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莉(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语用预设的语篇隐性连贯功能识解
陈兴莉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摘要:基于王寅的认知世界与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结合语用预设的表现方式预设触发语,作者提出了从认知世界的视角分析语用预设的语篇隐性连贯功能。本文以大学英语四级的听力短对话为例,阐述听话者理解语篇时,可以凭借语用预设的触发语,通过激活相关的认知世界,省略和补偿缺省的相关信息,构建心智上的整体认知世界,更轻松地获得连贯的语篇。
关键词:认知世界;语用预设;语篇隐性连贯;
德国哲学家 Frege于1892年提出的预设(presupposition)(即前提)得到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广泛关注,后来的新兴学科语用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又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逻辑语义学内,以Strawson等为代表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从真值条件出发对预设进行研究,认为预设是句子或命题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出预设是语义预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对语境的强烈依赖的预设具有可取消性,这种可取消的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1][2][3]。预设脱离语境无法存在,并且不能独立于发话者的讨论,因为“预设不是句子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而是发话者与语段之间的关系;预设(前提)是说话人的预设(前提),不是句子本身具有的预设(前提)”[4]。语用预设的重要性被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对语用预设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
从语用预设触发语着手,以Levinson为首的学者们讨论了语用预设在词、句方面的功能。[5][6]随着系统功能学的出现和发展,对语篇连贯性的研究被Halliday&Hasan的《语篇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激发,学者们就逐渐加大了在语篇层面研究语用预设。其实,在这之前就有关于语用预设的语篇研究,如预设的基本功能“为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本结构[7]”、语篇中的预设限定着语篇的后续语句的范围[8];继国外对语用预设语篇功能的探索之后,国内学者也跟进了研究。张克定和杨石乔认为语用预设和信息中心的关系密切[9][10];朱永生、苗兴伟深入探讨了在超句结构中语用预设的运作机制和语篇组织的特征及语篇的连贯性[11];以新闻语篇为例马平平谈及预设在构建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中的作用,并通过这种方式,语篇深层结构上的连贯才得以实现[12]。可以看出,语用预设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在国内外都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不过,前人都是从语法和语义着手来探讨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知世界,来探讨语用预设的语篇隐性连贯功能,以期对语用预设的语篇连贯性研究抛砖引玉。
通过体验和与社会互动人类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在交际中,人们凭借认知世界去生成和理解语篇,获得语篇的连贯性,从而获得整体的语篇,而语用预设是帮助获得整体语篇的工具之一。
(一)认知世界(CW)与认知模型(CM)及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简称CL)认为,除了通过粘连手段和语篇结构,语篇的连贯性主要是通过心智上的连贯(thecoherenceinmentaltext)取得的,因此,对语篇的连贯性的研究应该从心理研究开始。基于心智体验王寅提出了“认知世界”(Cognitive World,简称CW)。王寅认为CW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经验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此处笔者删掉了原文作者使用的“,”)内化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它既可以是人们早已获得的共享知识,也可以是在当下语言交际中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13]。根据普遍性、代表性和理想化的程度王寅把认知世界知识分为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CognitiveModel,简称ICM)和背景知识1(笔者为其编号以示区分)[13],他用公式将其表达为“认知世界=ICM+背景知识1”[13]。
在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心智结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简称CM)。CM以一种模式来整合和表达知识,其中的构成是通过概念和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完成的[14],具有体验、完形、关联等认知特点。ICM,与CM相比较,是指说话人根据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统一、抽象、理想化的理解,是基于CM又高于CM的集合束。它既是多个 CM 整合的结果 (a complex structured whole),又是多个CM的完形(agestalt),这种复杂的认知模型具有格式塔性质[15]。因此,ICM是认知模型的总和,也是认知模型的集合,拥有CM的所有特征,更典型、更突出。因此,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可用公式表达:
从Lakoff给出的ICM的定义和说明看,Lakoff 的ICM就是王寅笔下的认知世界,不过,Lakoff对ICM的描述上更细致,所表达的概念也更复杂,但对整个完形模型的理解却较王寅的CM而言在心理上却更简单,更易获得。
以基本的命题结构、意象图式和抽象的隐喻映射、转喻映射为建构原则,Lakoff将ICM的模型分为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四种[15]。命题模型和意象图式模型是根本,体现出ICM的主要内容及其建构基础;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是拓展,是ICM的扩展机制。从ICM的完形可以看出它是所有CM的原型,具有所有CM的原型特征,由此被称为理想化的。比如:父亲“father”的ICM在现代的中国应当包括以下模型:
(1)基因模型(theGeneticModel):孩子基因的直接来源之一
(2)抚养模型(the Nurturance Model):事实上或/和法律上应承担抚养责任
(3)婚姻模型(theMaritalModel):母亲事实上或/和法律上的丈夫
(4)家族模型(theGenealogicalModel):孩子事实上或/和法律上最直接的男性长辈
(5)家庭支柱模型(the family-supporting Model):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精神的力量
……
(二)特殊的文化背景与具体的情景语境决定了认知世界带有DNA
为什么认知世界会具有个体性呢?一是由发话人和受话人特殊的文化背景与具体的情景语境所决定;二是由ICM自身的特点决定。
发话人和受话人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型不尽相同,但是具体的情景语境所涵盖的具体、个性、细节性的知识却能激发发话人、受话人在生成和理解语篇的过程中比较自如地交际。在新旧信息交织的过程中听话者如何选择?选择哪些信息为自己所用?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意愿突显哪一模型?对哪一模型进行隐喻或转喻?删除或修改哪一模型?在ICM的基础上,他们生成了自己的认知模型,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世界,这一认知世界具有个体性、动态性。
“特殊的文化背景”决定任何ICM都有局域性,是生活的特定文化环境中的ICM,因此,它从出生就打上了“相对性”的烙印,所以它只能被称为“Idealized”。ICM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型,它不一定适合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但是对如何理解特殊情景,或对某个特定情景忽略时对听话者却有些帮助,所以ICM的借鉴作用不容忽视。由于个人认识事物、感知世界的方式渠道不同,他们的感知体验也存在差异,当然形成的意向图式、概念认知模型也随之不同,所激活的认知世界是带有自己的“DNA”的认知世界。人与人认知世界中存在的差异可能导致交际中理解上的障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由此可能产生误解。由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个人的认知世界既具有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家族相似性和原型性,同时也具有个体性,特殊性。如:他是一位优秀的父亲(突显了责任模型、养育模型,家庭支柱模型,忽略了生殖模型、谱系模型等)
语篇连贯性按意义的实现方式分为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16]。显性连贯通过语篇的衔接方式获得,而隐性连贯则凭借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个体的认知模式和语类知识等来实现。衔接包含所指、省略、替代和连接机制等,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个体的认知模式和语类知识概括起来就是“背景知识2”。这一背景知识与王寅谈到的认知世界中的“背景知识1”有相交和重合,但明显要大于王寅的“背景知识1”。本文将忽略语用预设的显性连贯而探究语用预设的语篇隐性连贯功能。
那么,语用预设如何实现它在语篇意义构建中的隐性连贯呢?
通过语用预设触发语相关的认知世界被激活,相关的有用信息被提取利用,并构建心智上的整体认知世界,从而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但出于对语言经济性与简洁性的考虑,语篇生成者会根据需要省略有些信息,此时的触发语就会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基于自己的认知世界(ICM和背景知识2)生成者对有些信息进行省略,理解者须对缺省信息进行补偿,通过构建心智上整体的认知世界以使语篇形成意义上的整体,从而让语篇具有连贯性,因为人们在生成和理解语篇时倾向于认为语篇本身就应具有连贯性[17][18]。
下面本文就以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短对话为例,分析认知世界是如何帮助实现语用预设的隐性连贯功能的。
例1:
W:The bus is so stuffy that the baby is crying.
M:Perhaps they should stop smoking here,don’t you?
Q:Why is the woman complaining?
这段对话中Woman通过语用预设的触发语stuffy激活了相应的关于呼吸的微观认知世界,即呼吸的ICM。这一ICM包含了很多相关CM的特征,这些CM的特征得到了激活:stuffy会导致呼吸困难或身体不适所以这个baby才会哭,索引出相关的问题如导致stuffy的原因、如何解决stuffy。于是相关词句和情景通过stuffy的ICM被索引出来,如What’s the cause of the stuffy air on the bus?How to solve the problem?等,继续索引,会找到很多可能的原因,也会发现各种解决办法。通过激活和补偿相关的缺省信息,听力学习者会预测下文可能提到的信息。Man的回答stop和smoking既提到了解决办法,又提到了问题的原因。再加上两人当时所处的位置(公共汽车)给听话者提供了相关背景知识2。所以,看似不相关的语篇通过同一个ICM发生联系,多个CM的特征被激活,构建心智上的整体认知世界,让Woman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抱怨,从而实现了本语篇的隐性连贯。在看后面的问题“Why is the woman complaining?”,似乎一切都在听力学习者的掌控之中,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有着象似性的认知世界罢了。
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所接触的文化、所经历的人生不同,受到自身认知世界影响,某些信息可能更熟知,因此更容易被激活,成为谈话的中心或争论的焦点,这些信息在认知世界中就更突显,更有可能成为语篇的后续内容。
例2:
W:This isasecondtimeyoumadeamistakeintyping the paper,Robert,you'll have to be more careful,or I might find another secretary.
M:It won't happen again,I assure you.
Q:Who spoke to Robert?
此语篇中的asecondtime、mistake、typing、paper等预设触发语激活的是打错文件被批评的ICM,“a second time”、“mistake”、“typing”、“another secretary”等索引的ICM的相关信息“这位已经打错过一次了,这是第二次,之后会怎么处罚?另外找一个秘书?谁能这么权威地说话?”等等就会在听力学习者大脑中具有较大的权重,会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更为突显,如何面对领导的批评?辞职?置之不理?语篇的后续内容not…again的出现就会觉得理所当然。这样一个 ICM可能诱发的事件发生的情景也就成为背景知识2,如:场所、人员等等。后文问题“WhospoketoRobert?”的回答已被听力学习者视为探囊取物。
实际上,认知世界的确立永远都是以关联性为依据的。根据辩证法的观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是互为依存、互为关联、互为制约的,并非孤立的存在着。关联理论的提出为认知语言学提供了坚实的语用基础,而言语关联性的强弱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加工努力成反比则也有力地解释了语篇理解的难易程度与语篇连贯性有很大关系。
例3:
Woman:What time is it?
Man:The milkman has not arrived.
此语篇中问的是几点了?但是回答却说送牛奶的还没来,那么此语篇是否就没有连贯性了呢?实际上,Man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送奶人一般都会在大致固定的时间来,而Woman也知道这个时间。于是,在Woman的认知世界“送奶人每天大概来的时间”就会被激活,如可能是三点、四点钟,当下的时间与送奶人来的时间就形成关联,但因为Woman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加工努力才能获得这种关联,因此关联性较弱,但是它在时间概念上形成了照应,命题发展上具有了索引性,所以在语用上可以进行合理的推理,因此具有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于是在受话者(Woman)的心智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由此此语篇的连贯性通过隐性方式就获得了,听力学习者处理起这个语篇来也就容易多了。
语篇连贯性可以通过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共同作用获得。有显性连贯的语篇不一定连贯,而没有显性连贯的语篇也不一定不连贯,因为生成与理解连贯的语篇可以借助其他的方式如语用预设来实现。本文从认知世界的视角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语篇连贯功能中的作用,学习者如把握住这些“引线”,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就轻松多了。
参考文献:
[1]Stalnaker,R.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A].Munitz,M.K. and Unger,P.(eds.)Semantics and Philosophy[C].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74.179-213.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Mey,J.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1993.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97.
[5]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81-184.74.
[6]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J].外语研究,1999,(3): 11-17.
[7]Ducrot,O.Dire et ne pas dire[M].Paris:Hermann,1972.
[8]Vennemann,T.Topic,sentence accent,and ellipsis:a proposal for their formal treatment[A].Keenan,E.L.(ed.).Formal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313-328.
[9]张克定.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J].外语教学,1995,(2):15-20.
[10]杨石乔.英汉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对比[J].外语学刊,1999,(4):27-33.
[11]朱永生,苗兴.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0,(3): 25-30.
[12]马平平.预设在新闻语篇中的语篇功能[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2.
[13]王寅.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5,(4):16-23. [1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03-204.
[15]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68.
[16]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上海大学外国语学报),1999,(6):24-31.
[17]Beaugrande,Robert De&Wolfgang 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s,1981.70.
[18]Halliday,M A K,R 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1985.48.
(责任编辑:徐国红)
The Construal of Cognitive World on the Invisible Discourse Coherenc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CHEN Xing-li
(English Depart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bstract:Based on Wang Yin’s Cognitive World and Lakoff’s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expressing style“presupposition trigger”,puts forward the analysis of invisible discourse coherenc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gnitive-world.Taking short dialogues in Band 4 of CET4 for example,when the listener understands the course,with the aid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rigger,he/she can get the coherent discourse through activating the related cognitive-world with omission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al of an overall cognitive-world.
Key words:cognitive world;pragmatic presupposition;invisible coherence of discourse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082-04
收稿日期:2015-12-08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哲学社科课题(11GZYB50);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研课题(1-ZYJ001);遵义师范学院教务处教研课题(11-04)
作者简介:陈兴莉,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大外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