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6-07-04 02:31:48高政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情感激励性评价积极心理学

高政宏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之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展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做到如下三点:①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形成积极学习品质;②善用激励性质评价,激发美好学习情感;③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诱导积极学习情绪。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语文;激励性评价;学习情感;学习情绪

一、引言

上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性潜在的、固有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品质和审美体验,诱导积极学习情绪和积极学习体验的发生。

二、积极心理学是什么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英文名为positive psychology。与消极心理学截然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在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学认为对积极力量的培育与强化可以弥补个体的缺陷。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故事作为患者与治疗者之间的媒介,能激发患者的直觉与想象,使患者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成为环境的积极治疗者。

三、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初中语文课堂

1.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形成积极学习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潜存着固有的积极力量,后天的教育可以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当人的积极力量充分发挥到一定限制时,人性的消极力量就会被消除。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教师在组织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语言美,还要挖掘隐性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语文作品情感,完善个体精神品质、人性、人格,形成积极学习品质。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会生字、生词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鲁迅凡事争“早”,“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精神品质;《背景》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知识,还要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父爱如山般沉重的情感内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渔夫的故事》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想象力丰富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明白智慧的力量,即便危险来临,也能学会处变不惊、从容有度。

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力量对人精神品质的良好影响,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力量,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想在语文课堂上完美践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不断的阅读探索活动中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完美实现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2.善用激励性质评价,激发美好学习情感

积极心理学认为:发展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增进人的积极体验,人类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外界、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个人有时并不完全知道自己到底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并不清楚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觉醒意识,使得学生能接收到及时的、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体会到被肯定的快乐,清醒地认识自我,增进积极体验,获得内化意义上的成长。

每一位教师都会说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教师要通过言语、表情、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被关注着、被爱护着、被鼓励着。激励性评价对于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口头语言、肢体动作、眼神示意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使那些不自信、缺乏自觉的学生找回自尊,唤醒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

教师要发挥激励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将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社会经验的不同,个体学习天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展开激励性评价,就意味着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以成绩论英雄。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只要能够超越自我,相比较上次有进步,教师都需要给予肯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单纯针对答案的是非对错做出判断,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学生的思维习惯、思考方式做出评价。

初中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合作学习结果进行激励性评价。如对九年级《水调歌头》一词展开学习,教师可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组间讨论:这首词里有哪些熟悉的意象,苏轼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文注释,上网查询资料,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展开交流,不少人都将这句作为情诗,联系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谈一谈你的看法。教师所给出的这些问题主观性较强,并非有什么固定答案,因此也不需用“对”或“错”来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也可以互评、自评,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优势,激发美好学习情感的产生。

3.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诱导积极学习情绪

积极心理学提出:积极情绪能够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从而使个体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美好的学习情绪,使得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积极的学习情绪中获得知识技能。不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高低不尽相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尽量创设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学习情绪的良好氛围,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尝试“自由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读、自由想、自由说,尽量为学生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将思维无限延伸,在自由的思维探索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所事事,“教師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应当扮演好课堂引路人的角色,使得学生能够有针对性、有策略地进行探索活动。无秩序、无目的、无方向的课堂活动并不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善于点拨学生,诱导积极学习情绪的产生。

在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文章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美好情境,使得学生如临其境,自由想象,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韵味。例如在九年级《李凭箜篌引》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前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箜篌演奏的视频,使学生初步感知箜篌这种乐器。第二遍播放时,教师只开着声音,在幻灯片上打上原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教师设置这样的情景:假如你站在高山之巅,忽然从高空里传来这样的箜篌声,请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结合李贺的描写,用生动具体的话表述出来。

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生动逼真的具体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想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积极学习情绪,愿意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四、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追求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理念,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践行过程中,后两者是最难实现的,教师要善于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优势,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学习困难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

[2]范兆雄.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17(1).

[3]付喜凤.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学习情感激励性评价积极心理学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体育教学(2016年11期)2016-12-23 17:41:0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效能
新课改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后进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04:56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9:04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7:07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40:38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5:24:08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