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 (山东省青州市文化馆 262500)
乡镇文化站规划中“本土文化”的运用策略
刘 琳(山东省青州市文化馆262500)
摘要: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中,缺乏本土因素的参与,本文从5个方面浅谈了在规划建设中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文化站具有更加浓厚的本土气息,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本土文化;运用策略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农村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不饱穿不暖转变成了吃得好穿的美。乡镇居民在物质生活不断充实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开始了追求。农民希望自己能够与时俱进,不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所以,工程文化站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其实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所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究其原因,文化站的规划没有充分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才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凝聚广大乡镇群众,唤醒乡镇群众积极向善的一面,继承和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提高乡镇群众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值得大家深究。下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五个方面对乡镇文化站的规划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为乡镇文化站的发展提供帮助。
任何一种本土文化,之所以在经历了长久的演变而生存下来,都是有自身的原因的。本土文化在演变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改变,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不同要求。本土文化这种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在前进着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环境的现象是所有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美国的一位大人类学家名字叫默克多,他曾经用六个词把本土文化变迁改变的原因进行了概况,它们是:借用、选择性排除、革新、整合、社会化和传播。我们国家也有一个大师级人类学家对区域文化提出了见解:“区域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时,出于提高对己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益的需求,为了使得该种文化更强的生存和稳态延续能力,通过实际运用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淘汰、改造和新增加某些文化要素,经过系统的分析、重构和整合,形成一种更具有生存能力和稳态延续能力的新型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新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深刻体会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转型也变得很快,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传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无论从速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农村社会中,本土文化跟现代的社会相比显得更加重要些,农村社会相关秩序的维持跟现代社会还是有区别的,主要依靠传统社会的方式进行维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国家的每个民族都面临着各种压力,本土文化发展与改变的压力也很大,良好的选择可以促进本土文化的适应与更新。乡镇文化站在乡土文化的发展与改变上起着很大的传承作用,可以促进本土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所以,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中一定要考虑所在地的本土文化,切实尊重本土文化,充分挖掘当地的新文化,延续本地文化的历史文脉,防止本地文化的消亡。
1.本土文化的保留与保护
某一区域的文化发展,往往通过当地的一些物质产物来表现与加强。比如很多面临消亡的民间工艺,因为地方的这些工艺本来就少,所以这些民间工艺就显得格外珍惜,可惜的是很多民间工艺都面临着消失的尴尬境地。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方言,国家推行普通话后,很多地方的方言也面临着丢失,虽然国家在推行普通话的时候也一直在强调保护地方的语言,但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这些地方语言也越来越被遗弃。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很多民俗习惯可能会被遗忘或者遗失,虽然现在有很多热心人士在无偿的对这些即将遗失的文化进行抢救,但效果并不理想。地方文化的消亡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通过这些优良的本土文化,我们可以对当地的社会进行更好的研究,对于历史的传承和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我们在对乡镇文化站的规划时要尽最大可能来保留这些本土文化,保护好当地的传统文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乡镇文化站的规划与建设能够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避免他们的遗忘,并发掘本地文化中优良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提供帮助。
2.乡镇文化站的资源规划
乡镇文化站是乡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传播窗口,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很多地方因为人烟稀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很多限制,怎样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来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方人民的居住需要,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需要我们把本来就不充足的资源进行二次分配,尽最大可能来规划建设好文化站,并且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乡镇居民的家园建设积极性,达到文化站建设的目的。
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的不断稳步推进,使得很多乡镇居民逐渐脱离了相关的农业生产劳动,他们加入到了二三产业的相关活动中。走出来的农民与孩子农村的农民相比,他们的思想相对进步,接受新文化的速度要快,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乡镇文化站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对公共文化的整个服务体系增加重视,让乡镇文化站真正成为乡镇居民进行本土文化活动的地方,还要把相关的具有本土特点的一些设备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的信息设备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和便利的文化资源,有很多乡镇已经引进了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农村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在乡镇文化站规划设计时充分对群众的参与性进行考虑,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满足群众不同文化喜好的开展产所。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展览室,对本土文化进行宣传和讲解等。使乡镇文化站真正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一个展览中心,充分发挥群众的文化创造意思,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3.乡镇文化站科普教育媒介的确立
乡镇文化站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使用人群的基本素质,所设立的科普教育媒介要符合农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使农民朋友能够轻松的对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比如伊通县满族本土文化站规划设计中,就对农民朋友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做了很好的思考,所引进的媒介都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理解水平,能够切实解决农民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通过对科普教育媒介的设立,农民朋友可以通过对书籍的阅览进行农业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在农活不忙的时候参与相关农业技术的培训等一些列的文化活动。还可以把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乡镇文化站中,让农民朋友跟城里人一样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互通。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环境,通常可以包含植物、动物、岩石、水体等自然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土地上存在的水体、土壤和建筑等各种因子组成了我们常态的资源、生态、景观的理解。景观是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基本环境和景象,比如植被、岩石、水体或者某一区域的综合体。
农村的社会与文化发展经历了粗放到集约、感性到理性的一个建设过程。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建设时,一定要对本地去的生态资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考虑,做到生态优先、环境优先。即使是把一些乡镇建筑作为保护对象的地方,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时还是要先考虑当地的整体生态环境,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要进行合理的发展。生态文化站顾名思义就是以环保理念和遵从生态理念为原则对文化站进行设计,以以人为本为基础。恰当地融入高科技、高效利用文化站资源,让文化站具有极强的环保、自我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不论是心理还是视觉都会非常舒适。
建设生态文化站以玉米棒、柳条、秸杆、稻草等材料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处理得以再利用,用玻璃材料对生态文化站进行保温和绝缘。细节处也要体现本土特色,用本土材料搭建,处处有本土气息。生态文化站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资源为文化站服务。节能并不是不建设,在建设新农村时,有的地方为了节能,保持原始的土路,排水系统也不完善,垃圾也乱堆乱摆放,与新农村概念相违背。在建设生态文化站时,要做好雨水回收、污水处理、垃圾再利用等工作,体现生态特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让城市居民感觉生活压力很大,每天都在呼吸毒空气、吃毒实物,食物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让城市居民对农村环境越来越向往,年轻人会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农村度假,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工作压力。城市年轻人一族的到来来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经济。老年人因退休后乐意享受中国传统的天伦之乐,愿意到农村过一种田园生活,种菜、养鸡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价值,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服务需求。同时,随着道路的修建和交通的便利,距离越来越不是阻碍人们在农村生活的因素,很多人选择在农村生活、城市上班,农村的乡土气息、风俗、饮食习惯等影响了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将这种乡土文化带到城市中,拉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本土”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本土产品得到认可和发展。随着生产的规模化和工厂化,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越来越少,市场和政府也意识到这种现象,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本土产品的发展,并让本土产品“走出去”,实现经济发展。(2)本土风俗带动旅游经济。现代城市居民厌倦了高楼大厦,越来越青睐原生态,乡土风俗成为旅游热点,带动旅游经济。(3)建立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农村环境相对比较单一,需要先进的生态理念对农村环境进行改善,产生更多的服务价值。
1.传承与发展
文化站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和传播文化,将正确的文化传播给每一个中国人民,虽然尊重一小部分人的个人信仰,但绝不允许全民信仰宗教。在乡镇上传播文化的主要机构是中小学,这部分机构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功能,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对成人教育力度不够,文化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教化人心、陶冶情操、传播文明和科学,建设和谐社会。
2.与时俱进
文化站的是一种文化,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站一定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科学的文化传播给人们,让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3.面向未来
利用多种手段将人类的真、善、美用多种形式体现出来,让人们感受真、善、美的魅力,并愿意效仿和追随。文化站要多向其他省市、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完善自我,让文化站永葆新鲜和动力。
乡镇文化站的概念提出很久,各地也纷纷开展这项工作,通过开展娱乐活动、组织培训班、开办图书馆、搜集文化遗产等形式来促进乡镇文化发展。在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本土化特征不明显,失去了乡镇文化站的内涵。在以后的工作中,乡镇文化站要多引入本土文化,让乡镇文化站充满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富尔雅.乡镇文化站规划设计中“本土文化”的延续与再造[D].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2]王丽华,李立伟.浅谈如何办好乡镇文化站,促进乡村文化发展[J].商业文化,2014(23).
[3]徐志萍.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J]. 经营管理者,2015(5).
[4]何英南.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