就不同,教师在这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面对矛盾冲突,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新知生长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自主构建最佳的编码方案。

(二)营造“强对比”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相类似的习题放在一起,为学生营造“强对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辨的机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分数乘法中练习题的导读设计:

1.一根彩带长4米,扎花篮用去米后,还剩下多少米?

2.一根彩带长4米,扎花篮用去后,还剩下多少米?

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的异同,通过反复读题,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回顾分数减法的知识点,对比分数乘法的意义,加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理解就随之加深了。在阅读中比较题目的异同,圈画关键词,在比较中阅读,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理解能力。

(三)贯以“大问题”情境

“大问题”情境是一节课的总领,是既定的教学目标。要完成此项任务,学生需要从给定的信息中不断地阅读、提炼信息、思考来解答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比例尺》第一课时的导读设计:

课前印发:①中国铁路示意图。

②常州火车北站——北京火车南站的动车时刻信息表。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现有的资料,想办法估算出这列动车到达北京的大概时间吗?

生1:利用铁路示意图,测量图上常州北到北京南的距离。

生2:不能量直线距离,要按照动车行驶停靠的站点线路来测量。

生3:要算出时间,必须要知道路程和速度,现在就差距离,可以先测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就可以了。

……

师:了不起,老师要为你们点赞。大家注意到了吗,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猜一猜是什么?

生4:比例尺。

师:对!比例尺。你了解吗?还想了解什么?

生5:地图上见过。

生6:我爸爸是设计师,我在他的图纸上见过,但是不理解什么意思。

生7:比例尺和哪些知识有关联?

生8:除了地图上,比例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的用途?

生9:比例尺是一把怎样的“尺”?

……

师: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认识比例尺了,它究竟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大家打开书本,开始今天的研究。

以这样的“大问题”情境作为本节课的总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应用比例尺的平台。给了学生一个阅读的脚手架,把学生心中朦胧的、碎片的比例尺知识激活,将学生引入最优发展区。

二、构建以“行”为中心的导读提纲,提升阅读实效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同时段会出现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应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采用高效的阅读策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阅读。构建以“行”为中心的导读提纲,是提升阅读实效的前提。以“行”为中心的导读提纲是按照“以行导读——以行检读——以读促行”的线索分层,为学生列出阅读学习的要求,并预设学生各个时期的学习心理或行为,以考查学习的实效。

案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第一课时导读提纲:

如果能持之以恒地贯彻以情孕读,构建导读提纲,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尚未形成时,以行为中心的阅读提纲要以教师提供为主;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行设计导读提纲,进而根据学习需要自行拟定导读提纲,完成从学习模式到学习能力的转变,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新探
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习得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