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西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2016-07-02 01:14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必要措施心理问题留守儿童

苏 鹏 举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例析西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苏 鹏 举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甘肃庆阳地区宁县的中小学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性格内向,脾气暴躁;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脆弱;心理失衡,易产生嫉妒心;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逆反心理严重,自律性差。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家庭、学校、社会、政府、法制建设及留守儿童自身共同努力。家长和留守子女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增设学校心理咨询及辅导机构,大力培养心理咨询方面的师资力量;政府通力合作搭建留守儿童爱心平台,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建立寄宿制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建立和完善我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自我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本人要学会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西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心理问题;必要措施

相比非留守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关注与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怎样有效、扎实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摆在我国社会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更是难点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取得第一手调研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使我们更加科学、客观地重新审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提供解决的依据,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视和关注,为教育精准扶贫献言献策,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甘肃宁县留守儿童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约1.5亿人,18周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青少年约2 000万人,选择留守在农村的儿童约2 000万人。到2010年,全国留守儿童的数字已经扩大到5 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4 000万人。甘肃留守儿童在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2]甘肃庆阳地区宁县2014年总人口54.89万,其中农业人口50.59万,辖10个镇、257个行政村、13个社区。截至2009年,宁县拥有各类学校332所,学校班级数2 479个,在校生84 312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以宁县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推算,2011年宁县农村留守儿童大概在2万左右,占全县在校学生数的(宁县2011年全县小学及初中在校学生数57 883人)3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不断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金钱在人们生活和心里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父母的一代人就会选择外出务工,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其经济收入远远不敌其开支,为增加收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样一来,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其增长趋势让政府部门和社会人士担忧。据相关数据表明,每年留守儿童的犯罪率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更不用说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人们措手不及。近些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个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虽然许多举措都在实施,但收到的效果和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笔者把目光投到了这一群体,希望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

图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甘肃省宁县是个劳务大县,每年有15万多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近两万多名,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已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国家的进步和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持续下去,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无法弥补的缺陷,孤独、迷茫、缺乏感恩的心等伴随着问题少年大量出现,对社会、家庭、学校都会产生潜在的危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至今已经有了21年的发展历程。许多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都将关注的重点投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研究领域,从总体上可以看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不断升温。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文献中所罗列的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如图1所示。

笔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宁县中小学发放500份问卷调查表,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通过的回收率为92.5%。通过对问卷调查表进行整理,结合文献综述的分类从不同的问题和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性格内向,脾气暴躁

长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不良氛围和无形压力影响,儿童的心理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我行我素,没有集体观念,自我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出:53%的儿童愿意主动和他人交往,和他人交朋友;36%的儿童对于交朋友的事情漠不关心、不以为然;11%的儿童认为,有自己的奶奶和爷爷就足够了,交朋友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少用处,朋友如果多了,容易产生矛盾,不能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由于长辈对他们的百般溺爱和娇惯,留守儿童受到的挫折甚少,如果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就会使他们产生不愉悦的心情。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儿童的内心满足感越来越缺失,挤压在内心的各种不愉快心情就会随时以不当的行为表现出来,增加了社会和学校的不稳定因素,产生无法估量的危害。黄应圣、刘桂平等人在某地对中小学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违纪现象(指打架、旷课、小偷小摸行为)的28名学生当中,23人是“留守孩子”,占82.14%。[4]从以上的结论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起非留守儿童的问题要多,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可以从家庭、社会、学校、制度、儿童自身“五位一体”全方位着手,单纯任何一方的努力都是远远不够的。

2.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脆弱

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依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使命,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感,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安全和爱的需要如果得不到,儿童就会产生道德情感缺乏,对他人不信任,产生敌意的态度,使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身心健康不能很好得到发展,道德意志薄弱。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加之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不能照顾到儿童的心理感受,严重疏忽管教,过于溺爱,促使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痴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来自网络的低俗文化和暴力游戏的不良影响,使留守儿童犯罪率逐年上升,无形中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有60%的失足少年与老人隔辈教育不当有非常大的关系。周宗奎等人调查发现,73.6%的教育工作者都普遍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更难管教”。[5]笔者在宁县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老一辈人几乎“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各种物质需求。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他们的物质方面看起来得到了满足,但是由于祖辈和儿童之间的代沟不断加大,相互之间的观念、行为、言谈都会不同,原本残缺的家庭并没有随着祖辈的介入而得到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得到的情感不够充分,他们就会寻找家庭之外的心理慰藉,虚拟世界就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3.心理失衡,易产生嫉妒心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随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得失而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例如温饱、健康等缺失,就会在安全需要方面出现问题,何谈归属感的满足。家长和教师往往无视这些因素,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出现缺陷,长期得不到弥补和解决,其后果就是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对待考试方面的奖罚所持有的观点和想法都是大相径庭。非留守儿童考试失误,得不到奖励,往往会把失败的因素归于自己的不努力、心态没有调整好等主观因素方面,如果下次刻苦学习了、努力了,这种情况就会改变。然而,留守儿童则把这一因素归于客观因素占主导作用,认为是试卷难度太大,老师对自己不公平,对于得到奖励的学生,他们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有学者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内心孤独无助,心理承受能力差;37%的留守儿童时常不愿意与他人交流;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单。[6]这种心理不平衡的现状对他们社会日常交往活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没有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向他人学习的习惯。教育工作者和家人时常会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向往,导致其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4.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笔者通过调查宁县某中学2011—2013年的在读学生得知,某村的在读学生人数为16人,到2014年的时候,在读人数为4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人生观发生转变、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认为“外面世界多精彩”、以金钱利益为上。目前受打工思潮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一些外出的务工人员,虽然没有文凭或者文化知识,仍然能够赚大钱。而且许多家长和学生也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论断在不断地发酵中,从而促使学生和家长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由此产生的辍学率非常高,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及时疏导和教育,这种局势会不断地恶化。近年来,人们的迫切发财致富心理在不断膨胀,社会上的许多不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这种畸形现象在贫困农村地区家长和学生的身上普遍存在。农村的那种朴实、纯真和善良的民风民俗和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做法大相径庭,“拜金主义”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在明目张胆地大行其道。受“拜金主义”影响,“打工潮”思潮也随之而来,家长们进城务工,疏忽与孩子的沟通,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而经常用金钱来弥补孩子所缺失的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呈现出下滑趋势,例如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言语脏话连篇、对父母和长辈不尊敬、违纪乱法等现象,屡见不鲜,涉黄涉毒、杀人放火等恶性滋事案件,也时有耳闻。儿童期是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之以事,方能教之以理,不重视对儿童做人的教育是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宁县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滞留在偏远农村地区,和外界的交流很少,加之长期的信息闭塞,只能通过电视和外出务工者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来了解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而且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形成,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和言语的影响,导致其不能和当今主流社会价值观相匹配,不能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

5.逆反心理严重,自律性差

人们常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进行儿童的教育需要抓“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某一阶段得不到完善的发展,如果到另一个阶段再进行弥补就非常困难了,也就是说,已经错过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父母经常外出务工,长辈的教育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落后,儿童时常会和长辈们发生冲突。思想观念的差距大导致不和谐的事情经常发生。许多长辈反映,儿童由他们代管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经常言语和行为顶撞长辈,学习任务不按时完成,长辈要求一套、他们在背后另行自己的一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我行我素、目中无人”的行为习惯。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的问题

(1) 父母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受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读书无用论”、“重男轻女”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由于疏于管教,父母在外务工,与儿童的沟通时间非常少,只有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和儿童联络感情。有调查数据显示,有“21.1%的家长一个月才会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与孩子没有联系”[2]。父母和孩子在通过电话和网络的交谈中所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学习方面,健康方面,帮助长辈干家务方面,衣着方面,照顾弟弟妹妹方面,还有其他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和子女的交谈中,都未涉及到儿童的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在关注物质层面的东西。

(2) 祖辈溺爱的影响。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人数众多,近年来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他们大多数都不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适合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由于时常远离父母缺乏亲情的温暖,心理和生理在所成长的关键时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临时依靠监护人照看,然而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低、教育价值观念落后、思想意识淡薄,更是没能力辅导孩子学习,重养轻教的教育方式在农村地区蔓延。调查表明,74.96%和84.2%的留守儿童祖辈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7]许多留守儿童学习主动观念缺乏,失去学习的信心,时常被动和被迫学习,成绩平平或非常差,只有极少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优秀。江西对5 000余名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68.0%的留守儿童平时学习是有困难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的只占到8.1%;“一般”及以下的占54.5%。[8]但是他们都会或多或少有身心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道德意识欠缺,道德行为差,对他人没有感恩之心,安全意识薄弱,身心发育不健全。

2.学校方面的问题

(1) 课堂中。学校是儿童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由于教师教育理念、学校环境、基础设施、所开设的课程等方面的不足,课堂教育缺少爱的教育,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我国应试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观念的冲突影响下,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滞后,学校行政部门、教师和家长都还没有转变观念,仍然把学生的升学率、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判、考核学校成功办学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依据,并没有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来抓。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了学校教育完全没有从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情况来实施,这样的做法所产生的危害我们可想而知。

(2) 在课外。笔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得知,大部分农村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家访,加之祖辈对儿童的偏袒和溺爱,往往不能如实告诉教师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行为,这样做容易使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农村地区主要是以务农作为生计来源,迫使更多的留守儿童投身家务农活当中,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少家长的管教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学生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长此以往下去,儿童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3.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处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能够提供帮助的社会机构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加之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低俗信息和一些农村失足和辍学留守儿童的言谈举止影响,促使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问题,此时如果社会、家庭和学校监督力度不够或者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9]导致的结果往往就会增加社会上各种危险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地产生,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4.政府方面的问题

相关政府部门所颁布的惠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落实不及时或者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大,举办各种有关留守儿童方面的联谊活动很少,只是过多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没有从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着手。调查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所配备的心理咨询方面的教师几乎是空白,对于大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如果有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学校的做法往往会“赶鸭子上架”,让数学任课教师或者语文教师去担任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去解决学业问题的燃眉之急。

5.法律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与留守儿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从法律上、制度上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问题纳入到社会和谐发展的总目标中,但是在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关于儿童生存现状、教育教学、安全保护和身心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各项权益的法律制度。但是还存在着没能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没有很好的细节方面的法律政策指导性等问题。各地关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基本都是在用国家出台的发展政策,没能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的相关制度,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特殊的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缺乏可操作性,留守儿童的某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

6.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儿童已形成的各种性格和品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但是,儿童往往会有许多缺陷而不能使自己的发展得到良好的保障。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同伴的言行举止的影响,自己不会有太多的主见,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欠缺,身心发展的过程不稳定,这样的后果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家长和留守儿童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完善家庭教育体系

改善亲子沟通方式,扩展亲子沟通内容,真正做到全面、深入、动态地了解留守儿童。家长肩负起责任,完善家庭教育体系,促使家长和留守子女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农村家长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没有意识到教育对孩子产生的作用,他们往往以孩子吃饱穿暖为主要目的。留守儿童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多和同伴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难向监护人反映,尊重临时监护人的意见,经常和父母保持沟通。[10]

2.建设校内心理咨询机构,培育合格师资力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帮助留守儿童完善良好的人格品质,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11],包括心理健康训练、问题辨析与解答、情境体验、角色互换、游戏参与、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等,旨在让学生学习日常的心理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12]同时建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心理问题予以疏导,排解内心的烦恼情绪。对一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要进行一对一辅导,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苦恼,提高心理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爱护与关爱并相互沟通之后送到心理门诊部门,给予及时诊断、矫治。[13]把握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发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建立起和谐、民主、互助、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的各项日常活动都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课外也要在课内,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常态。学校教育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儿童离开学校后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

3.政府努力创建爱心平台,实现教育优化公平

政府通过解决户籍相关制度,努力使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的现象有所缓解,重视城乡二元分割的相关问题,重视三农问题所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留守儿童一个温馨、和睦、有爱心的家。据了解,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加大力度采取一些实际性的相关工作,甘肃省迄今已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 037所。2009年初,甘肃省将“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省财政投入2 000万元资金在全省建设1 000所留守儿童之家。[14]这样的做法可以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照顾,希望能从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上着手去解决。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度。出现相关的问题,需要直接落实到人和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夸其谈、人浮于事。其次,政府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发展有所保障,完善和健全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文化建设。第三,为流动务工子女入城就近入学提供便利条件。[15]只要解决了留守儿童的进城就近入学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才能减少,儿童的身心发展才会有保障。

4.建立寄宿制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从更多的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可以看出,我国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赞成和鼓励建立寄宿制学校、完善儿童爱心教育体系这一举措。例如:王东宇[16]和肖正德[17]的研究说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较之下,留守儿童多数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没有集体观念,时常情绪不稳定,且存在着各年级和性别之间的相互差异。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留守儿童的性格、个性、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范先佐[18]也认为,留守儿童是社会成员中的弱势群体,常常伴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自卑心很强,寂寞无助,内向空虚,逆反心理严重,自律性缺乏,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和父母不是很亲密,关系疏远,常常抱有怨恨之心,所以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势在必行。翟博[19]认为,建立和完善各种各样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可以统筹各方力量的协调均衡发展。在我国现有的留守儿童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寄宿制,代理家长制,留守小队,托管之家,亲属代管等。[20]目前,我国在留守儿童管理层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比如,建立和完善寄宿学校、托管中心、创建“代理家长”制度等。寄宿制学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成长的物质环境,对于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集中管理是托管中心的主要职能,有效解决了当前我国广大偏远农村地区极少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组织、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中尚处于空自的现状[21],儿童的“留守之家”使农村的儿童不再孤独,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多地要在心理和精神上给予帮助。

5.建立和完善我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真正实施和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修订与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细则文件,尽快出台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制度,营造全社会爱护、关注、尊重儿童的法律实施生态环境。其次,社会相关人士和政府机构需要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督和整治,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娱乐活动,共同营造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媒体要发挥宣传作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进行关注,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22]各级政府要把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相关法规条例细则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再次,要加快推行农村户籍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应用。加快户籍改革,逐渐削弱乃至剔除与农村户籍有关系的城乡分离体制,旨在保障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回到父母身边生活。最后,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普惠性政策,让城市里的农民工享有与城市里人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应尽的社会义务。

6.留守儿童自身需学会自我调节,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留守儿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学习取向应树立长远的学习志向和清晰的学习动机,把学习看作是自我完善、提高境界的过程。同时,我们家长经常需要教导孩子学习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更需要心平气和的心态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学习的最理想状态。学习效率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之间的平衡化程度。所以,留守儿童要学会动手实践、思考,不要经常依赖他人的帮助,形成独立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善待他人,与他人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善于交朋友,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逐渐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险阻,需要善于勇敢面对和克服,敢于与困难做斗争,培养坚强意志、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主的认识水平,正确自主评价学习动机和生活能力。要与同学打成一片,团结互助,尊重长辈和老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积极向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是自我成长的真正力量源泉!关注生命意义和教育信念,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注。

[参 考 文 献]

[1]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16.

[2] 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EB/OL].[2016-01-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06/c-12633019.hcm.

[3] 王晓军.宁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对策及建议[EB/OL].[2016-01-04].http://qy.gansudaily.com.cn/system/2012/06/14/012538026.shtml.

[4]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11):27.

[5] 周宗奎,宋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6]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7-149.

[7]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信息,2008(46):34-37.

[8] 徐文娟,等.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J].素质教育论坛,2007(11):2-3.

[9] 张凤梅.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84-188.

[10] 李卓慧,曹乔.用心体验,青春作伴[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74-276.

[11] 贺允清.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94-195.

[12] 张道祥.当代普通心理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304.

[13] 李志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94.

[14] 张丽丽.甘肃建成千所留守儿童之家[N].甘肃经济日报,2010-01-12.

[15]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16]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354-355.

[17] 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教育科学战线,2006(1):247.

[18]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时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05(7):79-80.

[19] 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1):7.

[20] 林泽炎.中国进入风险社会了吗?围绕城乡统筹的人本思考[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106-107.

[21]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31-32.

[22] 吕云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33):2.

[责任编辑:江桂珍]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苏鹏举(1985-),男,甘肃庆阳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6)05-0091-07

教育心理[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5.024

猜你喜欢
必要措施心理问题留守儿童
新时代视角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网络交易平台的专利侵权责任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