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中亮(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101)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卫中亮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101)
摘要: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其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媒介素养的动态与静态形式的心理结构,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素养教育;心理结构
在社会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今天,媒介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人一夜成名,也可以使人秒杀于媒介传播。媒介在方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负面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积极应对媒介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是其成为合格的媒介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媒介观,也是信息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学界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认识,其核心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解读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一是强调媒介素养是受者关于媒介的各种能力。如,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二是强调媒介素养是受者关于媒介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系统。如,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David Buckingham说:“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加拿大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学者鲁宾从能力、知识和理解三个模式来解释媒介素养。台湾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受者对媒介的解读、思辨和欣赏,并利用媒体构建社区的文化品位,同时强调大众的传播权利和责任也属于媒介素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界解释媒介素养的视角主要放在受者的认知过程,关注的是他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部分个性心理倾向,即能力,强调了媒介素养的静态特征。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媒介作用于个体时,必然引起他们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其结果会带来个体在各种心理现象和个体心理方面的变化,如媒介认知、媒介情感、媒介意志、媒介行为、媒介态度、媒介价值观、媒介道德观、媒介需要(动机)、媒介能力,等等。这些变化沉积下来并成为一种个体关于媒介的习惯,就形成了媒介素养。所以,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的刺激作用之下,受者所产生的有关媒介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结果,并会对媒介产生接近或回避的心理倾向与行为,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和习惯三个方面,是动态与静态的综合系统,其实质是个体如何处理与媒介的关系,表现为个体对媒介的主观意识和能动性。
媒介素养的综合系统包括了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动态的媒介素养是站在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的,它随着媒介刺激的不断作用而发生变化,向着更高层次的素养发展。静态媒介素养是站在某一时间点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反应的,它指的是个体在媒介刺激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心理,即它是个体媒介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横截面。关于媒介素养的心理结构,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1.媒介素养的静态结构分析
从图可以看出,就某一时点来看,媒介素养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接触媒介;二是认识理解媒介;三是评估媒介;四是使用媒介。
一是接触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选择和接触倾向,以及选择、接触的能力。不同的群体或个体对媒介的接触不同,既受到其知识、文化、背景、职业、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二是认识理解媒介,表现为对媒介及其信息的知晓、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媒介知识,既知晓媒介的存在及其形态,也理解媒介及其产品(包括其传载的信息),最终受者结合自身的元认知,全面认识理解媒介。
三是评估媒介,表现为对媒介提出质疑、批判性,以及与受者原有的需要、态度相比较产生情感体验,形成新的媒介态度或巩固旧的媒介态度,最终形成价值观、道德观等个性心理。
四是使用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应用能力(包括创造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等)和媒介习惯,以及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反馈能力和习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媒介意志。
这四个维度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很难确认媒介素养形成的“入口”,也就是说,媒介素养教育既可以是从受者的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入手,也可以从他们对媒介的认识理解或评估开始,这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同时,认识理解媒介和评估媒介是构成媒介素养的知识成分,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是构成媒介素养的能力成分,其中任一方面的变化都是媒介素养体系的具体体现,即,均可视为媒介素养的提高与变化,这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内容方面的依据。
2.媒介素养的动态结构分析
媒介素养的动态是站在个体的发展过程的角度而言的,从上图来看,它是指媒介素养从某一个静态素养发展到下一个时期的静态素养,再到下下一个时期的静态素养……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进而形成正解的媒介习惯。在此过程中,受者的媒介动机是推动其媒介素养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静态的媒介素养是受者经过自身对媒介的一系列心理反应所形成的,必然在受者身上产生“心理能量”,包括心理动能和心理势能两个方面。心理动能主要包括媒介需要、媒介动机、媒介能力、媒介态度等,它直接对外做功,表现出接触媒介的习惯和使用媒介的行为,推动受者的媒介素养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心理势能包括媒介知识、媒介情感、媒介意志、媒介价值观、道德观等,诱发、支持着受者的心理动能发挥作用。其中媒介动机是最直接的内在动力。受者在媒介知识等的基础上,产生对媒介的需要、兴趣,以及借助媒介发展自身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要求、欲望。在需要的支配下,受者借助已有的媒介能力,进一步接触媒介、认识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推动媒介素养向纵深化发展。
因此,应该站在受者已有的媒介素养的基础上,把握动态规律,因材施教,更加关注不同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
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终身教育的长远需求,还能帮助他们克服媒介的负面影响,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侵略。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必须目标明确,内容恰当,方法科学。
1.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如何构建大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可以有多个思考的角度。但是,本文认为,依据媒介素养的心理结构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更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些目标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接触习惯,学会从众多的媒介中筛选适合自身发展的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影响,促进人格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二是提高大学生解读、认识媒介及其信息的能力,区分“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或“生活真实”之间的差距,理解媒介的本质,正确认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三是培养大学生欣赏、评价媒介的能力,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四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有序的媒介使用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在实施中,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切入口,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2.恰当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任何教育都必须遵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是:把握他们已有的水平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从静态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来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1)大学生媒介接触缺乏理性,自控能力较弱,媒介信息的选择还不能够与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2)大学生不善于对媒介提出质疑,缺乏批判精神与意识,“生活真实”与“媒介真实”混淆的现象普遍存在;(3)大学生对媒介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信息的价值、意义缺乏客观评价,道德意志薄弱;(4)创造性地使用媒介的高层次能力匮乏,社会责任意识较差。从动态的媒介素养来看,大学生兴趣过分集中于娱乐、猎奇,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不足,关注社会进步的动机缺乏。这些问题正是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其重要内容。
3.科学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从目前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现状来看,多数情况下,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集中于: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利用高校的实践教育平台,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媒介自身、大学生共同参与,等等。但是,不难发现,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如果再开设一门相应的通识课程,会增加学生的压力,在他们不得不应付的情况,无法真正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高校可以用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与社会媒介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未必能起到实际的实践教育作用;“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将导致实
施的主体不明确或责任不清楚,谁都有责任,也意味着谁都可以不承担责任。所以,要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高校自觉地承担起教育责任,明确实施主体,比如,高校都有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他们应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有计划地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现代人,媒介环境是谁也躲不开的客观世界,自身所要做的是:只有很好地适应,所以,应当通过自觉的训练和实践形成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大学生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能动选择、正确认识、准确评估和有效使用媒介,自觉地在媒介环境的影响下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促进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也具有深远的美学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抓住静态心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把握动态心理结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袁宏刚.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46.
[2]郑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J].新闻教育,2011,(4):74.
[3]陈娟.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11,(4):110.
[4]张娓娓,王韦达,宗韵,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新闻传播,2012,(8):131.
[5]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09.
[6]侯欣洁.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刍议[J].新闻爱好者,2010,(2):132.
(责任编辑:娄刚)
On the Undergraduates’Media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WEI Zhong-liang
(School of Business Media,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101,China)
Abstract:Undergraduate’s media qu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basic qualit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media quality,analyzes its dynamic and static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ropounds the focus of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with media quality.
Key words:media quality;undergraduate;quality education;psychologic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100-03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卫中亮,男,河南鲁山人,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传播心理与广告效果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