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与时俱进雅俗共赏

2016-07-30 20:43叶晓韩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流行文化高中语文

叶晓韩

摘要:现在学生对于文化历史的热情较低,且多从电视作品中获得。而传统文化历史的课堂教育更侧重在正式严肃的文学解读,紧跟课文和练习,相对封闭于教材世界。但课堂教学并不是在对抗潮流文化、流行文化,而历史文化可以通俗化但绝对不能庸俗化。在流行文化还不能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课堂需要成为那块补丁。

关键词:高中语文;历史认识;流行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29-02

1.学生文化历史作品认识的现状

某日上课前在教室调整课件,看到学生聚在一起聊天,一学生说:霍建华好帅啊!另一学生说:诗诗好漂亮,好想他们在一起。然后大家娇笑齐呼:对啊对啊~~此时恰逢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热播,我于是追问:电视剧好看么?学生回答:好看好看,演员长得帅会撩妹,女主衣服也好漂亮。所以学生喜欢的是这个爱情故事,是希望俊男美女在一起的美好,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热烈爱情,其实无所谓到底哪个朝代哪个皇帝。

对此我也有些忧虑,历史上的朱祁镇于"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明朝君臣的卫国死守不南迁,功过评说,绝不应仅仅是男主悲愤亲征被俘,敌军男三爱慕女主,感动放人的爱情故事。电视剧的片面化演绎,虽则故事必然有其主题,比如爱情,来迎合观众的喜好,但是电视剧也不应成为披上历史外衣的人偶,只为了导演一场四角恋。

2.课堂教学拓展文化历史知识

某次练习卷中节选了《明史·于谦传》,于是我想借此讲讲他们的朱祁镇。问谁知道于谦,大家都说不知。问知道《石灰吟》么,也几乎无人回答。直到我开始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同学们才开始知道,并且能背出前半首"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此也略可知当年背得不错,人物却不算了解。

传记讲解到于谦任兵部左侍郎,"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时,给学生们拓展土木之变由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作战时不听劝告,中敌诱明军深入之计,战败撤退时路线屡变,兵疲马乏错失良机,致使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四朝老臣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讲到这里,学生们纷纷表示愤怒,已然认识到新的明英宗。

再讲到"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告诉学生们于谦单凭死守不南迁的气节,就足以名垂青史,更何况短期内集结军队,筹集粮食,拼死守住京城并且击退敌人,守住大明江山!此可算是民族气节之典范,拯救危亡之国士了啊,等再讲到后来英宗杀于谦,同学们已出离愤怒,大骂英宗了,还哪有朱祁镇好帅啊之语。

其实学生对于历史充满了好奇,也处在一个积极接受的时期。在教学过程中稍作拓展,免其陷入电视剧的陷阱之中。虽然同学们也明白电视剧大多是虚构的,但是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历史之前,却也不能明白我国历史之厚重,中华文化之博大。

之前《芈月传》热播,也是借作业中赵括的传记略行讲解秦昭襄王和宣太后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学生们了解后也觉得这不应该是后宫女人戏,拓展知识,其实历史比电视还精彩。

3.课堂教学应与时俱进雅俗共赏

有的学生喜欢剧情,不分是非,有的人高中历史学得笼统,大学以后不再接触文史,而且很多人普遍没有主动了解历史的意图,看电视消遣顺便了解历史,电视怎么放就怎么看,至于真实与否他们并不关心,但历史认知基本也就由此而来了,所以教材以外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古装剧虽不等于历史剧、纪录片,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但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中的大事,除了历史重大事件的个大之外,其节义是非也是一个大,历史观树立,不仅在于书本,也应在于是所有途径。有人说"早年间的历史普及靠金庸,现在靠于正",实在令人胆战心惊啊,金庸和于正岂止云泥之别,金庸至少知道忠义,于正实在没什么节操,如此如何能不着急学生们的历史认知和人生观世界观。很多学生如果不是利益驱使,或者考试需要,连《一个小时学会欧洲史》这种口袋书都读不下去,何况正经一套《二十四史》。人们喜欢猎奇,所以电视剧投观众所好,或为了节省时间,或缺少文化,随意改编;大家越看这种电视剧越没有三观,越喜欢奇怪的剧,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追随电视剧的脚步于教学中的基本历史和价值观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文言文,课文也好,练习也好,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不知凡几,除去字词句读,此中人品修养,节操道义,家国情怀,民族文化亦为重中之重。传统教育并不是在对抗潮流文化、流行文化,历史文化可以通俗化但绝对不能庸俗化。在流行文化还不能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课堂需要成为那块补丁。

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第一页所言:"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学生对文化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敬意,才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希望。

猜你喜欢
流行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流行文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探析
浅谈流行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流行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的影响
韩国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