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2016-08-04 17:32阳作林
科教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互联网

阳作林

摘要 互联网不仅推动经济方式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缺乏互联网思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六个方面提升工作效率,从科学目标的引领、营造和谐的就业文化、完善就业工作机构、配置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到搭建大学生自助式的就业平台,构建信息化、全程化、立体化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2.086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 749万,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而高职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强,学历不高,其就业问题更是一项棘手的问题。2015年2月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寻全程化、立体化、信息化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模式,以便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高职院校应有的责任担当。

1 “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部分,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依据发展的时间来看,互联网中有四种子网络,主要是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服务网络,服务网络由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构成,它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会与内容网络、关系网络逐渐融合。①互联网是一种信息流、一种关系的集合,更是一种协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原有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环节,从而实现各个模块的重构。

互联网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1)开放性,互联网的终端间的对话与交流,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广大网民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获得和分享更多的信息资源,而且每一个个体可以通过博客、SNS、微博、微信等技术,可以构建自己的传播中心,同时通过各种关系链条,个体与外界保持着信息的交流与沟通。(2)平等性,因为互联网的虚拟特性,身份失去有效性,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平民,不管你是学术泰斗还是白丁,每个个体在互联网上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即互联网、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们更有机会,也更愿意表达或表现自己,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自由上传资料并发表评论,表达信息和观点,没有权威和非权威之分,都是平等的。(3)便捷性,互联网本质中的连接,就是使得信息的传输比传统方式更迅速,而且成本更低,“完全免费的午餐”在互联网界已经是家常菜了。因为大数据能将很多繁杂的程序和操作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得到轻松解决,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2 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比较重视就业指导工作,设立招生就业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各类就业指导讲座,举办校园招聘会等等。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还缺乏互联网思维。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科学目标的引领。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而目标是指引工作的明燈,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要素。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事务型的管理工作,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有些院校虽然知道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名无实,或者根本没有将其纳入课时中,就连选修课都难以做到,主要是集中指导,就业讲座的开展,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信息的搜集与传递,举报校园招聘会等。而没有科学目标的引领,认为让大学生找到一项满意的工作就是目标。而没有把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作为目标。

(2)缺乏就业文化的熏陶。高职生就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属于文化范畴。“大学生就业文化就是相对于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积极追寻自身价值、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就业理念总和而言的。”②高职院校由于大多是中专和中职升格而成,而且高职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还不够强,整个大学精神、大学文化还在形成之中,目前更加注重高职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其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还较缺乏。

(3)缺乏合理的人员配备。依据调查显示,目前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是在招生就业处,且就业指导工作任务繁重,大概每一个部门人员对应就业学生是1000人,这与一些西方国家每一个就业部人员对应大约 200个毕业生来说,差距较大。缺乏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足,更缺乏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

而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有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必要管理的常设就业指导机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负责领导,是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构下设若干部门,部门间职责分明、各司其职。设有中心主任、就业顾问、就业主管、对外联络员、秘书等岗位工作人员。③而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还缺乏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现实中承担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是非专业人士,比如学生辅导员、行政人员等,缺乏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人员,如数据分析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方面的师资。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难以达到专业化的队伍。

(4)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内容。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在阶段上缺乏连贯性,没有形成体系,在内容上缺乏时代性和生动性,没有体现“本土化”和“个性化”。在结构上缺乏整体性,不能更好发挥就业指导的育人功能、引导功能。与“互联网+”的动态性、服务性思维相去甚远。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主要注重教育学生如何获得就业信息,以及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把规划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不注重高职生的个体需求,不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3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策略分析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高职生就业创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④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就业指导工作中能获益,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资讯多,信息量大,却容易流失,机会只能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高职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具有互联网思维,要有整体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需要形成线上与线下,他助与自助的全程化、全面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3.1 科学目标的引领

目标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要素,目标是航行的方向,所以需要科学目标的引领。就业指导目标不仅仅是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主要是看学生的就业质量如何,关键是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需要高职院校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学校吸引力的体现,毕业生是否能就业,是否能好就业,是否能就好业,是对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项检验。高职院校校一方面要以“学生成长成才、就业与创业”为导向,构建就业工作责任制度,另一方面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就业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就业、学会创业、学会做人,为提升终极竞争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该以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构建信息化、立体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目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课程内容这四要素要协同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培养他们的信息认知能力、任务执行能力。

3.2 营造和谐的就业文化

大学生就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熏陶、导向和塑造功能,它是一所高校精神的引领,对学生的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⑤在当今严酷的就业形势面前,高职院校要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就必须重视就业文化建设,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立足于生命本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从深层次形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文化特质和价值精神。要营造以促进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文化体系,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校园的景观设施、文化长廊,以及丰富多彩的就业文化活动,与相关的企业文化融合,倡导踏实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与教育,并内化为自觉行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3.3 完善就业工作机构

合理的机构设置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保障。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是非线性的发展工作,需要搭建立体的网状就业工作机构,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改变传统的指导模式。在学校方面,应从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规划,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起就业理论研究室、就业心理咨询室、数据分析室等辅助设施,对全校学生做好职业辅导和就业工作的服务。在系部方面,成立就业指导室,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以及系部的专业设置,配备一定数量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以便及时的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反馈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做就业指导服务。在学生社团方面,让学生们组建就业创业社团,让他们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自我规划,变他助为自助。立体的就业工作机构,应具有“互联网+”的服务思维和动态思维,就业指导的内容、方法要随着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心理发生变化而发展,以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目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4 配置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打造一批网上与网下;专职与兼职;一线教师、人力资源专家与企业经理构成的师资队伍,他们都必须拥有较强的信息化素养,专业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从个性测评、职业倾向测定、形象设计、社交礼仪、择业心理辅导、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并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的培训,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理论素养、信息化素养。不断接收社会职业信息,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就业指导信息的有效传播,形成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是创新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

3.5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在“互聯网+”时代,最重要的是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并传播信息,通过微博、微信、QQ等多种信息技术,并搭建微服平台,及时跟有问题的同学沟通与指导。“互联网+”思维要求高职院校加强服务意识,发挥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引导功能,内容发生了变化,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本身需求出发,以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相匹配。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以及高职院校三年制的特点,构建个性化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大一的学生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认清社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及时扬长避短,并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与爱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大二的学生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形成积极的职业目标,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对大三的学生而言,主要是帮助他们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处理招聘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制作电子简历、如何参与网上应聘,如何猎取工作。

3.6 搭建大学生自助式的就业平台

大学生强则国强,大学生兴则校兴,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服务的功能,在就业教育的过程中,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宏观指导下,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团委共同搭建大学生自助式就业平台,引导大学生们建立“创新创业协会”、“就业指导协会”等专业社团。通过朋辈心理,让大学生们主动去建立“就业信息资料库”,开展“各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指导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效的就业信息,并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各类活动,从策划到结束都由大学生们自主完成,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组织管理素质,而且增强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连接,让大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让大学生从中找到自己需要提升的素质,从而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动力,不断的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重庆市 2013 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模式研究”(项目编:133260)

注释

① 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12).

② 郑纯,凌辉剑.加强就业文化建设提升就业竞争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③ 王艳,何犇.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4).

④ 黄敬宝.“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就业与新思维[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

⑤ 余敢才.从就业文化视域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7).

猜你喜欢
互联网+高职院校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