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以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为例

2016-07-26 07:56邹明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药学专业微课程

邹明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以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为例

邹明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摘要:微课程教学内容保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耦合性特点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以医学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微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构建适应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程;药学专业;专业基础课

微课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提出[1],其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其适用于学习者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过程[2],而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保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耦合性的特点亦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3-4]。

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学习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医药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仍未走出学科的框架,内容的设置缺少与药学专业课程的衔接,课程的专业服务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另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化学系列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庞杂、理论抽象,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吃力,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探索适应于药学岗位需求的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医学职业院校基础化学的微课程课堂教学为例,力求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有效途径,现介绍如下。

1 基础化学微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对化学课程的特点、药学岗位需求和学情3个方面的分析,基础化学微课程的设计拟采用专题知识点模式[5]。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岗位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6],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中的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及化学方法化整为零,切分成相对独立的部分,形成溶液化学、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烃的含氮衍生物、化学反应与滴定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六大专题;将专题再拆分为若干个小知识点或者小专题微课程,保持专题下微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如醇的性质可分为伯醇的性质、仲醇的性质和叔醇的性质;以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情境引入展开知识点讲解,以分层次教学和实践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通过学生考核和师生交流评价教学效果。基础化学微课程课堂教学设计见表1。

2 基础化学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2.1实验目的

验证微课程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否提高教学效果。

2.2实验分组

选取了山东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14级药学专业11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药学1班56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开展微课程课堂教学;将药学2班58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授课,两组授课内容相同。

2.3实验过程

表1 基础化学微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两组课堂教学安排见表2。微课程课堂教学采用交互式教学。借助我校微信公众平台,提前发布课程计划和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预习,以微课程视频为教学切入点,通过教师和学生课堂交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及时帮助完成教学活动。

表2 课堂教学安排

2.4实验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实验组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例为41.1%,对照组为24.2%,实验组71~80分为考核成绩的主要集中区间,而对照组60~70分区间的学生人数比例最高,见表3。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故在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微课程教学有积极意义,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表3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

微课程教学活动实施后,实验组学生普遍反馈学习目标更明确,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认可微课程教学对其学习的积极意义,具体见表4。

3 总结与展望

立足药学职业岗位的需求,基础化学微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必需、够用”为度,将化学的基本知识点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入课堂,强调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融合,解决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避免了基础化学课程内容的重复与脱节,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师生通过沟通交流,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更好地掌握岗位必需的化学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以短小精悍的视频片段为载体,通过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整合,联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中已经初见成效。

通过微课程课堂教学探索,我们也意识到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易受微课程内容设计的影响,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的情境设计更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情而言,微课程的视频时长以10~12分钟为宜,视频时长过短易导致课堂节奏松散,但不宜超过15分钟,较大的知识容量反而会降低高职学生的认知度;三是学生学习效果还受到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应当开发适合该学生群体的微课程视频。

表4 实验组学生对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统计(%)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3]苏仰娜,黄映玲.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60-67.

[4]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5]朱长俊,周盛梅,朱红薇,等.专题微课生物化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15,27(4):141-144.

[6]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19-12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12-0043-03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646)

猜你喜欢
专业基础课药学专业微课程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关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农林专业基础课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