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2016-06-30 01:12李宝生李峥嵘李俊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5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李宝生,李峥嵘,李俊生#

(1.临沂市医药技工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2.临沂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 临沂 276000)

·药学监护·

9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李宝生1*,李峥嵘2,李俊生2#

(1.临沂市医药技工学校,山东 临沂276000; 2.临沂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 临沂276000)

摘要目的:了解临沂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90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09例ADR报告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04 ∶1;606例(占66.67%)由静脉途径给药引起;336例(占36.96%)由感染性疾病用药引起[其中296例(占88.10%)由抗菌药物引起];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严重的ADR有52例[其中18例(占34.62%)由抗菌药物引起]。结论:感染性疾病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是ADR发生的常见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各种皮疹和瘙痒,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与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和剂型不断增加,因ADR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关注。如何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ADR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对临沂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909例ADR报告进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共909例,按患者的性别、年龄、ADR类别、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和剂型、发生ADR的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转归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患者年龄2 d~92岁,平均(45.68±12.24)岁;男性463例,女性446例,两者之比为1.04 ∶1。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成人最多,其次是老年人,再次是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见表1。其中,新生儿所占比例最低,可能与新生儿用药例数较少有关。总体来看,ADR的性别差异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表1 909例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2.2ADR与给药途径

909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口服给药为主,见表2。

表2 909例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2.3ADR涉及的药物类别

根据《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年版)的药物分类,909例ADR共涉及17类药物,其中抗感染药336例,居首位;其次分别是心血管系统药113例及中成药100例,见表3。

表3 909例ADR所涉及的药物类别

引发ADR病例数排序居前10位的药品中,居首位的为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56例(6.16%),其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5例(4.95%)、血塞通注射液35例(3.85%)、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4例(3.74%)、注射用头孢他啶30例(3.30%)、盐酸贝那普利片25例(2.75%)、细辛脑注射液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分别为22例(2.42%)、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盐酸乙胺丁醇片分别为15例(1.65%)。

2.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909例ADR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突出,临床表现多为各种皮疹和瘙痒;其次为神经系统、发热及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见表4。

表4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5ADR处理及预后

909例ADR患者中,586例停药,经吸氧或相关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272例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未对症处理;51例因病情需要或ADR可耐受,给予继续使用或减量。一般的ADR的处理以停药和吸氧、对症处理为主,如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给予激素和外用药,消化系统损害给予止泻药,肝损害给予保肝药等;严重的ADR的处理涉及到全身性治疗,包括心电监护、吸氧、激素冲击、迅速补充血容量、护肝等。909例ADR中,807例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95例病程延长,7例使病情加重。909例ADR经临床对症处理后,774例治愈、135例好转。

2.6引发严重的ADR的药品及临床表现

909例ADR中,严重的ADR有52例,共涉及药品33种,其中抗感染药有11种,占33.33%;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其次为抽搐、寒颤、高热等全身表现,见表5。

2.7引发ADR的抗感染药种类

909例ADR中,由感染性疾病用药引发的有336例(36.96%),共涉及抗感染药13类38种。其中主要是抗菌药物,共有296例(32.56%),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等,其他包括抗结核药、抗病毒药等。头孢菌素类所致的ADR有115例,占抗感染药的34.23%,其次是氟喹诺酮类85例(占25.30%),青霉素类63例(占18.75%)。由抗菌药物引发的严重的ADR有18例,占34.62%,包括过敏性休克、严重皮肤损害、寒颤、抽搐、癫痫发作等。按年龄段划分,老年人(≥60岁)和未成年人(<18岁)分别占21.73%、24.11%,两者之和几乎占抗感染药引发的ADR的1/2。

3讨论

3.1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909例ADR患者中,男性463例,女性446例,两者大致相当。成年人474例(占52.15%),可能与其跨越年龄段最长有关;其次是老年人308例(占33.88%),老年人往往器官功能退化,肝脏、肾脏等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功能降低,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联合用药较多,药物间相互作用往往容易引发ADR[1],而且老年人的ADR常常容易被原发疾病掩盖,早期发现较困难[2]。用药时需结合其生理状态与特点以及伴随疾病和合并用药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剂量,做到个体化用药,并注意ADR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表5 引发严重的ADR的药品及临床表现

3.2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909例ADR患者中,静脉途径给药者有606例(占66.67%),是所有给药途径中发生ADR最多的,这也与国内报道[3]基本一致。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系统快速发挥作用,所以为使病情尽快好转,患者往往会要求医师给予输液治疗,而忽视口服药物的治疗作用,这也是在所有ADR中静脉给药比例最高的原因之一。同时,我国静脉制剂品种繁多,而很多制剂质量控制、pH、微粒数、储存环境温度不合格以及使用时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等均可能诱发ADR。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在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的同时,注意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增强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制剂的使用,降低ADR的发生率。

3.3重视严重ADR的发生

52例严重ADR患者中,以静脉用药引发多见,其中抗感染药有11种,占33.33%,以过敏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也提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患者应及时监测,对一些曾经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严禁使用同类药物,静脉用药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对一些合并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尽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严重的ADR。

3.4重视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并加强监测

在全部ADR中,由抗感染药引发的所占比例最高(占36.96%),与国内相关报道[3-4]一致。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在所有ADR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药物,与其在临床上使用率高、应用广泛[5]有很大关系;同时,抗感染药的使用存在很多不适宜、不合理乱用、滥用现象,是导致抗感染药ADR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引发ADR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氟喹诺酮类,这与其广泛应用密切相关,与相关报道[6-8]一致。

头孢菌素类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除了临床禁忌证以外,老人、儿童均可应用,很受临床医师青睐。临床上往往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较高的警惕,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认识不足,需要引起临床医师和护士的注意。提示临床药师在进行医嘱审核时,需注意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和疗程过长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和临床医师沟通,以避免ADR的发生。

氟喹诺酮类药因其抗菌谱广、不需做皮肤试验、一般1日1次,使用方便。本研究中,氟喹诺酮类药引发的ADR发生率低于头孢菌素类药,与国内相关报道[9-10]不一致,与各医院的药品结构和患者群体有关。在本研究中的氟喹诺酮类药,有2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引起癫痫发作的严重ADR,致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对于氟喹诺酮类药引发精神异常的ADR国内已有报道[11-12]。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工作中,对既往有癫痫、帕金森病、精神病史的或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应与临床医师沟通,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如必须使用时应提示护理人员尽量不要在下午和夜间给药,以避免诱发严重精神症状。相关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药可引起肝损害和急性肾损害[13-14],虽然在本研究中未有此类ADR报告,但仍需引起临床注意。

本研究显示,抗感染药引发的ADR不受年龄影响。由统计结果还可看出,老年人(≥60岁)和未成年人(<18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原因是老年人血浆蛋白低,结合药物能力低,致使血浆中有活性的游离药物增加,而且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药物排泄变慢,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较长,同时老年人多存在联合用药,易发生ADR。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特别是老年病科室开展对老年患者的ADR监测将成为ADR领域的重点,如何能早期发现老年患者的ADR是临床实践中的新课题。

3.5加强中成药的ADR监测

本研究中,中成药引发的ADR有100例,占11.00%,列第3位。ADR发生率排序居前5位的药品分别为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骨肽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本研究还发现,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存在溶剂选择不当、用量普遍偏大、部分科室存在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滴注速度过快等情况。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时应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成中药的ADR监测,从而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福珍,张淑玲.老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0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59-160.

[2]贺密会,周践,周筱青.153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6(3):189-191.

[3]赵泉,梁延平,程东升,等.7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9):1694-1696.

[4]于玉莲,杜文革.从抗生素的滥用谈合理用药[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66-67.

[5]冯变玲,杨世民,王杰鹏.2004—2009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源统计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4):540-544.

[6]史志华,肖智朋,谭力铭,等.我院612例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38):3615-3617.

[7]殷卫清,唐寅达,唐叶秋.195例抗感染药物ADR相关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0,7(4):285-288.

[8]田霞,唐叶秋,范春红.187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2):170-173.

[9]胡蓉,吴逢波,唐尧.762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524-1525.

[10]徐芳.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4145例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2):261-263.

[11]周冰,张俊,张黎明.93例莫西沙星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药物警戒,2011,11(8):696-698.

[12]谭喜莹.莫西沙星致高龄患者精神异常[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6):388.

[13]Bird ST,Etminan M, Brophy JM,et al.Risk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luoroquinolones[J].CMAJ,2013,185(10):475-482.

[14]Paterson JM,Mamdani MM,Manno M,et al.Fluoroquinolone therapy and idiosyncratic acute liver injur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CMAJ,2012,184(14):1565-1570.

909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LI Baosheng1, LI Zhengrong2,LI Junsheng2

(1.Linyi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School, Shandong Linyi 276000, China; 2.Dept.of Pharmacy, Linyi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Linyi 27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in Linyi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School(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909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reported to National Monitor Center of ADR from Jan. 2011 to Jun. 2013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909 cases of ADR report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04∶1. 606 cases(66.67%)were induced by the intravenou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336 cases(36.96%)were induced by the infection medication, of which 296 cases(88.10%)were induced by antibiotics;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damage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ADR. 52 cases were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of which 18 cases(34.62%)were induced by antibiotics. CONCLUSIONS: Drugs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antibiotics was a common cause of ADR,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kin rash and pruritus.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R.

KEYWORDSADR; Antibiotics; Rational drug use

#通信作者: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ljsh0214@163.com 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zsl661104@163.com

Δ基金项目:江苏省药学会-百特生物药学基金科研项目(No.2014-09)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124(2016)05-0673-04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5.036

(收稿日期:2015-09-30)

*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教育。E-mail:libaosheng76@163.com

*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hn_324@163.com

猜你喜欢
药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