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霞,李占启
(郑州师范学院,郑州 450044 )
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类型辨析
——以“名+动”为例
焦晓霞,李占启
(郑州师范学院,郑州450044 )
摘要: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准确辨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首先要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合成词结构类型的判断依据,理解语素义与语素义、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义的发展演变,掌握语素与语素组合时常见的语义关系类型。
关键词:合成词; 语素义;词义;结构类型
在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合成词的构词类型辨析是重点和难点,它主要讲的是合成词的内部结构规律和类型,即构词法,所谓构词法“就是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词素(也叫语素,后文统称为语素)与词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合成词的构词类型判断存在很多疑惑:如,偏正式合成词与主谓式(也叫陈述式)合成词都有“名+动”和“名+形”的组合形式,偏正式合成词与补充式合成词都有“动+动”“动+形”和“名+名”的组合形式,如何区分它们的结构类型呢?本文以“名+动”为例探讨合成词的构成类型辨析,主要通过了解语素与语素在语法、语义之间的组合关系,达到正确理解、辨析和解释词义以提高准确用词能力。
一、合成词类型辨析问题归因分析
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是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教材对该知识点的处理过于简略
只“注重理论、静态的描述,缺少宏观、动态、解释、意义方面的把握”[2]比如:崔应贤、刘钦荣主编的《现代汉语》(上)对动宾型的解释:“动宾型的前一词根语素往往是动词性的,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例如:司机、扶手等。”[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上册)对动宾型的解释:“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例如:司机、管家等。”[4]
2.常用工具书对合成词词义说明简单
如:“司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火车、汽车、电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驾驶员。”[5]1227而没有从词的构成语素义上做进一步的解释,“司”在这个词中所采用的语素义是动词性的“主持、操纵、经营”,“机”在该词中的语素义是名词性的“机器”。 学生对词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现实生活中对词的整体运用情况而做出的判断,而对词义的发展变化及词义跟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就不甚理解。
3.学生知识系统有待完善
学生没有系统的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掌握的知识点较为零散,对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合成词的结构判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能理解一些词的整体意义,而不明确合成词结构类型判断的依据是语义结构关系。
4.教师课程关联意识较为薄弱
教师的课程关联意识欠缺,多数教师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自觉处理教材的侧重点、难点及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的讲解顺序,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由此可知,合成词结构类型辨析是教师讲解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二、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方法
1.明晰词和短语的区分
我们要分辨合成词的结构类型,首先要辨析词和短语。其辨别的主要方法是插入法。比如 “眼红”一词,在“你看他眼红得吓人,是不是患有红眼病?”在这句话中“眼红”是一个短语,二者的关系较松散,中间可以插入“很”“不”等其他成分,两个语素意义都不发生变化,组合关系也没发生变化。而在“看到哥哥买辆新车,弟弟有点儿眼红”或“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两句话中的“眼红”就是一个词,这里“眼红”是个形容词,表示“看到别人有名或有利非常羡慕或忌妒,自己也想得到”或“激怒的样子”。这里“眼红”的意义不再是两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组合或相加,已经凝固化,中间不能插进其他成分,一旦插入其他成分,语义将发生变化。因此,词义往往通过语境来体现,一个语言单位是词还是短语可以用插入法来检验。
2.厘清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徐通锵老先生早在1997年就指出,“汉语辞的构造最主要是语义问题,需要重点弄清楚辞内字与字之间的语义关系。”[6]这就暗示我们:词是有核心的,这个核心就是语义核心。而复合词的语义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说明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语素义的直接组合、语素义的比喻和引申。从词的构成上看,语素和语素组合的语义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语义关系类型:性状、场所、施事、受事、施动、受动、工具、因果、方式等。语素义之间的语义机制是判定合成词结构的主要依据。
3.“名+动”构词类型分析
合成词的构词类型较多,其中“名+动”的性较大,下面以崔应贤、刘钦荣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所给的词为例,来探讨如何辨析“名+动”的构词类型。
表1 “名+动”的构词类型举例
教材中分别给出了第一组偏正式合成词和第二组主谓式合成词的例子。但在学习时,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第一组和第二组都是有相同组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为什么却归属不同的构词类型?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哪儿?如果脱离教材我们再碰到一些类似的词时该如何判定它的构词类型?
对于这样的复合词我们需要从语义上进一步分析。词义具有凝固性的特点,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名+动”的这个组合方式中,第1组都是动词,动词语素是整个词的中心所在,它决定了整个词的词性,同时动词语素的意义也是整个词义中心所在,其中的名词语素只是对动词语素进行修饰或限制,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所采取的情状、态势、方式、依据或凭借,他们之间的语义组合关系并不是两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整个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只是其中动词语素所表示意义的一部分,两者是属种关系,所谓属种关系,就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仅仅作为后一概念外延的一部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属种关系。”[7]比如:“蚕食:【动】像蚕吃桑叶那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5]125“食:【动】吃。”[5]1181在这里,“蚕食”是“食”的多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席卷”是用一种大的力量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进去,而不是席子自己卷走,也不是用席子卷走。这两个词中的名词语素都是表示某种动作的情状和态势,一般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比喻实际上是动植物和自然物领域的概念在人类认知领域的“投射”,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造词法。“口授”中的“口”只是“传授”知识时凭借的一种工具或方式。“目送”是“送”人或载人的车、船离去时的一种方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这种结构中,动词语素是该词义的重心所在,承载着整个词义的主要内容。名词语素不是动词语素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的直接施动者或受动者,而与动词语素是一种修饰或限制(可以是情态、方式、工具、地点、时间或原因)关系,具有这种语义结构关系的词属于偏正式合成词。
第2组从整个词性上来看,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整个词汇意义是两个语素意义的直接组合,动词语素所体现的动作、行为是由前面名词语素所发出或携带的,后一语素是对前一语素的陈述或说明。比如:“海啸:【名】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上风暴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5]507(这种剧烈波动会伴随一定的声音。)啸【动】③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5]1439“自学”是指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学习。“日食”是太阳被“吃”掉,“日”和“食”之间是受动的语义关系。“耳鸣”指声音发出的部位是耳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组词中名词语素和动词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是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或当事关系,具有这种语义结构关系的词应判断为主谓式合成词。
结语
现代汉语合成词结构类型较多,通过对“名+动”构词类型的分析,我们发现要准确辨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首先要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语素与语素组合时的语义结构关系来判定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合成词中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是判定合成词类型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87.
[2] 冷瑾.对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中课程意识的审视和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33-135.
[3]崔应贤,刘钦荣.现代汉语(上)[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11.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 增订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9-260.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K]. 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
[6]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2.
[7]张同生,王明祥,刘宗棠. 逻辑知识与题解[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22.
(责任编辑:张连军)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4.0016
收稿日期:2016-06-12
作者简介:焦晓霞(1978-),女,河南夏邑人,郑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李占启(1978-),男,河南遂平人,郑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4-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