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2016-06-17 09:22刘丹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刘丹红,朱 霞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刘丹红,朱霞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334001)

摘要:从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常见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发,从理论角度阐述了预制语块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实验性教学对预制语块是否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具有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预制语块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证明了预制语块的使用和作文分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值得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预制语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验性教学

写作通常是衡量和评判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国内外重要的测试,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GRE、TOEFL等,都将其作为考查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文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

尽管写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众多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特别是对于地方性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写作仍然是最为薄弱的一项。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词汇,能够阅读英文资料,却无法正确地进行书面表达,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中心思想表达不清楚,句子表述不地道,中式英语随意运用,此外,句子结构混乱、比如: 主谓不一致;名词单复数不分;动词时态、语态误用、冠词滥用;形容词与副词混用;单词拼写出错等等。

如何开展写作教学,增强学习者写作能力一直是困扰英语教育者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语言专家和学者围绕写作教学进行了深刻、细致、全面的探索和分析,对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诸多因素,如教学模式、写作任务、母语迁移、语篇知识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马广惠、文秋芳,1999 ;邵继荣,2003;王初明等,2000;王立非,2002;王文宇等,2002/2004;张在新等,1995),对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预制语块的定义与分类

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的研究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主要集中在二语预制语块本质、二语学习者习得和加工预制语块的认知心理过程。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s)的概念是由 Becker ( 1975 ) 和Bolinger (1976)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率先提出的。它是指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包括人们常说的公式语和句型等。

90年代中期,Nattinger和DeCarrico(1992)提出来了语块理论(chunks of languange),他们提出的预制语块的分类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他们认为,预制语块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聚合词(poly words),这类语块是具有单词作用的、较短的、固定的词级组合,如:for example, by the way, in general;二是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 expressions),这类语块的表达是约定俗成的,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包括谚语、习语、警句和社交公式语。如:How are you Never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三是短语限制结构(phrased constraints),这类词汇短语属于语块框架 ,可根据需要变化或填入相应的词或词组,形成另一个意义不同的短语。比如:in one’s opinion, all by oneself; nothing but等;四是句子构建型短语 ( sentence builders),指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的语块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句型 ,根据需要填入相应的词语或重句,如,It is no use doing…,It is reported that…,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

2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语块运用情况,试图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渗透预制语块教学理念,从英语写作的角度,以预制语块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和运用能力,从实证的角度对预制语块是否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具有相关性进行研究,期望通过预制语块的实验性教学增强词块的可教性和可学性,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培养途径和策略。

3研究过程

上饶师范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为A、B、C3个等级。本研究选取的是2013级普通本科中英语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两个B班:B18班和B29班,其中B18班53人, B29班56人,这两个班的英语课均由同一老师担任,随机设定B18班为实验班,采取预制语块教学,B29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在教学实验开始前,课题组收集到了作为实验对象的2013级B18班和B29班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的英语成绩及试卷,作为此次实验的前测成绩。在对两个班的前测写作成绩通过软件SPSS17.0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组统计量

表1 独立样本T检验

如表所示,组统计量表显示B19班的平均成绩为9.245 3,标准差为1.292 07;B28班的平均成绩为9.276 8,标准差为1.289 54;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t=0.127,p=0.899。因为p>0.05,说明两个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写作水平基本一致,可以将他们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作比较进行教学实验。

实验过程分两个阶段,即预制语块积累阶段和预制语块在过程写作法中的运用阶段。首先,依托Nattinger 和 Decarrico的语块理论,从预制语块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出发,通过将预制语块概念、分类、作用传授给实验班学生,对学生进行预制语块的应用训练,把预制语块教学融入各项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使用语块,设置语境,加强课堂模拟训练,增加文化知识的讲授,通过头脑风暴法或集束法,提出在作文中用到的预制语块, 并加以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预制语块中的可变成分,以增强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培养英语语感,在大脑中建立起新的语言思维模式,从而适应英语重形合的表达习惯, 训练学生对各种预制语块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过程写作法的认识和自觉运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并关注语篇中常用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从文中提炼出能够充分体现典型类连接和搭配的预制语块,从而使学习者创造性地驾驭语言、使用语言。

4实验结果

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本研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后测,以6月份的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试题中的写作题目作为后测试题。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改卷时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集中阅卷,确保分数客观真实。课题组再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写作成绩进行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表4所示:

表3 组统计量

表4 独立样本T检验

如表所示,组统计量表显示B19班的平均成绩为11.254 7,标准差为1.485 9;B28班的平均成绩为9.383 9,标准差为1.430 7;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t=6.698,p=0.000。因为p<0.05,表示两个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预制语块有效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证明以提高学生预制语块意识为目的的预制语块教学法和产出性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证明了预制语块的使用和作文分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5结论

预制语块是介于习语(idiom)和自由搭配(collocation)之间的半固定搭配,它是语言的半成品, 可以作为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 而且具有比较固定的语法结构, 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 在学习和应用时快捷方便、准确流利,与其它教学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汉英两种语言在写作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们在写作时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出现许多生硬的 “中式英语” 的表达。研究发现,在掌握大量的预制语块之后,学习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以母语的概念化方式先入为主,从根本上抑制中式英语的产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和影响,从而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地道、生动。预制语块还可以从宏观上组织布局文章的结构,大量掌握和运用预制语块,能够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语义连贯,更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预制语块记忆符合人类认知和大脑记忆的基本规律,一旦学习者将预制语块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之后,其语言输出能力将大大加强,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语言错误,缓解焦虑情绪,从而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会倍增。

总之,学习者掌握并运用预制语块的过程是一个将语言输入变为语言输出的过程。实验研究证明,大量积累并使用预制语块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平,值得在高校、特别是生源英语基础较弱的地方院校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 [M]. 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 1975: 60-631.

[2]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UP, 1985: 167-1711.

[3]Nattinger, J.R. & J.S.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UP, 1992: 24-311.

[4]Pawley, A & Syder, F. H. 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 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 J. Richard & R. Schmidt ( Eds1).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London: Longman, 1983: 191-2261.

[5]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5) : 18-211.

[6]张文忠.国外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研究现状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2) : 41-481.

[7]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4):34-39 .

[8]邵继荣.任务类型和任务条件对写作的影响[J].国外外语教学,2003(2):28-34..

[9]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 2002(5):42-49.

[10]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外语作文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17-20.

[11]王文宇,王立非.二语写作研究[J].外语界, 2004(3): 51-58.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LIU Dan-hong,ZHU Xia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Shangrao334001, China)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commo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s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were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Through experimental teaching, empiric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to see if prefabricated language chunks and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level were releva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chunks had greatly enhanced learners’ writing.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Key words:prefabricated chunks;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收稿日期:2016-03-21

基金项目: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 ”“二语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3WX206)。

作者简介:刘丹红(1980-),女,江西安福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96(2016)02-0069-03

DOI: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2.021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