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中西部十二省市的比较

2016-07-13 03:54陶慧敏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发展对策影响因素

陶慧敏,伍 卓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中西部十二省市的比较

陶慧敏,伍卓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问题,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以及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将湖南省与中西部地区其他十一省市对比,分别进行分析,找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对优势和不足之处。最后,根据分析结论给出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引言

2011年10月,湘南地区被评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截至目前,共有十个地区被评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他九个分别是广西桂东、皖江城市带、重庆沿江、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地区、宁夏银川—石嘴山、甘肃兰白、四川广安和江西赣南地区,其中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和陕西三个省份的部分地区,横跨中西部。

研究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已经为数不少,但是部分经典文献的年代较为久远,只能为现代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理论的铺垫,而且多数是外国学者根据其本国国情和自身经验所进行的研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1-2]另一方面,大部分文献都是实证研究类,但是实证部分往往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时没有保证矩阵正定,这样虽然也可以做出结果,但是质量远不如正定矩阵的效果。再比如,有的研究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由于多维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因子分析,因此,必须先降维处理,最常用的降维方法是对样本取平均数,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把平均数看做某一时刻的数值,但事实上,这些平均数不可能同时发生,而且取平均数会导致很多信息损失,所以,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是有一定缺陷的,其结果也就缺乏科学性。[3]

本文选择因子分析法研究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选取2014年中西部十二省市的数据,用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但是,截面数据是静态的,只能反映当下状态,因此,本文接下来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对承接产业转移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然后针对这几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分别搜集近五年的十二省市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动态对比分析。这样,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既避免了静态分析的单一性,[4]又弥补了多维数据因子分析的不足,以此找出湖南省在十二省市中的相对位置、和较强省份之间的差距以及湖南省近几年的发展方向。

1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选取

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

第一,基础设施情况。基础设施情况通常可以用邮电业务量、铁路营运里程数、公路营运里程数、货物周转量、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人员数等指标来衡量;基础设施的完善潜力可以用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陈飞将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作为公共服务的代表性指标,认为其与西部引进外资数额之间存在趋同性。[5]王满四和黄言生利用路径概念分析模型对赣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新增累计数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差额衡量基础设施状况,认为其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负作用,但是不显著。[6]考虑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能很好地直接衡量基础设施情况,本文选择人均邮电业务量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来衡量基础设施的当下水平和未来建设潜力。

第二,市场发育情况。市场发育越好,市场越成熟,在这个市场中求生存的企业的“蛋糕”就越大,其发展潜力就越大。一般而言,市场发育情况的衡量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其人均值,以此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另外还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市场容量,全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即每个从业人员一年所创造的的生产总值,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则是衡量经济结构的常用指标。李斌、陈超凡等研究认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越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7]魏玮和毕超在区际产业转移中企业区位决策的研究中发现,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代表的市场规模对企业区位决策没有显著影响。[8]张倩、伍旭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越大的城市,其产业承接规模也越大。[9]同时,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的考虑,本文选择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第三产业占比来衡量市场发育情况。

第三,生产要素情况。生产要素的衡量指标一般有劳动力数量、土地价格、职工平均工资、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等。王满四和黄言生研究发现,教育因素和工资因素分别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正向促进和负向不利的作用。[6]陈飞通过分析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投资与土地价格的关系,认为土地价格越低,对产业转移越有吸引力。[5]结合已有研究,本文选取职工平均工资和土地价格来衡量生产要素情况。

第四,对外开放水平。一般而言,可以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和外贸出口额来衡量开放程度。陈飞研究认为外贸出口额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5]但本文所涉及十二省份中部分省份未统计外商直接投资指标,综上,选用外贸出口额指标。

第五,政策因素。政府税收、环保治污和其他政策会较大程度地影响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政策因素却相对难以衡量,因此,部分学者将政策因素视为定性变量,不将其计入定量分析的过程。[7]郭新明在西北五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认为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是美国南部得以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之一;新疆阿勒泰地区在环保和节能领域推行信贷支持政策,作为西北五省吸引产业转移的金融政策之一。[10]税收对企业有重要影响,并且易于衡量,因此本文选取税收收入这个指标来衡量税收的高低;同时,选择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这个指标,来衡量环保及污染治理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2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过程主要采用SPSS 16.0软件,部分数据整理分析通过EXCEL 2007软件完成。所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部分来自各省市2010—2014年统计年鉴,其中人均邮电业务量是根据邮电业务总量与常住人口的比值计算得来;土地价格采用土地招拍挂价格,即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进行土地出让的成交价格,计算方法为土地招拍挂出让成交价款除以出让面积,数据来源于2010—2014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

表1 指标选取情况及数据来源

2.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最早由心理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提出,利用“降维”思想,主要用来将若干因素抽象成少数潜在因子,从而达到简化观测系统和便于分析的目的。

首先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球检验,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KMO与Bartlett球检验

表3 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表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对原11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共提取3个因子,分别称之为因子1、因子2和因子3,其解释方差占总方差的82.101%,说明这三个因子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

表4是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因子负荷矩阵,表示前面提取到的三个因子与原始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表4可以看出,因子1和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占比、外贸出口以及税收收入有紧密关系,这些指标属于社会基本情况方面,属于企业外部因素,因此,可以称第一个因子为外部因子。因子2主要受人均邮电业务量、人均GDP、职工年平均工资、研发经费占比和土地价格影响,这些指标则大部分反映了企业内部成本情况,因此,称为内部因子。因子3主要由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决定,考虑到污染治理行为并不是发生在所有企业,因此,称之为个别因子。

表4 因子负荷矩阵

2.2主成分分析

根据因子负荷矩阵和各指标的标准化变量,以方差贡献表中两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可以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Z表示各省市的综合得分,Z1、Z2、Z3分别表示变量标准化后各省市的因子1、因子2、因子3得分,结果见表5。

表5 综合得分表

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得分来看,湖南省在十二个省份中位列第七,处于中游水平,地处中部的陕西、湖北和地处西部的四川分别排名前三。

另外,根据因子负荷矩阵和方差贡献表,可以计算出因子1、因子2、因子3的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其中,Y1、Y2、Y3分别表示各省市的因子1、因子2、因子3的主成分得分。

从上述主成分表达式可以看出,Y1主要是由X2、X4、X9决定的,X5、X8的影响程度稍微小一些;Y2主要依赖于X1、X3、X6、X7和X10,这与前面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Y3的主要影响因素为X11,另外X8和X10的影响作用也较大。

进而得到主成分表如下,见表6。

表6 主成分表

从主成分表可以得出,对于湖南省来讲,从绝对值看,|Y1|>|Y2|>|Y3|,即第一个主成分对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最大,第二个主成分次之,第三个主成分最小;从正负值看,Y1>0,Y2<0,Y3<0,即第一个主成分是正向影响,而第二、第三个主成分则是负面影响。

结合式(2)、式(3)和式(4)以及前面的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和税收收入越高时,此时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越强;当人均邮电业务量、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职工年平均工资、研发经费占比、土地价格和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越高时,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越弱,即负面影响。

另外,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实证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的几个指标多数属于因子2,而湖南省因子2的得分为-0.39,远远低于因子1得分12.76,说明企业内部因子较弱,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作用非常小,从而导致分析不够准确,这也可能是实证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

2.3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基于式(2)、式(3)和式(4)以及表6,可知因子1对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远远大于因子2和因子3的影响,而因子1中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税收收入,接下来对这三个指标进行分别分析。选取2009—2013年5年的数据,分别对每个省市求平均值和方差,并排序,其中平均值代表所属省市该指标五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平均值越大,说明平均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方差表示五年水平的变化大小,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就是该指标的发展速度;方差越大,说明五年内发展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1)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地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湖南省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排第五和第四,说明基础设施状况一般偏好,投资额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基础设施对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湖南省应该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便利的交通可以促进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互通,同时还是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地区的市场发育情况,湖南省的平均值和方差均排第四,在十二省市中属于中上游水平,说明市场较大,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也较快。湖南省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将市场做大做强,将湖南省打造成产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

(3)税收收入

从税收的均值和方差排名来看,湖南省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七,说明湖南省的税收要比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北重一些,但比陕西、山西等轻,近年来税收增幅不大。为了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可以适当降低税率,降低产业的转移和发展成本,同时对转移产业进行扶持和政策倾斜,以促成其转移。

表7 固定资产投资额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表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表9 税收收入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3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在具有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十二个省份中,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实力名列前茅,但和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这些较强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如果内陆地区的交通网络比较完善,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和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减轻转移产业的“水土不服”。

第二,发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市工业园区的优势,合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结合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环长株潭城市群等政策所带来的发展空间,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湖南地区。

第三,利用湖南特别是湘南地区毗邻珠三角及港澳的地理优势,以及株洲作为华中地区一大交通枢纽的交通便利,积极参与到华南地区转移产业的浪潮中,主动招商引资,做好承接转移产业的准备工作。

第四,根据湖南各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引进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新型工业化。衡阳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其输变电制造、钢铁冶炼等基础雄厚,因此,衡阳市应以承接这些产业为主,与原有产业结合,形成本地的优势产业。永州应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加工产业,承接相应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周宝廉.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DICKEN P. Global Shif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1992(2):23-25.

[3]任娟.多指标面板数据融合聚类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1):57-67.

[4]陈湘满,刘海燕.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8-51.

[5]陈飞.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6]王满四,黄言生.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96-104.

[7]李斌,陈超凡,万大艳.低梯度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3-96.

[8]魏玮,毕超.区际产业转移中企业区位决策实证分析——以食品制造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10(2):46-54.

[9]张倩,伍旭中.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FDI为例[J].时代金融,2011(27):135-136.

[10]郭新明.关于西北五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调研报告[J].西部金融,2011(2):7-17.

(责任编辑于丹)

Influence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in Hu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Midwestern Twelve Provinces

TAO Hui-min1,WU Zhuo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transfer,facto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e used to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unan province in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sult. Based on the above factors,compared with other eleven provinces in the mid-west,the rel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unan can be found. Finally,som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industry transfer;the influence factors;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62(2016)03-0056-05

收稿日期:2015-12-10

作者简介:陶慧敏(1990—),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伍卓(1968—),女,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旅游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发展对策影响因素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