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合亚木·海排提
【摘 要】新疆的双语教师具有数量少、教学水平低、汉语水平不高的特点,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015-02
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拥有多种语言及文化,而且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汉族人口占39.87%,少数民族人口占60.13%。在大杂居的人口分布特征下,新疆各个民族彼此之间肯定会发生交流,这个时候语言是个问题,需要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新疆大部分的双语教师来自于本民族,他们的汉语水平有限,因而学生的汉语水平一直没有大幅提高,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新疆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重要,教师要坚持不懈,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坚持学习,坚持反思,提高教学技能。
一、新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 新疆双语教师的现状
新疆双语教育主要是指汉语教学与民族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育。双语教师是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既可以是少数民族教师,也可以是汉族教师。双语教师匮乏是制约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新疆双语教师处于“一缺两低”的状况,即数量少、教学水平低、汉语水平不高。在校双语教师中,年轻教师占多数,没有教学经验,专业水平不高,流动性较大,使得新疆的双语教育处于滞后状态。最近几年,由于新疆实施“特岗”政策,使得汉语水平比较高的教师多了起来,其中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占很大一部分,而且缺少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比例很高。而老教师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但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可将新、老教师相结合,相互弥补各自不足之处。
2. 新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的支持更为具体。《关于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对教师培训提出了具体要求。培训对象集中为全区4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理科教师,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实行HSK达标结业制度。经过培训,学员结业时统一参加汉语水平考试,要求非汉语学科小学教师汉语水平HSK达到5级,初中教师汉语水平HSK达到7级,高中教师汉语水平HSK达到8级以上方可结业。对于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不达标、不能结业的教师,待成绩合格才能发结业证书。新疆双语教师在汉语学习、专业基础、专业教学法等方面有待提高,因而培训内容主要是汉语、专业基础及专业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
当前,新疆双语教师培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培训还不能够满足教师需求。新疆有些地区派教师到内地来参加长期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培训内容以汉语为主,来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很多,但互相交流的时候还是用自己的母语,而且没有严格的评价机制,因而教师在一年中学到的知识很少,汉语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双语教师培训不能忽视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需要解决一直生活在本民族的中小学教师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问题。
二、从生态取向看新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是强调文化、群体、合作、环境的作用。从整体的、情境的和联接的视角出发,提倡在群体合作、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关注发展所处的文化氛围、专业背景和社群关系,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个体、群体和环境之间发展的产物,强调通过环境、社群关系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新疆双语教师中,新教师比较多,而有经验的教师汉语水平低下,这些教师之间刚好互补,互相学习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同事之间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效率更高。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大致有名家领航,教研组为基地,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教师实践共同体为新视角和高校引领等5种。通过这5种途径,可以达到群体之间信息传递、技能交流、智慧碰撞和文化构建的目的。双语教师在进修、教学中,非常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其专业发展方式主要有专业对话、课程开发、同伴互助、同伴监督、行动研究,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之间不但存在合作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为了在竞争中立足,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一定会向周围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因而学校环境对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要会写会读,最重要的是要用它进行交流。双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对双语教学而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他所处的教学环境,教师文化与教学文化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说是教师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团体中的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年轻教师可以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在团体中,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给新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帮助,而新教师可以给老教师提供多媒体技术或语言方面的帮助,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双语教师要有从事双语教学的复合能力素养,如双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将文化因素纳入教育课程的能力,创设双语学习环境与氛围的能力等。其中,双语表达与交流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教师也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语言需要不断练习,这也需要交流环境。
在双语教学中,文化交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绝大部分双语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而双语教师必须具有双元文化,学生从教师身上不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学习文化知识。文化交流必须处在某种文化环境中,才可以真正地了解某种文化,因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对双语教师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团体中的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也可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双语教育中,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新疆双语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利。教师在团体中发展,通过团体反思自己,借鉴团体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团体中进行文化交流、语言交流、知识交流,在团体领导的监督下更有效地学习。新教师在学校中通过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来转换角色,在新的环境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在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王阿舒,苏生艳,汤允凤.南疆三地州双语教师现状调查分析[J].双语教育研究,2014,(12).
[2] 刘莹,罗生全.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J].教育导刊,2012,(8).
[3] 张平,朱鹏.教师实践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9,(3).
[4] 朱伟,王跃平.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种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0).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